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唐縣有一位好“媽媽”,七年以來一直用心關愛著孤殘兒童!她是?

一個人可以選擇為自己活,也可以選擇為親人活,而封娟選擇為更多的人活。她是30多個孤殘兒童的好“媽媽”。為了那一朵朵佇立在人生寒冬的花兒以最美的姿勢開放,她甘願化作晶瑩的露珠、和煦的春風。

她的大愛溫暖了一座城市。

她是封娟,行唐縣民政局兒童福利院的一名優秀護理員。走上護理員崗位7年來,她用女性特有的溫柔、恒久的耐心、淳樸的母愛真情守護,把特別的愛給了獻給了這些特別的孩子們,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崇德向善、甘於奉獻、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她用愛精心護理每個孩子

“只要每天我能見到孩子們,我就是幸福的,我就是快樂的。”

今年41歲的封娟,出生在一個普通職工家庭,母親是邊遠山區的一名人民教師,父親是一名地質勘探工作者。她從小跟隨母親,在山區學校居住。當時山區還特別貧困,很多孩子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也正是從那時起,熱心、愛心、善心在封娟幼小的心靈生根發芽,

她立志將來要做一名像母親一樣的奉獻者,把愛播撒在那些窮苦孩子身上。

2010年4月,封娟成為縣兒童福利院的一名護理員。當理想變成了現實,她為之投入了120%的熱情和責任。封娟家距離單位十幾裡路,無論寒風刺骨、冰天雪地,

還是烈日炎炎、大雨傾盆,她每天都提前到單位,把每個孩子都看一遍,摸摸這個,再抱抱那個,孩子們手舞足蹈、咿咿呀呀,“互動”一會兒,這就是一天工作的開始。

“只要每天我能見到孩子們,我就是幸福的,我就是快樂的。”封娟說。

福利院的孩子大多都是從車站、街頭和野外發現的。

多數患有各種疾病和傳染病。像黨鐺、黨雪、黨福、黨念、黨偉、党梅等,發現時體重從十幾斤到五六十斤不等,封娟每天要抱上抱下,每星期幫他們洗兩次澡、每天涮一次牙,還要給他們餵飯、換尿布。

党鐺是封娟2012年從羊圈裡抱回來的。當時,他兩周歲左右,瘦得皮包骨頭,體重不到8公斤。除了眼睛能動,脖子、四肢都是軟的,渾身上下沾滿了羊糞……封娟把孩子抱在懷裡,

心疼的眼淚掉了下來。她查資料、請教人,給黨鐺餵奶粉、搭配營養餐,擦屎端尿,費盡心血。

党麗被發現時,頭上、身上、臉上長滿了疥瘡,簡直看不到完整的皮膚,頭髮一縷一縷的,渾身散發著臭氣。封娟先用溫熱水小心翼翼地給孩子沖洗了一遍又一遍;待全身悶透後,慢慢把頭髮剪掉露出頭上的瘡,再把它們一個個清理乾淨,最後再用鹽水反復沖洗頭及全身……就這樣,每天重複多次,直到孩子身上的瘡全部結了痂。

孩子的瘡全部好了,可封娟的手已經變得跟老樹皮一樣,疼痛難忍。因為每天要用藥水消毒好幾次,藥水和皮膚接觸,燒得脫了皮,但再疼她從不說一聲。

封娟當時已經懷孕幾個月,這樣的工作強度經常累得她腰酸背疼,連走路的勁也沒有,回到家裡連飯都不想吃,洗了就睡。為此,院領導單獨找她談過好幾次,因為有孕在身,而且月份越來越大,想給她調一個工作崗位,但都被她婉言謝絕。

“孤殘兒童那期盼的眼神、無私的母愛在激勵我。”封娟說,離開這個崗位,就不能親手照顧這些孩子們,雖然自己的身體放鬆了,但精神是受折磨的,她不放心。

——她是孤殘兒童的“貼心媽媽”

“他們雖然敏感,卻很善良,只要待以真心,就能打開他們的心房。”

把孤殘兒童當作自己的孩子,做孩子們“貼心媽媽”,讓她們重享母愛的溫暖,這是封娟的最大心願。

党梅被發現時是2015年3月。經群眾舉報,在縣城二環路邊有個棄嬰,當時大家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在一個小小的紙箱裡躺著一個小孩,孩子的哭聲很微弱,從遺棄到發現應該時間不短了,經查看,孩子的頭後面長著一個大大的疙瘩。三月的清晨,氣溫還是有些低,見孩子手腳冰涼,封娟立馬把她抱在了懷裡,用大衣緊緊裹嚴實,嘴裡不停地哼著:“孩子不怕,媽媽在這兒……”不一會,也許是孩子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母親的味道,哭聲停止了。

孩子是先天性的肉瘤,院方多方求醫,醫院稱因為連著神經,根本不能做手術,只能通過按摩和熱敷來阻止肉瘤快速生長。封娟每天給孩子按摩兩次,熱敷三次。

有一次,封娟給孩子熱敷完後去倒水,進門的一刹那,孩子從床上伸手去拿桌子上的玩具,在孩子掉落的瞬間,封娟丟掉手中的盆子和毛巾,箭步去搶孩子,自己卻墩到了地上,孩子砸到了她身上。

