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 高分考生的經驗對你會有用麼

經常見有高分考生寫經驗總結,談如何備考,這些內容會有用麼?有沒有參考價值?

我問你,如果一個人長期患病,而你和他得了同樣的病,他按照他的經歷給你開藥,你敢吃麼?

或者一個拳擊冠軍和你說,對手的弱點在步伐不穩,然後你按照他的思路去打拳,你能贏麼?

顯然,藥你不敢吃,拳你也贏不了。因為

這是典型的“久病成醫陷阱”

這些高分考生的確有自己獨到之處,成績的獲得是其自身努力和天賦的結果,值得欽佩。

但也僅此而已,因為他的經驗是基於他的情況,你的情況未必能夠適用他的經驗。

比如,博爾特是短跑無可爭議的王者,但是他的訓練模式根本無法適用於絕大多數人,

不僅僅是基於種族的天賦異稟,也基於他的身高其實不適合短跑。

博爾特

他的教練為他量身定做了訓練方案和動作要領,對其他人而言,根本不適用。

除此之外,

會教學和會答題是兩回事

教會人某種技能和給人看病一樣,

是個專業性非常強的事情,需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有針對性地教學,哪裡有問題,哪裡應該加強,如何加強。

表面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如何有針對性地做練習,練習哪些題?

這是非常專業的問題,不是考的好就能教的好。

之前也說過 2016年聯考申論 與粉筆公考張小龍商榷 如果文章經不起推敲,就不要談教學了。所謂的批改,又怎麼人信服?

缺乏邏輯和細節的經驗總結,
是沒用的廢話

常見的有要用心,要刻苦的態度型經驗,有要你看什麼書,或者報紙的背誦型經驗,還有要求你必須寫文章的練習型經驗。

話是沒錯,但是沒有用啊!

你注意,這些經驗完全沒有從審題、閱讀到文章寫作的具體細節和過程,甚至所謂的名師講解也缺乏邏輯嚴謹的資料講解和文章論證過程,而這些內容才是關鍵。

這就像你去學廚師,老師總是說,

你要用心,你要刻苦,鹽適量不要太鹹,注意火候......,話都對,沒什麼鳥用。

因為你無論多用心,你還是無法量化在具體的某道菜裡鹽要放多少,你要知道原料,火候,湯汁,配料都會影響鹽的用量。

申論學習,也是一樣。對你而言,課程講解必須要具備從審題、閱讀到寫作的邏輯過程,細節清楚,步步為營,否則,沒有意義。

你想知道為什麼所謂的智慧批改沒有用麼?

2018年國家公務員申論地市級+副省級課程連結見置頂文章或文末藍色字體 “瞭解更多”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 你需要看人民日報和半月談麼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申論寫作題答案 以水為師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精准複習策略 如何深度複習真題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倒數100天申論精准複習策略

本篇文章系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柳夫子講道理

柳夫子講道理 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歡迎轉發,轉載需署名授權,已委託維權騎士,全網維權

歡迎轉發,轉載需署名授權,已委託維權騎士,全網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