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問世間情為何物?這些大明的女子告訴你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豔

愛情是這世間永恆的主題,

總是最能牽動思緒,而人人心中都有對愛情的看法,那麼讓我們回過頭去,看看大明朝時期的那些女子如何對待愛情?

一:女俠誰知寇白門

明末時的一年秋夜,江南金陵的街道上正在進行著一場盛大的婚禮:5千名士兵手執紅燈從武定橋一直沿途肅立到內橋,這把如今的秦淮河風光帶繞了足有半圈!迎親場面盛況空前,將一般官宦人家的婚禮都甩出好幾條街去,圍觀人群嘖嘖稱奇的同時各種羡慕嫉妒恨。

娶親的人,是聲名顯赫的功臣保國公朱國弼,娶的正是秦淮八豔之一的寇白門。

寇家是金陵著名的世娼之家,而寇白門更生得風姿綽約,她精律善畫,性情單純,17歲的如花年紀對愛情充滿了嚮往與憧憬,很快,

她生命裡的白馬王子出現了。這年暮春,朱國弼在差役的簇擁下,來到寇家,初次見面四目相對的那一刹那,溫文爾雅與驚世容貌便深深刻在對方的眼眸中。幾個月後,寇白門濃妝重彩地踏上了花轎,卻沒曾想到是陷入無盡的深淵。

新婚燕爾,一對新人情意繾綣。寇白門從樂籍跳出,遇上如此夫君,此生還有何求?只願相守白頭。然而那一場豪華婚禮卻如同妖嬈綻放的煙火,

絢爛之後是幻滅。正如《紅樓夢》裡所講:公子王孫哪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就丟在脖子後頭了。沒多久,朱國弼就把天仙似的寇白門“丟在脖子後頭”了。

新婚不久,這位朱公子恢復本性,重又走馬于章台柳巷之間。深情的寇白門難以相信她愛的人竟然薄情如此,雖日日以淚洗面卻還幻想著有一天,夫君會回心轉意,只是很快,她的幻想就破滅了。

不久後,清軍的鐵蹄踐踏至金陵,大明的臣子朱國弼竟以最快的速度投降了清軍,沒成想清軍沒給他什麼好臉色,反而將他一家全部擄至京師軟禁起來,獅子大張口要一萬兩白銀的贖身費。為了籌集銀兩,朱國弼居然想到了賣-老-婆!這個決定撕碎了寇白門最後一線希望,她毅然擦乾眼淚,對朱國弼說:“你賣掉我也不過幾百兩銀子,若是放我南歸,一個月內我一定幫你湊齊銀兩。

”得到朱國弼同意後,寇白門短衣匹馬返回金陵。

返回金陵後,寇白門在曾經的姐妹們的幫助下,終於湊夠了銀兩,如約將朱國弼贖回。也許是經歷了磨難也許是被寇白門的情義所感動,朱國弼想重修舊好,而今非往昔,此時的寇白門早已不是當年坐在花轎裡的寇白門,她拋出一句:“當初公子贖我出青樓,如今我贖公子于亂軍,你我互不相欠!”,做了了斷。

從此情緣已盡,再無瓜葛,秦淮河畔少了一個癡情女,多了一位風流“女俠”,寇白門的愛情果斷乾脆。俠非俠,更是一種快意。

二:錦字何由寄永昌

蜀中四大才女中,明代的黃娥不僅人美才高,她的愛情故事更讓人唏噓讚歎。

黃娥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是成化年間的進士,官至尚書,母親也是名門閨秀。她自幼聰明過人飽讀詩書,乃京城裡有名的才女。年至及笄,提親的人踏破門檻,而黃娥早已芳心暗許,中意之人正是朝廷重臣楊廷和家的公子——楊慎。

楊慎當然不是等閒之輩,23歲即狀元及第,富有才學,只是這時他已有妻室,奈之如何?然而緣分已經註定,幾年後,楊慎的妻子過世,黃娥終於許配給楊慎。她寫下詩句:

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

不為秋深能結實,肯于夏半爛生姿!