當時,封娟已經有孕在身,還好後來經醫院查看,無大礙。封娟的丈夫也趕到醫院,既心疼又生氣,埋怨她為了工作,什麼都不顧了,封娟再三解釋:“這只是個意外,再說這不也沒事嘛,老天爺會保佑我的。”

這些孤殘兒童感情特別脆弱,不肯輕易相信別人,不主動與人交流,也不願意與人溝通。但是,封娟與這些孩子相處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他們雖然敏感,卻很善良,只要待以真心,就能打開他們的心房。”在她看來,他們渴望被關愛,被重視,卻不願意接受那些充滿憐憫的目光,他們希望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樣。

有的孩子心情不好,哭鬧甚至摔東西,封娟不會嚴厲批評,而是先問他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或受了什麼委屈,等孩子心情平復了再進行正面引導。而孩子們也格外喜歡這個“貼心媽媽”,經常會主動和她談心,講一些知心話,說一些自己的願望和自己的理想等。

如今,深受孩子喜愛的封娟,承擔著保姆、老師、媽媽等多重角色,用無私和熾熱的愛,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碰撞、愛與愛的交流。

——她給了這些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孤殘兒童身世不幸,我們應該更加關心愛護她們,給她們更多的愛。”

作為一名母親,封娟愛自己的孩子,但她把更多的愛傾注到了這些孤殘孩子的身上。

“生命誠可貴,關愛價更高。”她經常講:“孤殘兒童身世不幸,我們應該更加關心愛護她們,給她們更多的愛。”為了讓更多的殘疾孩子重享家庭的溫馨,她經常利用節假日和休息天把孩子帶回家中,給她們做可口的飯菜,或帶她們到公園去遊玩,讓她們得到愛的溫暖。

王書琪剛來福利院時,膽小怕黑,在宿舍整夜整夜不敢合眼睡覺,經常做噩夢。值班時,封娟就把小書琪的被子抱到單位一米五的小床上,給她講故事,和她一起睡。

不值班時,封娟就把小書琪帶回家,讓她和女兒一起睡。沒想到,女兒不幹了,說小書琪搶了自己的媽媽。“媽媽,你光顧著親這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你都不親我了!”

聽了孩子的話,封娟的心裡五味陳雜,只好耐心做女兒的工作。 “你還有爸爸陪著,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比他們幸福多了。他們需要媽媽,需要家,需要更多的愛,媽媽再不愛她們,誰愛她們?”

女兒漸漸適應了,後來,還和小書琪成了好朋友。不僅如此,父母雙親、丈夫也為她的行動所感動,丈夫包攬了雙方老人的家庭事務,為封娟解除了“後顧之憂”。

7年來,封娟真真正正把這些孤殘兒童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把福利院當成了自己的家,把工作當成了家務事對待,事無巨細,兢兢業業——她建立了兒童健康檔案,一有空,就去學習腦癱兒的康復訓練方法、康復治療手段、肌肉按摩等。在精湛的技藝、耐心的護理和不懈的堅持下,被醫學定為走路的可能幾乎為零的黨鐺,出現了奇跡;

為了讓其他職工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些護理技術,她白天照顧孩子,利用晚上時間進行總結,梳理成型,編寫了課件,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她還研究了心理學,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康復機會,還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其他職工,使大家的護理水準得到了有效提高;

由於工作突出,封娟2016年9月被授予石家莊市“最美護理員”榮譽稱號,被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授予“最美河北人”榮譽稱號,並獲評2016年度感動省城十大人物。石家莊市民政局召開會議,號召全市民政系統向封娟同志學習。

今年,她還成功當選石家莊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榮獲市五四青年獎章,並被評為市文明公民標兵。河北電視臺、石家莊電視臺、鳳凰網、長城網、河青網等主流媒體,紛紛對她的先進事蹟進行了大篇幅報導。

每天重複多次,直到孩子身上的瘡全部結了痂。

孩子的瘡全部好了,可封娟的手已經變得跟老樹皮一樣,疼痛難忍。因為每天要用藥水消毒好幾次,藥水和皮膚接觸,燒得脫了皮,但再疼她從不說一聲。

封娟當時已經懷孕幾個月,這樣的工作強度經常累得她腰酸背疼,連走路的勁也沒有,回到家裡連飯都不想吃,洗了就睡。為此,院領導單獨找她談過好幾次,因為有孕在身,而且月份越來越大,想給她調一個工作崗位,但都被她婉言謝絕。

“孤殘兒童那期盼的眼神、無私的母愛在激勵我。”封娟說,離開這個崗位,就不能親手照顧這些孩子們,雖然自己的身體放鬆了,但精神是受折磨的,她不放心。

——她是孤殘兒童的“貼心媽媽”

“他們雖然敏感,卻很善良,只要待以真心,就能打開他們的心房。”

