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長記性?八達嶺動物園遊客開窗投食被熊咬傷

打開車窗投食,

沒想到不遠處的一隻黑熊突然站起,

使勁拍打車窗,

試圖鑽進車內。

陳先生朋友意外拍下黑熊襲擊他的全過程。

近日,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再次發生自駕遊客在猛獸區擅自開窗事件,一隻黑熊扒下車窗,將坐在駕駛位的男性遊客咬傷。就在一個月前,發生了一次類似事件。而在去年7月23日,同樣是在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生老虎咬人事件,致一死一傷。

有網友稱該遊客不守規矩“活該被熊咬”,也有人質疑園方安保措施和應急預案不到位。

>>現場

遊客猛獸區開窗投食被黑熊咬手臂

8月18日一大早,陳先生和朋友駕車來到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遊玩。對於這個曾經身處輿論漩渦的動物園,陳先生並不陌生,因為他以前就來過,對這裡的印象也十分不錯。排隊買票、在承諾書上簽字、驗票通過、進入園區,一切都按照園方的要求和流程進行。

“很多熊圍著汽車要吃的。兩頭熊看到我們的車就朝著車走過來。

”雖然入園前,工作人員叮囑過猛獸區禁止開窗,但看到別人投喂也沒什麼事,陳先生就把車窗打開了一條小縫,往外扔食物。這時,一隻熊叼起食物就在一旁開吃了,另一隻熊立即圍了過來,並扒著車窗試圖把頭伸進車內。

“當時我和一旁拍照的朋友都嚇懵了。

”情急之下,陳先生用手使勁去扣玻璃升降按鈕。誰知,車輛自帶的防夾手功能反倒幫助了黑熊,受到阻力後,車窗玻璃不升反降,陳先生所坐的駕駛位一側,整個車窗都向黑熊敞開了!

還寄希望于玻璃升降按鈕,可按了幾次都毫無反應,突然就在一瞬間,黑熊一口咬住陳先生的左臂,“一陣劇痛啊,我本能地掙脫,猛踩油門往前開,從後視鏡裡我看到,熊被掙脫後瘋狂地追趕拍打撕咬車。

被熊咬過的傷口。

>>質疑

男子稱園區不能第一時間提供幫助

擺脫黑熊的追擊後,陳先生停下車,緊閉車窗,等待工作人員的到來。不一會兒,一輛吉普車駛來。陳先生將剛才自己的經歷告訴了對方,向他們求助,但讓他意外的是,

他等到的是“各種教育”。

“我承認擅自開窗確實有錯,但是,當時我忍著痛和恐懼,懇求工作人員告訴我該怎麼辦,他們就說了句自己去醫院,聽到這話,我心都涼了。”想到門票上印有求助電話,陳先生嘗試著打了過去,一位女士接的。工作人員同樣以教育的語氣對他進行了批評,隨後表示可到遊客中心進行簡單包紮處理,並要自己撥打保險公司電話。

被野生動物咬傷,對傷口僅僅做消毒處理,這讓陳先生萬分擔心。他說,他當時再次向園方求助,工作人員告知他不清楚附近哪家醫院可以接診動物咬傷患者,可到延慶醫院去試試。第二天,陳先生輾轉了多家醫院,醫生們都表示沒有遇到過被熊咬傷的臨床案例,先為陳先生注射了狂犬疫苗和破傷風針。

陳先生表示,自己擅自開窗的行為確實不對,而且他希望以這段慘痛經歷提醒其他遊客,一定要遵守規矩。但是,對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的態度和園區對遊客的保護措施,他並不滿意。他說,工作人員只知道責備他,在出現意外情況時,園區不能第一時間提供幫助。

資料圖:八達嶺野生動物園。

>>回應

工作人員的操作符合應急預案程式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負責人郭經理表示,這件事的發生是因為遊客沒有遵守規定造成的,教訓十分慘痛。郭經理說,事後監控錄影顯示,陳先生的車遭遇黑熊襲擊後,園區內的工作車兩次驅趕,幫著把黑熊驅走了。現在正值暑期,遊客眾多,工作人員情急之下可能在說話態度上有些問題,他們也是真心不想遊客受到傷害。

至於被指欠缺應急救援措施,郭經理說,園方有相應的應急預案,工作人員的操作也符合預案程式。目前,他們也在密切關注著陳先生的傷情。

>>回顧

動物園連發遊客違規開窗投食事件

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發生老虎傷人事件,致一死一傷。後經北京延慶區政府調查後,結果明確,受害人趙某未遵守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被虎攻擊致傷;其母救女心切,未遵守規定下車,被虎攻擊致死。該事件不屬於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老虎咬人視頻截圖。