番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不與桃李爭春,只在仲夏燦爛綻放,雖然花開得遲,卻終與如意郎君喜結連理,黃娥的幸福溢於言表,生活於她美好滿足。

婚後的生活正如黃娥所願,夫妻二人情投意合相敬如賓,填詞賦詩情義款款。可惜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僅僅5年後,楊慎就因為在“大禮儀事件”中,死諫逼宮惹惱了明世宗,受盡廷杖折磨後,被發配充軍到雲南永昌。此去路途漫漫,夫妻兩人何時才能再見?黃娥依依不捨,不顧風霜之苦執意護送楊慎一路南下,行至江陵,分別的時刻到了。

雲南山高路遠,楊慎不忍妻子一路上舟車勞頓萬般艱辛,便勸說黃娥返回四川老家,夫妻兩人依依惜別,自此天涯各一方,相思向誰訴?離別之時,楊慎填寫的《臨江仙》裡道:“今霄明月為誰留?團圓清影好,偏照別離愁。”只是此時兩人都不曾想到,這一別竟是三十多年天各一方!

三十年裡,黃娥在老家一肩挑起一家老小的事務,奉老養小,辛勞可想而知。其間曾有一次千里迢迢前往荒蠻之地的雲南短暫探望陪伴楊慎,而大部分時間裡他們沒有微信QQ沒有視頻,相思唯有靠書信詩詞傳遞。兩人都盼望著有朝一日一家團圓,然而明世宗對楊慎恨得咬牙切齒火氣不消,每次大赦都特意把楊慎揪出來排除在外。按明朝律法規定,年滿六十即可期滿返家,到楊慎這裡卻成一紙空文。最終楊慎72歲時死於戍所,夫妻團圓終成一場夢,這一對才子佳人當年生離今日死別,讓人唏噓。

黃娥21歲嫁給楊慎,直到楊慎逝世,40年的婚姻生活裡有30多年都是分居兩地,相比現在一分居就鬧離婚的夫妻們,她用一生告訴我們,愛情不是只有濃情蜜意朝夕相伴,更是別離時的一往情深,無怨無悔。

▲楊慎黃娥塑像

四:嘗擬雄心勝丈夫

朱元璋建立明朝不久,聽聞河北昌黎有一村婦精通歷數、天文,便差人表彰還將其徵召入朝為官,並且下令當地政府每年補貼她家俸米60石,獲得皇帝如此器重的這位女子名叫馬蓬瀛。

馬蓬瀛是河北昌黎人,自幼聰慧好學,跟著父親讀了好多書,漸漸地顯露出天文、數學方面的才能,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奇女子。和所有人一樣,這位年輕的女孩子也遇到了她的愛情。

那時正值元末,有一位叫劉公直的貢生為避兵亂,遊歷到昌黎,結識了馬蓬瀛,不禁被她的奇才所吸引,繼而由傾慕到愛戀。同樣,在兩人的相處中,馬蓬瀛也被眼前的年輕人所打動,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婚後,兩人夫唱婦隨,好不幸福。

若按過去《女誡》的訓誡,馬蓬瀛自此就該在家中相夫教子,漿補縫紉,安安分分做一個妻子,只是她並沒有如此,而是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在丈夫的支持下,仍堅持自己的愛好,潛心研究算學與天文知識,還在村裡幫助村民解決難題,改進農具,設計新型水車,做各種力所能及之事,終被大明的太祖起用。

從一介布衣入朝為女尚宮司宮後,馬蓬瀛做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為大明天文方面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後來永樂皇帝即位,又兩次召馬蓬瀛入朝,還特別將她的兒子劉政特許為昌黎縣儒學終身訓導。

馬蓬瀛,這位明朝,乃至中國歷史上都著名的女天文學家,為天文研究所做的努力絲毫不遜色於男子,是有明一代,第一位獲得品級俸祿的女官,她的婚姻愛情也幸福美滿,真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典範!這說明,愛情圓滿,但也別了發展自己,這才是幸福生活的硬道理!

五:患難夫妻情義深

元末時,一個小女孩自小失怙恃,被養父收養,二十歲時,由養父作主嫁給了一個兵士,當時正值亂世,她便開始了與夫君南征北戰的日子。日子雖然貧苦,但夫妻二人感情深厚,愛情平凡卻真摯。

結婚不久,因為一次爭執,夫君被養父關押起來並不許吃飯,她心疼不已,悄悄跑到廚房,偷拿幾個剛出爐的燒餅,為避人耳目,塞進懷裡帶給夫君吃,而自己的皮肉都被燙壞了;她愛屋及烏,對待投靠而來的夫君的親侄外甥,全都盡力撫養,視如己出。

不僅照顧好家庭,她還盡心幫助夫君的工作,由夫君掌管的軍隊裡的花名冊、記帳簿等重要冊錄,她都小心保管,雖然兵荒馬亂,並無遺失;夫君才能出眾,成為一方領袖,她為了支持夫君,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帶領婦女們做好後勤工作,一起縫補衣服做鞋襪,為前線將士提供軍需;夫君在前線廝殺,她在後方安撫群眾,將手中的財寶悉數拿出犒賞士兵,以穩定軍心;她還告誡夫君,雖然是戰亂,但切不可擾民,更不能濫殺,安定天下重要的在於以德服人......

