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00年的今天:俄羅斯正式宣佈庫爾斯克號全體官兵遇難

2000年8月21日,俄羅斯正式宣佈核潛艇庫爾斯克號全體官兵遇難。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一艘俄羅斯海軍949A型核潛艇。庫爾斯克號以俄羅斯城市庫爾斯克命名,在二戰中,這個城市爆發了決定蘇德戰爭勝負關鍵的大規模裝甲戰役。俄羅斯軍方以此命名該核潛艇,是因為他們認為該核潛艇有扭轉海上戰局的力量,表明了他們對這艘核潛艇的強大信心。

1994年5月,庫爾斯克號正式下水,次年1月,隸屬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第41巡航導彈核潛艇大隊,庫爾斯克號是俄羅斯海軍力量的核心,更是人類有史以來單艦火力最強大的海軍武器裝備。其設計的初衷是用於攻擊航空母艦,俄羅斯媒體曾稱其為“航母終結者”。

然而讓俄羅斯人沒想到的是,如此強大的武器只服役了6年,在2000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在巴倫支海域進行軍事演習時發生爆炸並沉沒。潛艇上的化學爆炸相當於100-250千克TNT的爆炸力,強烈的爆炸甚至被地震儀測量到,相當於2.2震級的地震。

爆炸發生後,俄羅斯立刻採取行動進行營救,但是拒絕了大部分國家和非官方機構的幫助請求,

只是請了英國和挪威兩個北約國家幫忙,進行了為期9天的營救,因為營救的困難,潛艇上的118名官兵最終罹難,成為俄羅斯史上傷亡最為慘重的潛艇事故。

事後,庫爾斯克號的爆炸引發了種種猜想,有媒體稱是車臣武裝策反艇員,實施炸毀行動,

也有媒體懷疑是與英國或美國的核潛艇相撞而爆炸。因為在演習時有國外潛艇在監視全程,俄羅斯方面懷疑是與美軍潛艇孟斐斯號相撞,因為事後7天他們發現了孟斐斯號停在挪威的軍港裡,從照片顯示,這艘潛艇明顯受過創傷。

經過幾番各執一詞,庫爾斯克號的爆炸沉沒最終被定性為自身故障導致攜帶的魚雷爆炸引起,然而其真實原因是否的確如此,就只有少數人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