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奉行地區霸權,印度當年出兵小國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是印度洋上的珊瑚島國,國際著名的旅遊勝地。

1988年11月3日,由斯里蘭卡泰米爾遊擊隊員組成的200名武裝襲擊者,乘船直抵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強行登陸後迅速與先期偷渡的先遣部隊會合,向總統府發起猛烈的進攻。馬爾地夫駐守首都的衛隊和員警寡不敵眾,紛紛敗退。武裝分子迅速佔領總統府。隨後控制了主要街道,扣押了包括馬議員、文職官員和員警在內的近2000名人質。在激烈的交火中,共有200多人死亡,受傷者不計其數。
馬累機場和廣播電臺一度關閉,大部分國際電話線路被切斷。事件發生後,馬爾地夫總統向外界發出緊急求援呼籲。

印度政府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立刻派兵前往馬爾地夫平息叛亂。當日,印軍出動2架空軍大型運輸機和3艘海軍戰艦,運載2個傘兵營約1600人向馬爾地夫出發。

3日下午,印軍先於其他國家抵達馬爾地夫,其傘兵部隊在馬爾地夫首都馬累登陸,很快控制了馬累機場和軍事要地。武裝分子見大勢已去,未與印軍正面交火就急忙挾持人質向海上逃跑。次日,馬爾地夫局勢基本得到控制。

此次印軍出動兵力不大,但行動迅速,顯示出較強的遠端奔襲能力。這一次行動包含的政治、軍事含義也是十分明顯的,它再次向這個地區的其他國家傳遞了這樣的資訊:印度不僅有興趣關注周邊國家事務,同時也有力量維護南亞次大陸的地區秩序,完全可以在南亞次大陸發揮領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