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一篇SCI論文投稿遭遇和自己的一些體驗,風雨之後還是風雨

昨天講到,博士開始時,想到的Idea常常被人截胡,經過不斷努力,最後終於做出來一些東西,經過幾個月的不斷完善,最後終於做好了。然後就是寫論文了。

由於是第一次自己規劃文章,

自己動手寫,寫的還是挺慢的。我先從實驗部分開始寫,然後是結果討論,這部分寫的最慢最累,查找了大量文獻,然後寫結論,這些寫完,再回頭寫前言,最後寫的標題和摘要。很多語句也是參考文獻中的句型,寫完之後修改了好幾次。前後大概花了2個月,終於寫成了第一篇SCI論文。

第一次寫SCI論文

首先投到了Nanoscale,一個月後直接被拒掉。三個審稿人,兩個直接拒掉,一個要求大修。第一個審稿人有點不認真,直接說我的工作和某某人(懷疑就是國內某人)很想,沒有新意,我也因為這個評價,被老闆狠狠批了一頓,成了課題組裡的反面教材。第二個審稿人主要觀點是我的納米材料貴,沒有前途,因此拒掉。我想說的是,比我這材料貴的比比皆是!第三個審稿人倒是沒有直接拒掉,

提了15個問題,要求補做很多實驗。度日如年的等了三十多天,等到這樣一個結果,我也是挺鬱悶的,整個人都有點蒙了。第一次受到這樣的打擊,我有點受不了,我逃避了一周。

接下來怎麼辦?怎麼辦呢?一周時間裡,我不停的想這個問題。後來緩過來了,覺得這不算什麼打擊,女朋友也激我,拒稿都接受不了,以後還怎麼發文章呢?

想明白後,我又開始對文章進行修改。首先根據審稿人的意見,我將寫得不好的地方重新寫,期間又查閱了大量文獻,最後前言結論和摘要幾乎是重新寫的。對於要求補做的實驗,我幾乎全部做了。審稿人覺得應用不創新,我就找新的應用。那一段我的心情反倒平靜了,因為在重新修改論文的過程中,我感覺到我肯定不是最差的,只要我認真去做,就一定能度過這一關。

終於在過年前十多天時,

我將重新寫好的論文提交到了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這個期刊。第二天論文分配給了副主編Prof. Albena Lvanisevic(據說是比較嚴格的一位編輯,曾經有一篇文章她找了四位審稿人)。老闆不看好我這篇文章,認為我的文章缺乏新意,ACS審稿嚴,能錄用的幾率小。但我倒是覺得挺有希望的。這點虛無縹緲的自信,來自於這幾年我不下2000篇的文獻閱讀量。

為了等待稿件資訊,我放棄了回家過年,幸好有女朋友陪伴,

我真的非常感謝我的女朋友!

第一次投稿遭受打擊

一個多月後,終於收到了審稿意見,小修!兩個審稿人,一個要求補充催化後的TEM和XPS,一個說我的文章寫得很好,提了幾個關於催化專業術語的問題,可以看出來是做催化的,專業且認真。非常感謝這兩位審稿人,他們是認真審閱了我的論文,評價也客觀,不像上一次,我都懷疑那位說我論文跟某某很像,沒有新意的審稿人,有沒有認真看我的論文。

如果以後我有機會當審稿人,也要認真負責,不能隨便一棍子打死,即便要拒稿,也應該給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也方便作者提高自己的文章水準,有利於後續投稿,這也算是對得起審稿人這個身份。

接下來按照審稿人要求,我重新製備的樣品,結果學校測試儀器壞了,只好聯繫了校外的檢測機構,但是這樣時間就來不及了。於是我聯繫副主編Prof. Albena Lvanisevic要求延長一周修改時間,編輯也很爽快答應了。

外測單位的老師也很負責,第一次送的樣品出了問題,我立馬再送樣品,那天測試老師出差了,還不忘安排他的學生給我測試。這次運氣也不錯,測試出來的TEM和XPS和預想的幾乎一致。然後我逐條回答審稿人的意見,最後3月30日提交,4月1日就收到了文章接收的消息。

終於發表了第一篇SCI論文

回首做課題和投稿的種種經歷,我得到了一些感受,分享給大家,尤其是陷入迷茫中的碩士生博士生,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1、如果自己認為對的,有價值的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儘量不要受別人的影響,相信自己。遇到挫折可以小小休息一下,但一定要及時回來,繼續堅持下去。

2、多看文獻。這個是必須的。每篇文獻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要隨便就說一篇文章太簡單了、太水了。稍微好一點的期刊,上面的文章不敢說100%是好的,但大部分肯定都是有亮點的。要善於發現這個亮點,簡單的東西別人能發文章,這就說明有他可取之處。

3、要多交流。能找到相同領域的一起交流更好。

4、論文要多找人幫忙修改。自己寫的東西,經常會有一些顯而易見的錯誤被忽略。找別人修改,能大大減少這種錯誤。

5、對審稿人意見一定要認真對待。對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審稿人,心懷感恩。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淺顯經驗,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第一篇SCI論文順利發表了,後面還要繼續第二篇第三篇,希望自己接下來的路也能順利,也祝願所有搞科研的朋友都一路順利!

深讀一刻鐘:每天分享碩博故事、科研心情、論文經驗,碩博好夥伴!

他們是認真審閱了我的論文,評價也客觀,不像上一次,我都懷疑那位說我論文跟某某很像,沒有新意的審稿人,有沒有認真看我的論文。

如果以後我有機會當審稿人,也要認真負責,不能隨便一棍子打死,即便要拒稿,也應該給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也方便作者提高自己的文章水準,有利於後續投稿,這也算是對得起審稿人這個身份。

接下來按照審稿人要求,我重新製備的樣品,結果學校測試儀器壞了,只好聯繫了校外的檢測機構,但是這樣時間就來不及了。於是我聯繫副主編Prof. Albena Lvanisevic要求延長一周修改時間,編輯也很爽快答應了。

外測單位的老師也很負責,第一次送的樣品出了問題,我立馬再送樣品,那天測試老師出差了,還不忘安排他的學生給我測試。這次運氣也不錯,測試出來的TEM和XPS和預想的幾乎一致。然後我逐條回答審稿人的意見,最後3月30日提交,4月1日就收到了文章接收的消息。

終於發表了第一篇SCI論文

回首做課題和投稿的種種經歷,我得到了一些感受,分享給大家,尤其是陷入迷茫中的碩士生博士生,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1、如果自己認為對的,有價值的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儘量不要受別人的影響,相信自己。遇到挫折可以小小休息一下,但一定要及時回來,繼續堅持下去。

2、多看文獻。這個是必須的。每篇文獻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要隨便就說一篇文章太簡單了、太水了。稍微好一點的期刊,上面的文章不敢說100%是好的,但大部分肯定都是有亮點的。要善於發現這個亮點,簡單的東西別人能發文章,這就說明有他可取之處。

3、要多交流。能找到相同領域的一起交流更好。

4、論文要多找人幫忙修改。自己寫的東西,經常會有一些顯而易見的錯誤被忽略。找別人修改,能大大減少這種錯誤。

5、對審稿人意見一定要認真對待。對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審稿人,心懷感恩。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淺顯經驗,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第一篇SCI論文順利發表了,後面還要繼續第二篇第三篇,希望自己接下來的路也能順利,也祝願所有搞科研的朋友都一路順利!

深讀一刻鐘:每天分享碩博故事、科研心情、論文經驗,碩博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