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帆風順——滴水觀音的養護管理

多年生常綠草本,葉大而綠,空氣濕度過大時,葉尖或邊緣會向下滴水,花外有大型綠色佛焰苞,開展成舟型,如觀音坐像,故名“滴水觀音”。有生財之意,多用於室內盆栽。

澆水:滴水觀音喜濕,要求空氣濕度不低於60%。夏季需水量大,盛夏早晚澆1-2次水後,中午需往葉片上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室溫不能達到15度時應控制澆水,否則易導致植株爛根。

光照:滴水觀音喜陰,散光種植,避免陽光直射,放置在既能遮陰又可通風的環境中。但花期要陽光充足,否則佛焰苞帶綠色,影響品質。

須保證每天3—5小時光照,否則葉柄會伸長影響觀賞價值。

溫度:滴水觀音生長適溫為20-30℃,最低可耐8℃低溫,夏季高溫時只要保持土壤潮濕、經常噴水、遮陰仍能正常生長,冬季室溫不可低於5℃。

施肥:滴水觀音喜肥,缺肥葉片莖部會出現乾癟。肥料的選擇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助,2週一次。追肥的時候注意不要將肥水淋到葉片的邊緣,很容易造成葉片腐爛。

每隔20天左右澆施一次2%的硫酸亞鐵溶液,可使滴水觀音葉片變大、變厚、變綠。

注意事項:滴水觀音有毒,皮膚接觸汁液會發生瘙癢或強烈刺激,誤食莖葉就會有噁心、疼痛的症狀,嚴重時可導致心臟麻痹死亡,日常生活中需儘量減少直接接觸,有小孩的家庭最好不要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