把孤殘兒童當作自己的孩子,做孩子們“貼心媽媽”,讓她們重享母愛的溫暖,這是封娟的最大心願。

党梅被發現時是2015年3月。經群眾舉報,在縣城二環路邊有個棄嬰,當時大家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在一個小小的紙箱裡躺著一個小孩,孩子的哭聲很微弱,從遺棄到發現應該時間不短了,經查看,孩子的頭後面長著一個大大的疙瘩。三月的清晨,氣溫還是有些低,見孩子手腳冰涼,封娟立馬把她抱在了懷裡,用大衣緊緊裹嚴實,嘴裡不停地哼著:“孩子不怕,媽媽在這兒……”不一會,也許是孩子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母親的味道,哭聲停止了。

孩子是先天性的肉瘤,院方多方求醫,醫院稱因為連著神經,根本不能做手術,只能通過按摩和熱敷來阻止肉瘤快速生長。封娟每天給孩子按摩兩次,熱敷三次。

有一次,封娟給孩子熱敷完後去倒水,進門的一刹那,孩子從床上伸手去拿桌子上的玩具,在孩子掉落的瞬間,封娟丟掉手中的盆子和毛巾,箭步去搶孩子,自己卻墩到了地上,孩子砸到了她身上。

當時,封娟已經有孕在身,還好後來經醫院查看,無大礙。封娟的丈夫也趕到醫院,既心疼又生氣,埋怨她為了工作,什麼都不顧了,封娟再三解釋:“這只是個意外,再說這不也沒事嘛,老天爺會保佑我的。”

這些孤殘兒童感情特別脆弱,不肯輕易相信別人,不主動與人交流,也不願意與人溝通。但是,封娟與這些孩子相處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他們雖然敏感,卻很善良,只要待以真心,就能打開他們的心房。”在她看來,他們渴望被關愛,被重視,卻不願意接受那些充滿憐憫的目光,他們希望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樣。

有的孩子心情不好,哭鬧甚至摔東西,封娟不會嚴厲批評,而是先問他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或受了什麼委屈,等孩子心情平復了再進行正面引導。而孩子們也格外喜歡這個“貼心媽媽”,經常會主動和她談心,講一些知心話,說一些自己的願望和自己的理想等。

如今,深受孩子喜愛的封娟,承擔著保姆、老師、媽媽等多重角色,用無私和熾熱的愛,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碰撞、愛與愛的交流。

——她給了這些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孤殘兒童身世不幸,我們應該更加關心愛護她們,給她們更多的愛。”

作為一名母親,封娟愛自己的孩子,但她把更多的愛傾注到了這些孤殘孩子的身上。

“生命誠可貴,關愛價更高。”她經常講:“孤殘兒童身世不幸,我們應該更加關心愛護她們,給她們更多的愛。”為了讓更多的殘疾孩子重享家庭的溫馨,她經常利用節假日和休息天把孩子帶回家中,給她們做可口的飯菜,或帶她們到公園去遊玩,讓她們得到愛的溫暖。

王書琪剛來福利院時,膽小怕黑,在宿舍整夜整夜不敢合眼睡覺,經常做噩夢。值班時,封娟就把小書琪的被子抱到單位一米五的小床上,給她講故事,和她一起睡。

不值班時,封娟就把小書琪帶回家,讓她和女兒一起睡。沒想到,女兒不幹了,說小書琪搶了自己的媽媽。“媽媽,你光顧著親這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你都不親我了!”

聽了孩子的話,封娟的心裡五味陳雜,只好耐心做女兒的工作。 “你還有爸爸陪著,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比他們幸福多了。他們需要媽媽,需要家,需要更多的愛,媽媽再不愛她們,誰愛她們?”

女兒漸漸適應了,後來,還和小書琪成了好朋友。不僅如此,父母雙親、丈夫也為她的行動所感動,丈夫包攬了雙方老人的家庭事務,為封娟解除了“後顧之憂”。

7年來,封娟真真正正把這些孤殘兒童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把福利院當成了自己的家,把工作當成了家務事對待,事無巨細,兢兢業業——她建立了兒童健康檔案,一有空,就去學習腦癱兒的康復訓練方法、康復治療手段、肌肉按摩等。在精湛的技藝、耐心的護理和不懈的堅持下,被醫學定為走路的可能幾乎為零的黨鐺,出現了奇跡;

為了讓其他職工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些護理技術,她白天照顧孩子,利用晚上時間進行總結,梳理成型,編寫了課件,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她還研究了心理學,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康復機會,還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其他職工,使大家的護理水準得到了有效提高;

由於工作突出,封娟2016年9月被授予石家莊市“最美護理員”榮譽稱號,被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授予“最美河北人”榮譽稱號,並獲評2016年度感動省城十大人物。石家莊市民政局召開會議,號召全市民政系統向封娟同志學習。

今年,她還成功當選石家莊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榮獲市五四青年獎章,並被評為市文明公民標兵。河北電視臺、石家莊電視臺、鳳凰網、長城網、河青網等主流媒體,紛紛對她的先進事蹟進行了大篇幅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