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七年磨一劍!看30歲理工男如何打造出他的水產“核武器”!

廣告

廣東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佛山十佳新型職業農民”、“廣東百佳新型職業農民”、“中級食品檢驗工”、“中級淡水魚苗繁育工”、“農產品經紀人”……你一定想不到,這些標籤指向一個剛剛30歲的理工科男生。

文/水產前沿實習編輯 李靜

他叫傅偉東,廣東南海人,1987年出生,2010年畢業於廣東工業大學電子專業,畢業至今一直專注于水產種苗繁育、水產養殖工作,現為佛山市新榮水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傅新榮是他的父親,已從事水產養殖工作近三十年。

2016年9月傅偉東榮獲首屆佛山十佳新型職業農民

傅偉東小時候經常跟隨父親在魚塘邊玩耍,高考前父親曾建議他報讀水產專業,但他認為父親的水產養殖工作辛苦,轉而報讀了自己感興趣的電子專業。然而,眼看著父親的工作,他心裡其實有著許多想法,也許是與水產有著不解之緣,傅偉東畢業後最終還是選擇回來協助父親,投入種苗繁育及水產養殖工作。

畢業後的7年裡,傅偉東主要從事鱖魚和加州鱸等品種的人工孵化,同時不斷發掘有市場潛力的新品種。

泰國筍殼親本

直至2016年,他成功從原產地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引進菲茨羅伊河流域的野生純種澳洲筍殼魚,這也是廣東省首例正規手續經檢驗檢疫局引入的澳洲筍殼魚,

並成功將澳洲筍殼魚與泰國筍殼魚人工雜交,培育出“澳泰”雜交筍殼苗。他也因此獲得多項殊榮。2016年9月,傅偉東獲選首屆佛山十佳新型職業農民;2017年5月,被評為廣東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2017年8月,獲選首屆廣東百佳新型職業農民。

傅偉東在進行檢驗工作

作為一名30歲的理工科男生,他在水產行業一線工作7年有餘,幾經波折,終於獲得重大突破。在收穫榮譽和經濟回報的同時,他更看重的是別人對他一手培育的“澳泰”雜交筍殼苗的認可與肯定,這讓他獲得滿滿的成就感。他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也曾遇巨大打擊,想過放棄。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這些年的坎坷經歷。

跨專業入行,他比別人更努力

2010年-2015年,傅偉東剛剛入行,作為非水產科班生,他比別人更努力。在工作之餘,他不斷學習水產品藥物殘留的檢測方法,2015年獲得“食品檢驗工”中級證書,建立了企業檢測室。在滿足企業自身檢測需求外,還為周邊養殖戶提供孔雀石綠、氯黴素、呋喃類等禁用藥物的藥殘檢測服務。

榮獲佛山十佳時領獎

傅偉東參與上海海洋大學研發的孔雀石綠替代品試用,用在加州鱸受精卵的水黴菌抑制,致力於從水產養殖的源頭做到水產品的綠色安全,在此過程,他不斷與上海海洋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溝通學習。

2015年從臺灣引進200萬尾羅氏沼蝦苗,卻在機場死光

他在從事鱖魚、加州鱸的人工繁殖工作之餘,積極瞭解國內外養殖新品種的動向,主動開發及研究一些市場潛力較大的品種。2015年,他從臺灣引進了200萬尾羅氏沼蝦苗,因入境提貨手續繁瑣,從飛機落地到提貨,經歷了12個小時。當他拿到蝦苗,卻看到價值8萬的蝦苗已經全部死光。“當時看到蝦苗全部死光,特別灰心,覺得從海外引種難度太大,差點想放棄。”傅偉東回憶到。

幾經波折,終於成功引種

2014年傅偉東就與澳洲那邊的水產公司溝通合作,計畫引進原產地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菲茨羅伊河流域的澳洲筍殼魚。但在從臺灣引進羅氏沼蝦苗失敗以後,傅偉東一度灰心,害怕從澳洲引進筍殼魚路程更遠,過關手續更複雜,擔心重蹈蝦苗死光的覆轍。且國內和澳洲的季節相反,筍殼魚是暖水性淡水魚,在澳洲原產地繁殖的季節國內正處寒冬,因此從澳洲引進筍殼魚相當困難和具有相當高的風險。雖然存在困難和風險,且引進澳洲筍殼魚的成本更高,但有了從臺灣引種的經驗,傅偉東最終還是決定再試一次。

澳洲筍殼原種親本

2015年8月,傅偉東向澳洲的水產公司下了20萬元的訂單,計畫引進1萬尾純種澳洲筍殼苗和100尾1齡野生純種澳洲筍殼魚,雙方協議該批苗種在2016年1月入境。不巧當時中國和澳洲的邊貿協議有所調整,澳洲方面出境手續遲遲未獲得批准。一直到2016年3月,傅偉東終於成功引進澳洲筍殼魚,這也是廣東省首批正規手續經檢驗檢疫局引入的澳洲筍殼魚。“這次能及時提貨,是因為機場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從飛機落地到提貨歷時7個小時,我的心情一直忐忑不安,當我打開包裝,看到苗種依然充滿活力,心裡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雜交筍殼苗

