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沒人能在我的BGM裡打敗我(一)—《滾石愛情故事》,請對歌入座

點擊底部 “閱讀原文” ,到龍門客棧和我們一起聊聊電影

“詩人對可見事物的詮釋遠低於畫家,而對於無形事物的詮釋又遠低於音樂家”

——李奧納多·達芬奇

愛情是什麼?

你會如何回答我呢?無數詩人用或雋永細膩,或熱烈奔放的文字來叩問;無數名家畫作背後鐫刻著曾盪氣迴腸,魂牽夢繞的過往。於是音樂家們找到了合二為一的方法,用一席歌詞,吹開心靈日記本上的浮塵;譜幾段旋律,撩撥情緒琴弦處那斑駁鏽跡。流淌的音樂中,

我們便逃不脫,躲不過地於腦海中,勾勒曾經滄海,今夕何夕,巫山雲雨,不見良人······

如果真的有人把歌曲寫做故事,那些細碎紮心不忍回首的情節,那些轉瞬即逝幻化成風的情緒,是不是就更容易共情共鳴呢?《滾石愛情故事》便是這樣的嘗試。可能鮮有哪家公司像滾石這樣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上千首歌曲任君挑選。但俗話說的好,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最後精選的20首,能看出誠意的同時,更要被看到實力。最終,《滾石愛情故事》給了我們重溫台劇經典味道的機會:一貫的小清新,耳熟能詳的臺詞,悉數亮相的熟面孔,生活化又兼顧偶像劇的套路。宛如多年之後,無意間又喝到學校隔壁那鋪子裡的奶茶,是我們心中最初的,
臺灣味道。

一. 莫文蔚 《愛情》

“愛是折磨人的東西,讓人心碎卻又著迷”。

“誰不希望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自己的男/女朋友呢?那樣就prefect完美啦!”

“你千萬不要愛上自己的好朋友,不然你就連一個朋友都沒有了”

一上來,《愛情》就講了一個糾結的故事,是太多人都渴望遇上,但真遇上也會像主角一樣猶豫踱步的故事。萍水相逢,相識相伴,原本我以為你的出現,只是讓我在“第二杯半價”時不會感到孤單,卻不經意發現你也是我燈火闌珊處的定格。可我害怕,我還來不及拉住你的手,你已漸行漸遠;我更害怕,如果我真的拉住你,

你會驚慌失措,抽身離去。糾結,可能是愛情帶給我們最直觀最熟悉的感受,喜歡會放肆,愛會克制。所以編劇借女主角室友(個人認為演的真真是極好的,尤其是那句“把他約出來,打他啊”)的一堆吐槽金句道盡了“人艱不拆”,還不忘安排兩位“愛情導師”神助攻,“這麼簡單的判斷我都弄不明白,我一定是太愛你。”“我喜歡你,那麼恰好,你也喜歡我。”

講真,片頭楊丞琳的臉一出現,這就是如假包換的Made in Taiwan,甚至是放錯歌曲之後的大叫,我都不厚道地笑出聲來,這遜的味道也未免太熟悉了吧。但當敬燁真的拼命吃便利店集點,手捧那個擁抱杯子出現在麗心面前,配上極富殺傷力的告白,少女心就變成煙花,炸裂了。愛情讓我們糾結,但愛情更讓我們勇敢。

然後必須強調一下,《滾石愛情故事》的編劇們在彩蛋的設計上,真可謂業界良心,只要你用心,幾乎每一集都能發現,有時還不止一處。第一集《愛情》裡,周傑倫周董就在沒有鏡頭,沒有臺詞,沒有畫面的情況下,強勢客串,刷足了存在感。那個段落也是整個彈幕中,密度最大的部分。

二. 五月天 《終結孤單》

“心情好,心情壞,怎麼開始怎麼辦,你有的不爽,由我來分擔”。

如果第一集《愛情》是美麗的不真實,那麼第二集《終結孤單》就是真實的不美麗。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沒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終結了單身,也未見得就能終結孤單。

縱觀《滾石愛情故事》全集,《終結孤單》都能夠算的上是對現代人愛情困境最為寫實的一個縮影:同窗情愫,舊夢重溫,濃情愜意,暗藏失衡,觸礁爆發,整理平復,釋懷放手,重裝上陣。

《滾石愛情故事》的每集片場約為48分鐘上下,除去片尾的歌曲和工作人員字幕資訊,主體故事的片長大約是45-47分鐘。要在這麼有限的時間裡,講述故事,建立人設,安排衝突反轉,還得點題,因為這是命題作文,絕對是對編劇的巨大考驗(當然會被網友評價為“水準參差不齊”也便不足為奇了。換個角度,我們能看到不同編劇和導演PK鬥法,還是蠻賺的啦~),所以《終結孤單》對故事節奏和銜接的把控,張弛有度。而五月天這首相對活潑悅動的歌曲,被改編為如此“反套路”的真誠與寫實,十分紮心,也讓我們看到了歌曲無限潛力,真的等待不斷被發掘。

