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到了S7E6,《權力的遊戲》終於要變成權力的兒戲了……

如果說,之前還是權力的遊戲,那麼這集真的是權力的遊戲,

或者,權力的兒戲了……

已經跳脫到……我無法腦補文字的程度了。

或曰,原著冰火世界本身的氣質,到這集,洗差不多了。

眾所周知,第四季後,劇情已經脫離原著自己走了。因為框架仍在,編劇又得了老馬丁的劇透加持,行為邏輯多少都是對的。

所欠缺者,有些劇情很趕,形同兒戲,比如道朗親王被刺,比如盧斯·波頓的突然死去,比如龍母一把火收了多斯拉克,比如鄭重其事形成的龍母聯軍兩集內被灰飛煙滅——在原著而言,

這些情節哪怕存在,鋪平墊穩,也可以撐起碼兩個POV章節。龍母和瑟曦的對峙,簡直可以撐半本書。這樣她倆的同盟才顯得有張力。

但有些鏡頭,比如小指頭的陰謀、雪諾登基儀式、瑟曦炸飛大聖堂、艾莉亞與珊莎的對峙、私生子之戰、獵狗的重生,都還挺有味道的。給人一種“原著如果這麼編,也是合理的,說不定這就是原著情節呢?”

但像第七季第六集這種,集體出長城捉異鬼,嗖一聲龍母已經到長城外,刷一下葬送一條龍——如果馬丁能有這敘述速度,這套書現在已經出完了。

這種過於迅速的輕脫,是損害全劇氣質的東西。

不是說非要拖,我也希望馬丁快點寫完。但是,許多劇情,真的是持重了,才有分量。

冰火世界本身的氣質,是中世紀蠻荒氣,是隨時可能死角色,是每個角色都會為自己的某些執著(奈德的榮譽,

羅柏的婚姻,凱特的家庭,泰溫對提利昂的恨,史坦尼斯的原則)付出代價,但歸根結底的一點,是持重。

大多數人都是苦大仇深,痛苦的延長和停頓,是馬丁營造世界的秘訣之一。看看席恩的命運,看看雪諾的命運。痛苦在黑暗中抻得悠長持久,才是其氣質。

《權力的遊戲》作為第一卷的題目,拿來成為全劇名目,也可以。本來這劇的氣質,是大佬們在命運的案桌上擲骰子,幽暗,

沉厚,持重,贏家全得,死者體無完膚。

看了這集,編劇也在努力:用一些我們熟悉的梗儘量撐住劇情,各個地方都還兼顧到,每個人都有出場,劇情也有推進,但第七季六集之內,發生了什麼?敘述速度太快了,太輕脫了,幾句話一個場景。兩集喪失聯軍,一集烈火燎原,一集決定會盟,大家趕緊出門抓異鬼,然後丟掉一條龍……

具體表現出來就是,估計很多人都覺得:

作為大反派,攸倫完全缺少拉姆西和喬弗裡的深度——因為此前那兩位用了無數細節才奠定了萬人恨的複雜細密,攸倫相比起來,浮得多了。

同理,雪諾和龍母的感情,怎麼看都突兀得很——因為他倆必須用短短的幾集,來達到會盟和彼此有感覺的過程,當年雪諾和火吻生生死死折騰了兩季多呢。

回頭看當初讓我們瞠目結舌的紅色婚禮與紫色婚禮,會覺得,比起先前那恩怨纏繞、命數無常、每個人都身負痛苦、緩慢演奏著《卡斯特梅雨季》的劇集……現在的這季,簡直活像另一部劇似的。

先前那幾乎發黑的沉鬱血腥氣,是權力;現在這樣的跳脫,是遊戲。

而且會讓一直看過來的人覺得:

我們之前緩緩看了那麼久的史詩,最後忽然變成好萊塢動作片了?

回頭看當初讓我們瞠目結舌的紅色婚禮與紫色婚禮,會覺得,比起先前那恩怨纏繞、命數無常、每個人都身負痛苦、緩慢演奏著《卡斯特梅雨季》的劇集……現在的這季,簡直活像另一部劇似的。

先前那幾乎發黑的沉鬱血腥氣,是權力;現在這樣的跳脫,是遊戲。

而且會讓一直看過來的人覺得:

我們之前緩緩看了那麼久的史詩,最後忽然變成好萊塢動作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