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九歲小孩考試時遲到,考官刁難出一上聯,結果他機智反擊對出下聯

前段時間隨著高考考試成績的公佈,各地的高考狀元成為了街頭巷尾大家熱議的話題。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古代科舉制中一位考生的故事。眾所周知,古代人“學而優則仕”,考中狀元是考生最高榮譽,真可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科舉制考試制度創立于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於明、清兩代,到光緒三十一年正式廢除。在這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如果加上其他短命王朝及各科武狀元,

人數共有777人。這如此多的狀元當中,年齡最大的是唐朝的尹樞,71歲中了狀元;年齡最小的是宋代子科武狀元朱虎臣,9歲時考中了狀元。

不過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不是狀元,但是卻被嘉慶皇帝評價為“嶺南第一才子”,他就是宋湘。宋湘,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

清朝著名詩人。宋湘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智慧,9歲那年宋湘心血來潮準備去參加科舉考試。

考試那天宋湘睡懶覺,結果去考場時考點大門緊閉,馬上就要發卷考試了。宋湘這下急了,用腳踹考點大門,主考官聽到踹門聲一尋思,“誰如此大膽?”著人去開門,一看,一個小孩子立即就闖了進來,這時考官笑著說道,“快走,快走,考試重地不是你小孩子可以玩耍的地方。

宋湘說道,“我也是來參加考試的,你怎麼叫我出去呢?”主考官又說道,“你這麼小就來考試了?不要瞎說,快出去!”“你怎麼看不起人,甘羅12歲就當了宰相,現在我9歲了,難道來考試也不行?”考官看到小宋湘一臉認真的樣子,看來並不是胡鬧,於是決定出個上聯來考考宋湘。

主考官想了一下,“河水推沙粗在後”。這上聯其實是暗諷,說的是宋湘考試都遲到了。然而讓考官沒預料到的是,宋湘吐口而出,“風車放谷冇先行”。主考官聽到下聯後,甚是驚訝,於是推薦他為第一名。

嘉慶四年,宋湘考取了進士,不久後父親病逝回家守孝。

嘉慶六年,宋湘應惠州知府伊秉綬邀請,任教惠州豐湖書院,在此他寫下不少著名詩篇。嘉慶十年,嘉慶皇帝大壽,當時翰林院要懸匾志慶,結果宋湘第一個站出來揮毫疾書:“順穆康寧,雍焉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慶萬年。”橫書“上大人”。

宋湘的這一對聯,把清代皇帝的帝號都包含在其中,而且平仄押韻。嘉慶皇帝看後,龍顏大悅,稱其為“嶺南第一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