片頭中,孤獨的氛圍就被渲染的恰到好處,讓觀眾不由好奇這是一段怎樣的情感往事。浪漫的表白,膩歪的相處,隔閡的形成,正如莫文蔚《陰天》中唱到的“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除了激情退去後的,那一點點倦”。在僅有的篇幅裡依舊可以運用雙視角的表達方式,剖析了男女不同的內心獨白,也讓觀眾更加理解與共情,也真是“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辯,女人實在無需楚楚可憐”。

“喜歡是一回事,在一起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對你好,你也必須對我好,這不是現代人的愛情觀”。

“分手那天走的太急,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應該歸你還是歸我”···“歸‘我們’”吧”···

“雖然我還是沒有辦法原諒他,可是我必須放過我自己”

所以故事是最後,BGM又變回了原本的活力悅動,畢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三. 陳升《最後一次溫柔》

“謝謝你跟我分手,才讓我變得成熟”

“說我不愛言如,那是不公平的,我真的愛她,只是沒辦法再繼續愛了,我只是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愛自己了”

前男友參加前女友婚禮,標準的八點檔狗血連續劇切入點。不同的是,前男友變“二哥”,頗為滑稽。能看的出來,女主角公主病明顯,不然怎麼會有婚禮變成“二哥”的“就職典禮”這麼荒唐的想法和決定,而且家裡人還默許了。所以,真正與之門當戶對的人,是能包容她任性的那個新郎,而不是“二哥”。

男主角是個不懂拒絕,太好講話的人,所以註定背負巨大的壓力和責任。旁白裡,男主角對書包的描述,隱晦的表達了這種無法喘息的壓力。在醫院中無助的大哭,旁白中“母親去世,好像松一口氣”,聽著無情,實際卻是“書包”裡輕了一樣,他更是在哭自己,“寧願死的人是自己”。

《最後一次溫柔》在拍攝上,有個特別的講述視角和方式,情節推進的時候,男主角可以突然抽離,“打破第四面牆”,盯著鏡頭,來段內心獨白,並試圖用眼神與觀眾交流,一種濃濃的戲劇矛盾感,這也是人物內心的掙扎。

隧道中爆發,是全片最富張力的段落:手機被摔壞,一直被用來催促男主從一個地方奔波到另一個地方的東西,消失了,就如同前面旁白那句“啟動了裝置”。公共電話亭中宣告分手,女主浴室花灑的噴水,與男主身處電話亭外忽然下起的大雨,交織在一起。“謝謝你跟我分手,才讓我變得成熟”,男女主角其實根本就不合適,相處太磨人了。男主不知道如何愛自己,因為背負的壓力太多,在乎所有人,唯獨委曲求全了自己。離開婚禮現場,計程車中,母親墓前,他終於釋懷與放下。

原唱陳升的出現當然是絕對的彩蛋。港真,他演計程車司機大叔,看到後視鏡裡乘客,也就是流著淚哼唱《最後一次溫柔》的男主角時,那眼神和小表情超到位的,完全就是真計程車司機的反應,都察覺不出是在“演”,果然處變不驚“老司機”。

想和龍叔直接互動,請按住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一鍵添加龍斌大話電影官方微信。或手動搜索微信號lbdhdy

想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的官方QQ群

想讓你的影評&影視相關作品讓更多人看到,請將作品+姓名+聯繫方式(QQ&電話)發送至3095935919@qq.com

點擊“閱讀原文”,到龍門客棧和我們一起聊聊電影

講真,片頭楊丞琳的臉一出現,這就是如假包換的Made in Taiwan,甚至是放錯歌曲之後的大叫,我都不厚道地笑出聲來,這遜的味道也未免太熟悉了吧。但當敬燁真的拼命吃便利店集點,手捧那個擁抱杯子出現在麗心面前,配上極富殺傷力的告白,少女心就變成煙花,炸裂了。愛情讓我們糾結,但愛情更讓我們勇敢。

然後必須強調一下,《滾石愛情故事》的編劇們在彩蛋的設計上,真可謂業界良心,只要你用心,幾乎每一集都能發現,有時還不止一處。第一集《愛情》裡,周傑倫周董就在沒有鏡頭,沒有臺詞,沒有畫面的情況下,強勢客串,刷足了存在感。那個段落也是整個彈幕中,密度最大的部分。

