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殲20戰機到底能不能擊落五代機?俄專家透露真實情況

圖為美國空軍F-35A戰鬥機,不久之前在巴黎航展上進行了首次機動性展示飛行,

俄羅斯“軍工複合體”網站發表文章指出,從飛行表演來看,F-35A的爬升速度較快,在攜帶一半燃料的情況下推重比達到了1.07,比蘇-35還要高,這主要是因為F-35A採用了大量複合材料降低了重量,此外,F-135發動機的推力達到191千牛,提供了充裕的動力。

但俄專家表示,通過這一次展示並不能說明F-35A的機動性有多突出,作為一款五代隱形戰機,F-35不具備超音速巡航和向量發動機技術,只是一款“攻擊戰鬥機”,作戰半徑為1100公里,可攜帶8噸彈藥,其最大優勢其實是隱身設計,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為0.065平方米,雖然不及F-22的0.01平方米,但也要超過T-50的0.1平方米,更不要說中國的殲-20戰機了。

殲-20由於發動機相對落後,因此必須通過更激進的氣動設計來提高機動性,因此成為全球唯一一款配備了鴨翼的五代機,但按照美國空軍的掛點,“最好的鴨翼佈局應該在對手的戰機上”,說明鴨翼並非美國戰機的首選。對美國F-35A戰機而言,機動性並非最大的需求,“多功能”才是最主要的要求。

如果殲-20或蘇-57面對F-35時,

俄制戰機無疑有著更大勝算,蘇-57的機動性是空優戰鬥機級別的,具備超音速巡航、向量推進技術,同時具備9G超載的機動性,而F-35A最多不會超過7G,而殲-20既不具備超音速巡航,也不具備向量推進,需要等到“2.0”版本才能解決上述問題,這也是中國目前不大量生產殲-20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如果中國能夠在短期內裝備渦扇-15“峨眉”發動機的話,殲-20的性能尤其是機動性將得到脫胎換骨的變化,面對F-35A時將具備機動性和速度的雙重優勢。事實上,F-35並非合格的五代機,只能說是具有五代機特徵的隱形戰鬥機,無法對抗中俄下一代重型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