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造船工業已經躋身世界第一的寶座,韓國多次錯失大訂單

造船海運媒體“Trade Winds”報導,法國海運公司最近與中國兩家造船公司簽署了建造意向書,

訂單包括9艘2.2萬TEU級(1TEU等於1個20英尺長 的集裝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每艘造價最高可達1.6億美元(人民幣約10億元),9艘船隻的總訂單額達到了約96億元人民幣。

其實何止是法國的航運公司呢,就是韓國本土的航運公司就寧願選擇中國造船廠呢,

克拉克森的資料顯示,截止5月15日,今年韓國航運公司共下單訂造了20艘新船,然而,這其中只有7艘新船訂單由韓國船企接獲,剩餘13艘均由中國船企建造,占比達到65%。

有這樣的現象本來是很值得思考的,其實深究的話,事情是一目了然的,

這並非是中韓兩國之間造船的競爭,在整個造船行業低迷期間,中國造船行業逆襲而上,躋身世界強國,不僅把韓國的造船訂單搶走,還有許多國家自動上門的。

韓國的造船業是比較發達,而其鄰居日本的造船行業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日本周邊都是海,

歷來是造船大國,而這個國家近年來慢慢被造船實力更強的中國超越了。

今年6月29日滬東中華造船廠再次迎來了國際定單,日本的三井公司向滬東中華提交了一份代價52億人民幣的4艘LNG大型自然液化氣交通船訂單,滬東是在擊敗了韓國的船舶業霸主才取得日本定單。

而滬東中華是全球少數能建造薄膜型LNG船的船廠,從2009年第一艘LNG船交付開始,已建成了13艘LNG船,得到了埃克森美孚等國際能源巨頭盛讚。這些都是中國造船行業技術的提升,才能贏得如此之多的訂單量,這樣的成績也並非如外界想像的價格低廉而造就的,

因為中國造船行業早已走上了高端製造的軌道了。

中國早在2011年就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當年的建造總噸位就已經達到7500萬噸 。近年以驚人的速度打造各式艦艇,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65.2%和43.9%,皆位居全球第一;造船完工量部分則以35.6%,排行全球市場第二位。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2016年5月11日報導,英國造船、海運闡發機構克拉克森5月10日表現,“今年年初到4月底,環球造船市場的114艘船的定單中59個定單被中國造船企業拿走。”依據修改總噸(CGT,斟酌船舶製作難度的器量單元)來盤算,中國造船企業的市場佔有率為49.3%,客歲同期僅為21%。

中國造船工業已經躋身世界第一的寶座,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的資料,中國境內共有735家造船廠,能夠建造10萬噸以上船舶的船臺或船塢共有56座,30萬噸以上的有30座,還有6座能夠建造50萬噸級的超級輪船,最近幾年,中國已經超過了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成為全世界造船能力最強的國家。

皆位居全球第一;造船完工量部分則以35.6%,排行全球市場第二位。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2016年5月11日報導,英國造船、海運闡發機構克拉克森5月10日表現,“今年年初到4月底,環球造船市場的114艘船的定單中59個定單被中國造船企業拿走。”依據修改總噸(CGT,斟酌船舶製作難度的器量單元)來盤算,中國造船企業的市場佔有率為49.3%,客歲同期僅為21%。

中國造船工業已經躋身世界第一的寶座,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的資料,中國境內共有735家造船廠,能夠建造10萬噸以上船舶的船臺或船塢共有56座,30萬噸以上的有30座,還有6座能夠建造50萬噸級的超級輪船,最近幾年,中國已經超過了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成為全世界造船能力最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