二. 五月天 《終結孤單》

“心情好,心情壞,怎麼開始怎麼辦,你有的不爽,由我來分擔”。

如果第一集《愛情》是美麗的不真實,那麼第二集《終結孤單》就是真實的不美麗。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沒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終結了單身,也未見得就能終結孤單。

縱觀《滾石愛情故事》全集,《終結孤單》都能夠算的上是對現代人愛情困境最為寫實的一個縮影:同窗情愫,舊夢重溫,濃情愜意,暗藏失衡,觸礁爆發,整理平復,釋懷放手,重裝上陣。

《滾石愛情故事》的每集片場約為48分鐘上下,除去片尾的歌曲和工作人員字幕資訊,主體故事的片長大約是45-47分鐘。要在這麼有限的時間裡,講述故事,建立人設,安排衝突反轉,還得點題,因為這是命題作文,絕對是對編劇的巨大考驗(當然會被網友評價為“水準參差不齊”也便不足為奇了。換個角度,我們能看到不同編劇和導演PK鬥法,還是蠻賺的啦~),所以《終結孤單》對故事節奏和銜接的把控,張弛有度。而五月天這首相對活潑悅動的歌曲,被改編為如此“反套路”的真誠與寫實,十分紮心,也讓我們看到了歌曲無限潛力,真的等待不斷被發掘。

片頭中,孤獨的氛圍就被渲染的恰到好處,讓觀眾不由好奇這是一段怎樣的情感往事。浪漫的表白,膩歪的相處,隔閡的形成,正如莫文蔚《陰天》中唱到的“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它永不會減,除了激情退去後的,那一點點倦”。在僅有的篇幅裡依舊可以運用雙視角的表達方式,剖析了男女不同的內心獨白,也讓觀眾更加理解與共情,也真是“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辯,女人實在無需楚楚可憐”。

“喜歡是一回事,在一起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對你好,你也必須對我好,這不是現代人的愛情觀”。

“分手那天走的太急,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應該歸你還是歸我”···“歸‘我們’”吧”···

“雖然我還是沒有辦法原諒他,可是我必須放過我自己”

所以故事是最後,BGM又變回了原本的活力悅動,畢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三. 陳升《最後一次溫柔》

“謝謝你跟我分手,才讓我變得成熟”

“說我不愛言如,那是不公平的,我真的愛她,只是沒辦法再繼續愛了,我只是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愛自己了”

前男友參加前女友婚禮,標準的八點檔狗血連續劇切入點。不同的是,前男友變“二哥”,頗為滑稽。能看的出來,女主角公主病明顯,不然怎麼會有婚禮變成“二哥”的“就職典禮”這麼荒唐的想法和決定,而且家裡人還默許了。所以,真正與之門當戶對的人,是能包容她任性的那個新郎,而不是“二哥”。

男主角是個不懂拒絕,太好講話的人,所以註定背負巨大的壓力和責任。旁白裡,男主角對書包的描述,隱晦的表達了這種無法喘息的壓力。在醫院中無助的大哭,旁白中“母親去世,好像松一口氣”,聽著無情,實際卻是“書包”裡輕了一樣,他更是在哭自己,“寧願死的人是自己”。

《最後一次溫柔》在拍攝上,有個特別的講述視角和方式,情節推進的時候,男主角可以突然抽離,“打破第四面牆”,盯著鏡頭,來段內心獨白,並試圖用眼神與觀眾交流,一種濃濃的戲劇矛盾感,這也是人物內心的掙扎。

隧道中爆發,是全片最富張力的段落:手機被摔壞,一直被用來催促男主從一個地方奔波到另一個地方的東西,消失了,就如同前面旁白那句“啟動了裝置”。公共電話亭中宣告分手,女主浴室花灑的噴水,與男主身處電話亭外忽然下起的大雨,交織在一起。“謝謝你跟我分手,才讓我變得成熟”,男女主角其實根本就不合適,相處太磨人了。男主不知道如何愛自己,因為背負的壓力太多,在乎所有人,唯獨委曲求全了自己。離開婚禮現場,計程車中,母親墓前,他終於釋懷與放下。

原唱陳升的出現當然是絕對的彩蛋。港真,他演計程車司機大叔,看到後視鏡裡乘客,也就是流著淚哼唱《最後一次溫柔》的男主角時,那眼神和小表情超到位的,完全就是真計程車司機的反應,都察覺不出是在“演”,果然處變不驚“老司機”。

想和龍叔直接互動,請按住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一鍵添加龍斌大話電影官方微信。或手動搜索微信號lbdhdy

想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的官方QQ群

想讓你的影評&影視相關作品讓更多人看到,請將作品+姓名+聯繫方式(QQ&電話)發送至3095935919@qq.com

點擊“閱讀原文”,到龍門客棧和我們一起聊聊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