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常州市全面推行“升級版”河長制 全民助力管護常態化

我市共有2700多條河道,河長制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要讓河道的長效管護常態化,還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關注保護河道生態。

王華慶是金壇區直溪鎮直溪村經濟合作社社長,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村裡三條河的“民間河長”。他每天都要看看這三條河的水質情況。柏家棚河以前又髒又臭,讓村民們苦不堪言,現在治理好了,村民們在開心之餘,還 是有些顧慮。

金壇區直溪鎮直溪村村民李陽剛說道:“現在就是要徹底的根治,

污水不要下來,就保證這個環境就好,水也清了。”

將污染從源頭切斷,為河道長效管護打下基礎。同時,村裡也組建了管護隊伍,把管護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村民夏兆雲自己組建的管護隊伍有30多個人,負責32條河道的管理工作。

直溪鎮有大大小小的河流68條,總長約200公里。自從2008年試驗推進“河長制”工作以來,鎮村兩級河長按照年、季度、月份的時序接受考核,不僅在河道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還集思廣益,創新地採取“護壩地”建設 ,進一步從源頭保圩護河。

金壇區直溪鎮副鎮長 河長辦主任謝曉賢表示:“現在這塊就是“護壩地”建設,在簡瀆河、通濟河兩側的建昌圩、馬山門圩、汀湘圩、以及下鮑塘圩,四個萬畝大圩的圩堤,堤腳下10米範圍內進行土地流轉,建設隔離溝, 設置公示牌和界樁,明確管護範圍,既保護了圩堤,也對河道實行了監管與保護。”

2016年直溪鎮財政投入河道管護資金達到200萬元,

今年上半年,直溪鎮已整治四條黑臭河道。

目前,我市已落實市級河長12名,縣級河長168名,鎮(街道)級河長818名,村級河長1178名。在這些河長的帶領和宣傳下,大批群眾自發參與河道管理,擔任河長助手和聯絡員,實現人人保護,人人監督。

金壇區直溪鎮直溪村經濟合作社社長民間河長王華慶表示:“我一個人負責的話,這個力度還是不夠,還需要選出小組長,

要巡查,我們打撈的已經安排好了,巡查還要跟上。我們還要加大宣傳力度,使人人都要知道,環 境衛生、水源的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