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超長待機版三伏天要結束啦!接下來將上演“秋老虎”出山記!

注意了,明天就要出伏了!

這個超長待機版的伏天終於要下線了!

第一海水浴場

今天是三伏天的最後一天,在海邊能夠明顯的感受到沒有之前那麼燥熱了,徐徐的海風吹到身上帶來了一絲涼爽。

今年的三伏天從7月12號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20號,整整40天。7月份以來無論平均溫度還是最高溫度都超過了去年同期,

不少人都感覺,今年的青島格外熱。但隨著三伏天的結束,青島高溫高濕的桑拿天也將告一段落。

根據市氣象臺的預報,未來幾天島城的最高氣溫在三十度左右,最低氣溫則下降到20度左右。在24號左右,我市將受到一股弱冷空氣的影響,會再次出現陣雨和雷陣雨的天氣。

你以為三伏結束秋高氣爽的時刻就要來到?

不用每天化身為行走的烤肉了?

太傻太天真!

嗷嗚~~~

忘了還有秋猛虎了嗎?

不少市民在看到29℃這個數字時應該很是心動,是不是我們就不再重溫

這樣☟

這樣☟

這樣☟的日子了?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

那你就是被這表面的數字所欺騙了!

實際上,從科學角度來看,實際溫度和體感溫度之間是有區別的,天氣預報中所報的數位就是實際溫度,但市民所感覺到的卻是體感溫度,因此常常會覺得預報的溫度“不太准”。

預計最高溫度29℃

為啥還是那麼熱?

原因在於:氣溫≠體感溫度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僅僅代表空氣的冷暖程度,是對當日氣溫的一個客觀的預測,並不能完全表示出人體對環境的冷暖感受。但氣溫高低可以作為人體冷暖感受的一個參考值。在相同氣溫條件下,人們還會因空氣濕度、風速大小、著裝顏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例如同樣在30℃的溫度裡,下過雨的地區因為空氣濕度大,人會感覺更加悶熱,體感溫度很可能會高於30℃。

而人體感覺外界溫度變化,進行自我調節的過程也需要一定時間,這一時間差也是造成氣溫和體感溫度有差異的原因之一。

防“秋老虎”養生貼士

1、經過一個夏天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其中老年人特別需要注意,在選擇食物時,要注意其性味,飲食營養,如鴨肉、西洋參、魚、豬瘦肉、海產品、豆製品等,既有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秋季防燥生津最好要多喝水,多吃秋季豐收的蔬菜水果。”秋季清晨醒來喝杯水,能稀釋血液,能減少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中老年脾胃虛弱之人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初秋早餐宜食粥,有利於和中益胃生津。

(部分內容整合自網路)

青島電視臺今日

微信公眾號“青島電視臺今日”

微信公眾號ID : qtvtoday

例如同樣在30℃的溫度裡,下過雨的地區因為空氣濕度大,人會感覺更加悶熱,體感溫度很可能會高於30℃。

而人體感覺外界溫度變化,進行自我調節的過程也需要一定時間,這一時間差也是造成氣溫和體感溫度有差異的原因之一。

防“秋老虎”養生貼士

1、經過一個夏天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其中老年人特別需要注意,在選擇食物時,要注意其性味,飲食營養,如鴨肉、西洋參、魚、豬瘦肉、海產品、豆製品等,既有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秋季防燥生津最好要多喝水,多吃秋季豐收的蔬菜水果。”秋季清晨醒來喝杯水,能稀釋血液,能減少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中老年脾胃虛弱之人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初秋早餐宜食粥,有利於和中益胃生津。

(部分內容整合自網路)

青島電視臺今日

微信公眾號“青島電視臺今日”

微信公眾號ID : qtv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