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呼吸康復里程碑: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

導 語:8月18日晚上,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這代表著我國呼吸康復的巨大發展和進步。

(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昨天成立,會後合影)

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在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來說,“康復是無比重要的問題,呼吸康復做與不做(對患者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呼吸康復將承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立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恰當其時,我們是起步者,

是創業者,是一批先鋒,我們是不是真正能夠有所作為,決定著是否能為中國呼吸病患者真正謀福祉。”

呼吸疾病嚴峻形式對康復醫學提出更高要求

中國康復協會總會會長方國恩指出,呼吸系統疾病是我國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呼吸系統慢性疾病如肺癌、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高不下,

社會對康復醫學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成立呼吸康復專委會順應社會發展,將為康復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基於此特成立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委會。相信呼吸康復專委會成立以後在第一屆主任委員王辰院士的領導下,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家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

全球:心肺康復為代表的臟器康復開展較晚

在成立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王辰當選為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第一屆主任委員。在之後的發言中,他介紹了呼吸康復的發展歷史。據介紹,相比起來,以神經康復和骨科康復為代表的康復醫學發展已有很長的歷史,

但是以心肺康復為代表的臟器康復則開展較晚,其中心臟康復好于呼吸康復。

從全球呼吸康復醫學發展來看,1997年,美國胸科醫生學院(ACCP)和美國心血管肺康復協會(ACCVP)共同發表了第一版肺康復的循證醫學指南,2007年進行了第一次指南更新;2013年美國胸科學會(ATS)和歐洲呼吸學會(ERS)發表官方聲明,明確了最新版肺康復的定義;2013年BTS發表肺康復指南;2017年澳大利亞/紐西蘭聯合發佈肺康復指南。

而在我國,呼吸康復起步較晚、發展緩慢,且遠遠落後于歐美國家。

如果對您有用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後獲取更多有用資訊,您也可以留言評論分享您的經驗,如果有疑問歡迎私信留言交流疾病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