目前市面上養殖的筍殼魚主要有泰國筍殼魚、雜交筍殼魚和澳洲筍殼魚。澳洲筍殼魚體色偏黑、運輸困難,市面上現在流通的以泰國筍殼和雜交筍殼為主。相對于泰國筍殼,雜交筍殼具有攝食強、耐粗飼、生長快、成活率高、易超捕等特點,優良的養殖性能逐漸被越來越多養殖戶所認識。但此前國內雜交筍殼所用的澳洲筍殼親本保種育種已經荒廢數年。市面上的澳洲筍殼源於十幾年前引進的種群,經過接近二十年繁衍種質已經出現不可避免的退化。

省市區各級農業局相關工作人員來參觀考察

珠三角養殖戶來新榮水產公司學習交流

鑒於這種原因,各大苗場都在尋求出路,各方嘗試引進純種澳洲筍殼親本,包括從海南島、東南亞引進,但由於澳洲筍殼難於運輸,鮮有成功之例。而傅偉東從正規管道經檢驗檢疫局成功引入澳洲筍殼魚,著實非常難得。

經過一年多的培育,成功繁育出澳泰雜交筍殼苗,在國內市場熱賣並出口海外

傅偉東這次引進的澳洲筍殼原種10000尾,經過兩個月的培育,成活率達9成以上。2017年傅偉東採用幹法人工授精,繁育出澳洲筍殼魚和泰國筍殼魚的雜交子一代雜交筍殼苗,並注冊商標“澳泰”。

珠三角養殖戶來新榮水產公司學習交流

“雜交筍殼苗具有攝食強、耐粗飼,生長快、病害少、成活率高、易起捕等特點。相對市面上其它使用種質退化澳洲筍殼親本生產的魚苗,澳泰雜交筍殼苗生長速度提高了30%,一年左右就可以上市,而泰筍則需要16個月左右。今年到目前已經生產出澳泰雜交筍殼苗有500萬尾,很多養殖戶聞訊而來,市場一下子打開了。這個情況連我自己也是出乎意料的。連馬來西亞的客商也對我們的雜交筍殼苗養殖性能,品質很有信心,準備把他們原來在養著的本土魚(泰國筍殼)都淘汰掉,轉養我們的雜交品種,目前已經出口馬來西亞好幾批魚苗了。馬來西亞客商做事非常嚴謹,在做出這個決定前,他們先從我們國內好幾家生產筍殼苗的苗場各拿一批苗,經過養殖對比後最終選擇了我們。”傅偉東說。

作為新一代水產人,他擅長利用網路管道拓展業務

據傅偉東介紹:“我很早就公司建起企業網站、通過網上推廣,開拓外地市場,為企業帶來大量新客戶,產生了頗豐的經濟效益。近年,也與新興的農產品推廣平臺合作,及使用微信等網路平臺開拓新的銷售管道。我們生產的魚苗通過空運的形式發送到全國多個省市及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佛山市新榮水產有限公司是佛山市首批市級水產良種場之一,佛山市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出境水生動物註冊登記養殖場。

作為廣東省青聯會員與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交流的合照

功成名就,不忘繼續努力

據傅偉東介紹,前段時間已和珠江水產研究所達成初步協議,準備近期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合作進行筍殼魚和加州鱸兩個品種的選育工作,預計有珠江水產研究所這個優勢平臺的助力,在不久的將來,傅偉東在筍殼魚及加州鱸的選育及人工繁殖方面,或上一個新的臺階。

傅偉東和珠江水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做加州鱸的選育

看完這個故事,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轉載聲明

本文為“水產前沿”獨家稿件,版權合作,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未獲書面許可,一律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廣告

榮獲佛山十佳時領獎

傅偉東參與上海海洋大學研發的孔雀石綠替代品試用,用在加州鱸受精卵的水黴菌抑制,致力於從水產養殖的源頭做到水產品的綠色安全,在此過程,他不斷與上海海洋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溝通學習。

2015年從臺灣引進200萬尾羅氏沼蝦苗,卻在機場死光

他在從事鱖魚、加州鱸的人工繁殖工作之餘,積極瞭解國內外養殖新品種的動向,主動開發及研究一些市場潛力較大的品種。2015年,他從臺灣引進了200萬尾羅氏沼蝦苗,因入境提貨手續繁瑣,從飛機落地到提貨,經歷了12個小時。當他拿到蝦苗,卻看到價值8萬的蝦苗已經全部死光。“當時看到蝦苗全部死光,特別灰心,覺得從海外引種難度太大,差點想放棄。”傅偉東回憶到。

