華文網

“萬里長城第一門”大境門:承載歷史變革與時代傳承

網媒記者一行合影留念。周國梁 攝

長城網8月14日訊(記者 高琳哲)位於張家口市區北端的大境門,始建于清順治元年(1644年),至今已有350多年歷史。8月14日上午,“京津冀綠色發展看河北”採訪團一行來到了這座張家口的地標性建築,

感受其承載的歷史變革與時代傳承。

據張家口市橋西區歷史文化研究者劉振瑛介紹,中國萬里長城延線上的所有關口,都是以“關”和“口”命名,唯獨大境門是以“門”命名,所以,大境門又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門”。

張家口市橋西區歷史文化研究者劉振瑛向記者們介紹西境門歷史。記者 高琳哲 攝

大境門,自古作為扼守京都的北大門,連接邊塞與內地的交通要道,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蒙漢兩族人民交通和貿易邊口,為發展蒙漢兩族人民的友好關係,溝通內地與邊塞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史上的大境門是保衛京都、防禦外侵的“軍事之門”,也是中、蒙、俄三國人民交易往來的“融合之門”,

同時還是中國北方最早對外貿易的“開放之門”。

1937年,大境門淪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中國共產黨派出許多年輕的革命幹部從大境門出發,沿張庫恰國際商道奔向了世界革命的聖地蘇聯,又沿張庫恰國際商道把國際共產主義的火種播向長城內外。1945年8月2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從日寇手中奪回了大境門,解放了山城。因此,大境門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原,

解放全國的“勝利之門”,是我國民族主義革命的“勝利之門”。

張家口市橋西區大境門。記者 高琳哲 攝

如今的大境門,還見證了北京攜手張家口申奧成功的光輝時刻。對於張家口人來說,每每回想起當年奧會主席宣佈的那一刻,許多人仍會感覺熱淚盈眶,

內心激動之情久久不能自已。轉眼間申冬奧成功已經兩年多了,大境門在見證張家口飛速變化的同時,也在以整潔靚麗的姿態迎接中外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