沒錯,她就是與朱元璋同患難共命運的大腳馬皇后。夫人的深情,朱元璋當然切身感受,創建大明國後,一登基就冊封其為皇后。而馬皇后並沒有因為身份的改變就耀武揚威,仍保持著原來的樸實真情。

當上皇帝的朱元璋脾氣大,動輒生氣,各級官員或者身邊的侍從就要倒楣,馬皇后總是耐心講道理委婉勸諫;雖然貴為皇后,但朱元璋的飲食,她依然親自細心操辦;儘管擁全國之富,馬皇后仍是一貫地勤儉持家,自己和子女的衣服都一洗再洗,直至破舊還不肯以舊換新;朱元璋想分封馬皇后的族人官爵,卻被馬皇后一口回絕,她不想皇帝因為偏愛外戚而致擾亂國政。

馬皇后情意深重,朱元璋對患難與共的妻子也同樣情意綿綿,後宮佳麗三千,都比不上這位糟糠之妻,他始終信賴依靠,言聽計從。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黯然神傷,從此再不立皇后。

不管貧窮還是富貴,愛情始終不渝,或許這才是愛情的本色吧!

從此情緣已盡,再無瓜葛,秦淮河畔少了一個癡情女,多了一位風流“女俠”,寇白門的愛情果斷乾脆。俠非俠,更是一種快意。

二:錦字何由寄永昌

蜀中四大才女中,明代的黃娥不僅人美才高,她的愛情故事更讓人唏噓讚歎。

黃娥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是成化年間的進士,官至尚書,母親也是名門閨秀。她自幼聰明過人飽讀詩書,乃京城裡有名的才女。年至及笄,提親的人踏破門檻,而黃娥早已芳心暗許,中意之人正是朝廷重臣楊廷和家的公子——楊慎。

楊慎當然不是等閒之輩,23歲即狀元及第,富有才學,只是這時他已有妻室,奈之如何?然而緣分已經註定,幾年後,楊慎的妻子過世,黃娥終於許配給楊慎。她寫下詩句:

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

不為秋深能結實,肯于夏半爛生姿!

番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不與桃李爭春,只在仲夏燦爛綻放,雖然花開得遲,卻終與如意郎君喜結連理,黃娥的幸福溢於言表,生活於她美好滿足。

婚後的生活正如黃娥所願,夫妻二人情投意合相敬如賓,填詞賦詩情義款款。可惜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僅僅5年後,楊慎就因為在“大禮儀事件”中,死諫逼宮惹惱了明世宗,受盡廷杖折磨後,被發配充軍到雲南永昌。此去路途漫漫,夫妻兩人何時才能再見?黃娥依依不捨,不顧風霜之苦執意護送楊慎一路南下,行至江陵,分別的時刻到了。

雲南山高路遠,楊慎不忍妻子一路上舟車勞頓萬般艱辛,便勸說黃娥返回四川老家,夫妻兩人依依惜別,自此天涯各一方,相思向誰訴?離別之時,楊慎填寫的《臨江仙》裡道:“今霄明月為誰留?團圓清影好,偏照別離愁。”只是此時兩人都不曾想到,這一別竟是三十多年天各一方!

三十年裡,黃娥在老家一肩挑起一家老小的事務,奉老養小,辛勞可想而知。其間曾有一次千里迢迢前往荒蠻之地的雲南短暫探望陪伴楊慎,而大部分時間裡他們沒有微信QQ沒有視頻,相思唯有靠書信詩詞傳遞。兩人都盼望著有朝一日一家團圓,然而明世宗對楊慎恨得咬牙切齒火氣不消,每次大赦都特意把楊慎揪出來排除在外。按明朝律法規定,年滿六十即可期滿返家,到楊慎這裡卻成一紙空文。最終楊慎72歲時死於戍所,夫妻團圓終成一場夢,這一對才子佳人當年生離今日死別,讓人唏噓。

黃娥21歲嫁給楊慎,直到楊慎逝世,40年的婚姻生活裡有30多年都是分居兩地,相比現在一分居就鬧離婚的夫妻們,她用一生告訴我們,愛情不是只有濃情蜜意朝夕相伴,更是別離時的一往情深,無怨無悔。