幾經波折,終於成功引種

2014年傅偉東就與澳洲那邊的水產公司溝通合作,計畫引進原產地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菲茨羅伊河流域的澳洲筍殼魚。但在從臺灣引進羅氏沼蝦苗失敗以後,傅偉東一度灰心,害怕從澳洲引進筍殼魚路程更遠,過關手續更複雜,擔心重蹈蝦苗死光的覆轍。且國內和澳洲的季節相反,筍殼魚是暖水性淡水魚,在澳洲原產地繁殖的季節國內正處寒冬,因此從澳洲引進筍殼魚相當困難和具有相當高的風險。雖然存在困難和風險,且引進澳洲筍殼魚的成本更高,但有了從臺灣引種的經驗,傅偉東最終還是決定再試一次。

澳洲筍殼原種親本

2015年8月,傅偉東向澳洲的水產公司下了20萬元的訂單,計畫引進1萬尾純種澳洲筍殼苗和100尾1齡野生純種澳洲筍殼魚,雙方協議該批苗種在2016年1月入境。不巧當時中國和澳洲的邊貿協議有所調整,澳洲方面出境手續遲遲未獲得批准。一直到2016年3月,傅偉東終於成功引進澳洲筍殼魚,這也是廣東省首批正規手續經檢驗檢疫局引入的澳洲筍殼魚。“這次能及時提貨,是因為機場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從飛機落地到提貨歷時7個小時,我的心情一直忐忑不安,當我打開包裝,看到苗種依然充滿活力,心裡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雜交筍殼苗

目前市面上養殖的筍殼魚主要有泰國筍殼魚、雜交筍殼魚和澳洲筍殼魚。澳洲筍殼魚體色偏黑、運輸困難,市面上現在流通的以泰國筍殼和雜交筍殼為主。相對于泰國筍殼,雜交筍殼具有攝食強、耐粗飼、生長快、成活率高、易超捕等特點,優良的養殖性能逐漸被越來越多養殖戶所認識。但此前國內雜交筍殼所用的澳洲筍殼親本保種育種已經荒廢數年。市面上的澳洲筍殼源於十幾年前引進的種群,經過接近二十年繁衍種質已經出現不可避免的退化。

省市區各級農業局相關工作人員來參觀考察

珠三角養殖戶來新榮水產公司學習交流

鑒於這種原因,各大苗場都在尋求出路,各方嘗試引進純種澳洲筍殼親本,包括從海南島、東南亞引進,但由於澳洲筍殼難於運輸,鮮有成功之例。而傅偉東從正規管道經檢驗檢疫局成功引入澳洲筍殼魚,著實非常難得。

經過一年多的培育,成功繁育出澳泰雜交筍殼苗,在國內市場熱賣並出口海外

傅偉東這次引進的澳洲筍殼原種10000尾,經過兩個月的培育,成活率達9成以上。2017年傅偉東採用幹法人工授精,繁育出澳洲筍殼魚和泰國筍殼魚的雜交子一代雜交筍殼苗,並注冊商標“澳泰”。

珠三角養殖戶來新榮水產公司學習交流

“雜交筍殼苗具有攝食強、耐粗飼,生長快、病害少、成活率高、易起捕等特點。相對市面上其它使用種質退化澳洲筍殼親本生產的魚苗,澳泰雜交筍殼苗生長速度提高了30%,一年左右就可以上市,而泰筍則需要16個月左右。今年到目前已經生產出澳泰雜交筍殼苗有500萬尾,很多養殖戶聞訊而來,市場一下子打開了。這個情況連我自己也是出乎意料的。連馬來西亞的客商也對我們的雜交筍殼苗養殖性能,品質很有信心,準備把他們原來在養著的本土魚(泰國筍殼)都淘汰掉,轉養我們的雜交品種,目前已經出口馬來西亞好幾批魚苗了。馬來西亞客商做事非常嚴謹,在做出這個決定前,他們先從我們國內好幾家生產筍殼苗的苗場各拿一批苗,經過養殖對比後最終選擇了我們。”傅偉東說。

作為新一代水產人,他擅長利用網路管道拓展業務

據傅偉東介紹:“我很早就公司建起企業網站、通過網上推廣,開拓外地市場,為企業帶來大量新客戶,產生了頗豐的經濟效益。近年,也與新興的農產品推廣平臺合作,及使用微信等網路平臺開拓新的銷售管道。我們生產的魚苗通過空運的形式發送到全國多個省市及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佛山市新榮水產有限公司是佛山市首批市級水產良種場之一,佛山市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出境水生動物註冊登記養殖場。

作為廣東省青聯會員與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交流的合照

功成名就,不忘繼續努力

據傅偉東介紹,前段時間已和珠江水產研究所達成初步協議,準備近期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合作進行筍殼魚和加州鱸兩個品種的選育工作,預計有珠江水產研究所這個優勢平臺的助力,在不久的將來,傅偉東在筍殼魚及加州鱸的選育及人工繁殖方面,或上一個新的臺階。

傅偉東和珠江水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做加州鱸的選育

看完這個故事,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轉載聲明

本文為“水產前沿”獨家稿件,版權合作,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未獲書面許可,一律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