就在這件慘劇發生的一年後,今年7月23日,多家媒體報導稱,7月22日上午,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馬來熊園,有網友拍下遊客因喂熊而被熊扒住車窗的視頻;同樣在22日,在東北虎園區,有兩名兒童反復多次探出汽車天窗,其中一個孩子幾乎露出了半個身體。

遊客開窗投食,熊扒住窗口不放。

7月25日,園方向中新網記者證實,這兩起事件確有發生,都被園區內的巡邏車即時發現並制止,兩起事件持續時間短,未造成人員受傷或車輛受損。

近年,發生在動物園的遊客違規事件屢屢發生。據媒體報導,今年6月,三名遊客為了逃票,從長沙野生動物園後山翻越,結果誤入老虎放養區域,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今年年初,寧波雅戈爾動物園內,一名男子翻越圍牆進入虎山的活動區,被老虎發現後咬死。

有觀點認為,儘管總有“血的教訓”出現,但現實中,心存僥倖的人依然前仆後繼、一往無前,一次次衝撞國人的常識與良知。這也表明,中國社會有必要進一步強化規則意識,杜絕任何形式的“例外”“法外”和“規範之外”。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有兒童探身出汽車天窗。

>>難題

將違規遊客拉入“黑名單”可行嗎

儘管面對放養的野獸,自我安全意識應為遊客的常識,遵守規則也應是人類文明素質的體現,但健全行業規範、更好地保障遊客安全同樣不可缺位。

在去年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發生老虎傷人事件後,該動物園東北虎園區增設了電網,並在出口處大門上增加了“嚴禁下車”的警示牌,但仍未能完全阻止上述有遊客違規開窗事件的發生。

據曾多次到該動物園參觀遊覽的遊客朱巍先生透露,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所安裝的電網特別細,有了電網之後,反而安全警示的效果更差了。“有些人知道有電網後,根本不害怕,有人甚至下車、開窗,因為他們認為電網可以擋住老虎。”

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主任安翔則認為,現行法律規章制度足以應對發生在動物園的安全事故,如果類似事件越來越普遍,遊覽者素質每況愈下,不得不採取一定方式的時候,受到限制的更多的應該是人,而不是動物。

“動物園可自行運作,無論是簽訂告知書還是協議書,本質上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告知書中可以加上說明,遊客違反相關規定,園方有權拒絕他的車、包括參加流覽的人進入該動物園來觀光,這樣的黑名單可以由園方製作。”

但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辦公室主任劉維世坦言,暫不會考慮設置“黑名單”。“你給遊客拉入黑名單,他們也不一定配合你,雖然有遊客違規了,但他仍是消費者,我們沒有這個權利要求他們以後不要來,這是會遭到投訴的。”

2016年9月15日,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猛獸區改造完成,在道路兩旁架設了電網,重新開放遊客的自駕車遊覽。

>>探討

野生動物園自駕遊是否應該取消?

無論是在自駕中擅自開窗、下車,還是為逃票遭遇老虎撕咬,最後的受害者除了人本身,還有與其發生衝突的動物,老虎“無辜”被擊斃、孔雀被人拔羽毛等現象不禁讓一些網友疑惑,出於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自駕遊覽的形式是否應取消?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表示,在國外,特別是非洲的野生動物園,屬於就地保護,相當於保護區野生動物避難所,它是當地的物種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中自然生存,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還真正起到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

“但中國的一些野生動物園是把各種野生動物養起來,放在封閉的環境裡供人觀賞,並沒有起到保護野生動物的功能,反而是消耗野生動物。”解焱說。

儘管如此,多年從事動物保護領域相關法律諮詢的安翔認為,動物園之所以存在,其中一個社會功能是讓公眾有機會去接觸野生動物,不能因為少部分人的非理性行為,就扼殺了野生動物園自駕遊存在的價值。

(綜合北京晚報、中新網)

編輯:蔣學英

對傷口僅僅做消毒處理,這讓陳先生萬分擔心。他說,他當時再次向園方求助,工作人員告知他不清楚附近哪家醫院可以接診動物咬傷患者,可到延慶醫院去試試。第二天,陳先生輾轉了多家醫院,醫生們都表示沒有遇到過被熊咬傷的臨床案例,先為陳先生注射了狂犬疫苗和破傷風針。

陳先生表示,自己擅自開窗的行為確實不對,而且他希望以這段慘痛經歷提醒其他遊客,一定要遵守規矩。但是,對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的態度和園區對遊客的保護措施,他並不滿意。他說,工作人員只知道責備他,在出現意外情況時,園區不能第一時間提供幫助。