▲楊慎黃娥塑像

四:嘗擬雄心勝丈夫

朱元璋建立明朝不久,聽聞河北昌黎有一村婦精通歷數、天文,便差人表彰還將其徵召入朝為官,並且下令當地政府每年補貼她家俸米60石,獲得皇帝如此器重的這位女子名叫馬蓬瀛。

馬蓬瀛是河北昌黎人,自幼聰慧好學,跟著父親讀了好多書,漸漸地顯露出天文、數學方面的才能,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奇女子。和所有人一樣,這位年輕的女孩子也遇到了她的愛情。

那時正值元末,有一位叫劉公直的貢生為避兵亂,遊歷到昌黎,結識了馬蓬瀛,不禁被她的奇才所吸引,繼而由傾慕到愛戀。同樣,在兩人的相處中,馬蓬瀛也被眼前的年輕人所打動,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婚後,兩人夫唱婦隨,好不幸福。

若按過去《女誡》的訓誡,馬蓬瀛自此就該在家中相夫教子,漿補縫紉,安安分分做一個妻子,只是她並沒有如此,而是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在丈夫的支持下,仍堅持自己的愛好,潛心研究算學與天文知識,還在村裡幫助村民解決難題,改進農具,設計新型水車,做各種力所能及之事,終被大明的太祖起用。

從一介布衣入朝為女尚宮司宮後,馬蓬瀛做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為大明天文方面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後來永樂皇帝即位,又兩次召馬蓬瀛入朝,還特別將她的兒子劉政特許為昌黎縣儒學終身訓導。

馬蓬瀛,這位明朝,乃至中國歷史上都著名的女天文學家,為天文研究所做的努力絲毫不遜色於男子,是有明一代,第一位獲得品級俸祿的女官,她的婚姻愛情也幸福美滿,真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典範!這說明,愛情圓滿,但也別了發展自己,這才是幸福生活的硬道理!

五:患難夫妻情義深

元末時,一個小女孩自小失怙恃,被養父收養,二十歲時,由養父作主嫁給了一個兵士,當時正值亂世,她便開始了與夫君南征北戰的日子。日子雖然貧苦,但夫妻二人感情深厚,愛情平凡卻真摯。

結婚不久,因為一次爭執,夫君被養父關押起來並不許吃飯,她心疼不已,悄悄跑到廚房,偷拿幾個剛出爐的燒餅,為避人耳目,塞進懷裡帶給夫君吃,而自己的皮肉都被燙壞了;她愛屋及烏,對待投靠而來的夫君的親侄外甥,全都盡力撫養,視如己出。

不僅照顧好家庭,她還盡心幫助夫君的工作,由夫君掌管的軍隊裡的花名冊、記帳簿等重要冊錄,她都小心保管,雖然兵荒馬亂,並無遺失;夫君才能出眾,成為一方領袖,她為了支持夫君,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帶領婦女們做好後勤工作,一起縫補衣服做鞋襪,為前線將士提供軍需;夫君在前線廝殺,她在後方安撫群眾,將手中的財寶悉數拿出犒賞士兵,以穩定軍心;她還告誡夫君,雖然是戰亂,但切不可擾民,更不能濫殺,安定天下重要的在於以德服人......

沒錯,她就是與朱元璋同患難共命運的大腳馬皇后。夫人的深情,朱元璋當然切身感受,創建大明國後,一登基就冊封其為皇后。而馬皇后並沒有因為身份的改變就耀武揚威,仍保持著原來的樸實真情。

當上皇帝的朱元璋脾氣大,動輒生氣,各級官員或者身邊的侍從就要倒楣,馬皇后總是耐心講道理委婉勸諫;雖然貴為皇后,但朱元璋的飲食,她依然親自細心操辦;儘管擁全國之富,馬皇后仍是一貫地勤儉持家,自己和子女的衣服都一洗再洗,直至破舊還不肯以舊換新;朱元璋想分封馬皇后的族人官爵,卻被馬皇后一口回絕,她不想皇帝因為偏愛外戚而致擾亂國政。

馬皇后情意深重,朱元璋對患難與共的妻子也同樣情意綿綿,後宮佳麗三千,都比不上這位糟糠之妻,他始終信賴依靠,言聽計從。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黯然神傷,從此再不立皇后。

不管貧窮還是富貴,愛情始終不渝,或許這才是愛情的本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