資料圖:八達嶺野生動物園。

>>回應

工作人員的操作符合應急預案程式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負責人郭經理表示,這件事的發生是因為遊客沒有遵守規定造成的,教訓十分慘痛。郭經理說,事後監控錄影顯示,陳先生的車遭遇黑熊襲擊後,園區內的工作車兩次驅趕,幫著把黑熊驅走了。現在正值暑期,遊客眾多,工作人員情急之下可能在說話態度上有些問題,他們也是真心不想遊客受到傷害。

至於被指欠缺應急救援措施,郭經理說,園方有相應的應急預案,工作人員的操作也符合預案程式。目前,他們也在密切關注著陳先生的傷情。

>>回顧

動物園連發遊客違規開窗投食事件

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發生老虎傷人事件,致一死一傷。後經北京延慶區政府調查後,結果明確,受害人趙某未遵守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被虎攻擊致傷;其母救女心切,未遵守規定下車,被虎攻擊致死。該事件不屬於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老虎咬人視頻截圖。

就在這件慘劇發生的一年後,今年7月23日,多家媒體報導稱,7月22日上午,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馬來熊園,有網友拍下遊客因喂熊而被熊扒住車窗的視頻;同樣在22日,在東北虎園區,有兩名兒童反復多次探出汽車天窗,其中一個孩子幾乎露出了半個身體。

遊客開窗投食,熊扒住窗口不放。

7月25日,園方向中新網記者證實,這兩起事件確有發生,都被園區內的巡邏車即時發現並制止,兩起事件持續時間短,未造成人員受傷或車輛受損。

近年,發生在動物園的遊客違規事件屢屢發生。據媒體報導,今年6月,三名遊客為了逃票,從長沙野生動物園後山翻越,結果誤入老虎放養區域,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今年年初,寧波雅戈爾動物園內,一名男子翻越圍牆進入虎山的活動區,被老虎發現後咬死。

有觀點認為,儘管總有“血的教訓”出現,但現實中,心存僥倖的人依然前仆後繼、一往無前,一次次衝撞國人的常識與良知。這也表明,中國社會有必要進一步強化規則意識,杜絕任何形式的“例外”“法外”和“規範之外”。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有兒童探身出汽車天窗。

>>難題

將違規遊客拉入“黑名單”可行嗎

儘管面對放養的野獸,自我安全意識應為遊客的常識,遵守規則也應是人類文明素質的體現,但健全行業規範、更好地保障遊客安全同樣不可缺位。

在去年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發生老虎傷人事件後,該動物園東北虎園區增設了電網,並在出口處大門上增加了“嚴禁下車”的警示牌,但仍未能完全阻止上述有遊客違規開窗事件的發生。

據曾多次到該動物園參觀遊覽的遊客朱巍先生透露,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所安裝的電網特別細,有了電網之後,反而安全警示的效果更差了。“有些人知道有電網後,根本不害怕,有人甚至下車、開窗,因為他們認為電網可以擋住老虎。”

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主任安翔則認為,現行法律規章制度足以應對發生在動物園的安全事故,如果類似事件越來越普遍,遊覽者素質每況愈下,不得不採取一定方式的時候,受到限制的更多的應該是人,而不是動物。

“動物園可自行運作,無論是簽訂告知書還是協議書,本質上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告知書中可以加上說明,遊客違反相關規定,園方有權拒絕他的車、包括參加流覽的人進入該動物園來觀光,這樣的黑名單可以由園方製作。”

但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辦公室主任劉維世坦言,暫不會考慮設置“黑名單”。“你給遊客拉入黑名單,他們也不一定配合你,雖然有遊客違規了,但他仍是消費者,我們沒有這個權利要求他們以後不要來,這是會遭到投訴的。”

2016年9月15日,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猛獸區改造完成,在道路兩旁架設了電網,重新開放遊客的自駕車遊覽。

>>探討

野生動物園自駕遊是否應該取消?

無論是在自駕中擅自開窗、下車,還是為逃票遭遇老虎撕咬,最後的受害者除了人本身,還有與其發生衝突的動物,老虎“無辜”被擊斃、孔雀被人拔羽毛等現象不禁讓一些網友疑惑,出於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自駕遊覽的形式是否應取消?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表示,在國外,特別是非洲的野生動物園,屬於就地保護,相當於保護區野生動物避難所,它是當地的物種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中自然生存,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還真正起到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

“但中國的一些野生動物園是把各種野生動物養起來,放在封閉的環境裡供人觀賞,並沒有起到保護野生動物的功能,反而是消耗野生動物。”解焱說。

儘管如此,多年從事動物保護領域相關法律諮詢的安翔認為,動物園之所以存在,其中一個社會功能是讓公眾有機會去接觸野生動物,不能因為少部分人的非理性行為,就扼殺了野生動物園自駕遊存在的價值。

(綜合北京晚報、中新網)

編輯:蔣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