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律師和創業背景,他有什麼樣的投資思路?丨專訪郭宇航

在外界看來,郭宇航的身份也許更多體現在曾經的律師、現在的創業者。

但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還貫穿著一種角色——投資人。2008年他便開始作為天使投資人,曾個人投資十多個專案,涉及早教、環保、消費領域;2011年他成為特有威領新三板投資基金執行事務合夥人,所投企業全部掛牌或已經通過券商內核即將掛牌。

去年他聯合洪泰基金設立國內首支金融科技專項投資基金星河洪晟,不到一年,其投資的項目80%得到了新一輪投資方的青睞,

其中某個專案的新一輪融資直接幫助了基金收回本金,同時還有半年內獲得近40倍收益率的案例。目前,郭宇航已經完成了新一輪5億人民幣基金的募集,該基金來自點融網和其他金融科技企業。同時,他開始關注ICO這一新興融資方式。

看重投資的社會價值

有了女兒後,郭宇航很關注兒童的成長,他以個人身份投資的項目包括做兒童烘焙教育的哈裡小屋,以及一個猶太人的玩遊戲學程式設計的早教項目。

“哈裡小屋幾乎每家都盈利,單店都能在十個月內收回成本。這樣的項目不但有財務回報,還有社會價值。”對於程式設計項目的投資,他表示正如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被灌輸要學英語,而未來要與世界交流,小孩必須學會程式設計:“有了程式設計思維,才可能在競爭中勝出。而且遊戲的方式會比上課的方式更容易教會孩子。

”除了早教的作用,郭宇航對這個專案還有更多期待——開發出成人版,讓非專業人士理解程式設計的原理,使他們在打磨一項互聯網產品時與程式師溝通得更順暢。

他還曾投資過一個環保項目。“汶川地震後,大概有幾百萬噸的廢墟垃圾,我們投了一家都江堰公司專門清理地震垃圾,將鋼筋抽出來,將各種雜質分層,將土做成磚。”儘管這個7年前投資的項目在財務上並不是很成功,

但它有很大的社會效益,郭宇航並不後悔。

前瞻——從設立基金時就佈局“退出”

在成立了第一筆基金後,郭宇航在投資上收斂了個人喜好,與團隊以最嚴格的執行力保證投資能順利退出,對基金的出資方LP負責。佈局“退出”的行動不只體現在對所投專案的幫助上,甚至早在成立基金時就對LP的身份就有所考慮。

任職星合資本董事長後郭宇航投資了10個金融項目,包括米麼金服、魔法現金等消費金融和一些汽車金融、AI與區塊鏈項目,

已有六七個拿到了新一輪的融資,其中魔法現金獲得了經緯中國的A輪上千萬美元的融資。

“魔法現金本身也是我們典型的一個資產端,佈局的時候也考慮了和點融網協同。項目團隊很優秀,風控做得很好,經緯在觀察所有的相關行業後,說現金貸只會投這一家。”

在觀察郭宇航的投資決策時,不能忽略他作為點融網聯合創始人的創業者身份。他看重在資產端創新的公司,這些公司不僅能給點融帶來源源不斷的資產來源,點融也為這些企業的早期發展提供了大量現金。

“去年網貸新規出臺後大額標的已經不能做了。小額分散類的資產其實有很多細分品類,點融也有缺少能力開發的地方。我們就以投資的方式佈局了大量的資產端,包括汽車金融、現金貸、AI、區塊鏈和私募產品交易,還有線上的小額商戶貸款。這方面的協同是非常緊密的。”

作為一些節目的嘉賓,郭宇航也會把自己投資的項目推薦給欄目增加其曝光度。同時,10餘年從事風險投資法律服務的律師經驗也讓他能向這些金融項目指出自律的方向。“我們會幫他們對接金融監管。創新本身是沒有明確規則的,在沒有規則的前提下很多創業者把握不好——一些地方沒有相關法律,誘惑太多,創業者容易去做一些為自己謀福利而損害用戶利益的事,就像一些人放貸放著放著就自己把錢卷跑了。”基於自己的律師背景,他會給創業者的行為劃定一定的界限,使其贏得自己的生存空間。

星合資本對於項目退出的執行力度很強,當一些項目的估值成長到一個度時,其便會積極尋找下一輪投資方,出售一些比例的股份,拿回投資本金,確保LP的投資安全邊際。“早期投資的特點是估值增長的速度很快,我們會賣出一點老股拿回本金,但依然持有大部分股份保證收益,穩中求勝,不會考慮賣得早會不會吃虧的問題。”

而在為項目尋找下一輪投資方時,億歐瞭解到星合資本與其他機構相比有幾個特點,即LP本身具有行業背景,能成為投資項目的潛在支持方。“我們在設立基金的第一天就開始考慮退出的問題,而不是說投了項目才去考慮。我們的LP中有大量的有並購需求的企業方和後期投資方。”

郭宇航向億歐作者柯東透露,目前已經完成新一筆5億元人民幣基金的募集,該基金來自行業內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包括點融網。這筆基金將更強調內部孵化,他希望能讓有價值的想法獨立發展,又能在大體系內為企業所用。“雖然出資的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都已經形成了很大的規模,現有的股權激勵計畫已經無法滿足這些創業團隊的需求,所以我們打算以基金投資的方式支援創新的想法在內部孕育。”

ICO很難被認可,但依然是趨勢

郭宇航傾向於認為ICO是一個新趨勢,一旦成為主流可能會使投行證券公司,甚至是證監會被邊緣化和取代。但它要獲得政府的認可,可能比當年的P2P網貸更難。

他認為現在的ICO與五年前的P2P網貸有不少相似之處:騙子橫行、門檻較高,非圈內人士搞不清他們在做什麼。但其與P2P網貸最大的區別是對社會正面效益實現的週期更長,很難讓監管認同它的價值。

“P2P平臺放一筆貸款,是能馬上讓真正有資金需求的人或企業獲益的。ICO的話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也好,項目實現的過程是先融資後創業,而不是先創業再融資,初次融資金額過大,脫離實際資金需求,而且由於面對散戶的ICO融資沒有還款責任,違約缺乏懲戒,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更像脫實向虛,這與當前政府政策相違和。”郭宇航表示,進行ICO的項目創業失敗也不影響創業者及早期投資者利用資訊不對稱套現,道德風險比P2P更高。

P2P網貸在被監管時很容易去解釋,因為其服務的人群有相當部分是從銀行借不到錢的——覆蓋了金融盲區後,其存在的價值顯而易見。他認為保護弱勢群體是政府的職能,而參與ICO的人群大部分經濟水準較高,並不是政府關注點。“那些投資人經濟水準都不低,多賺點少賺點對他們來說似乎差別不大。讓窮人都能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是社會最基礎運行的職能,所以至少從目前來看,ICO普遍的積極意義不大。”

以律師的角度看當前的ICO,郭宇航覺得ICO的發展方向是要做到合法集資。“從業者的自律能力決定這個行業的興衰,現在一些區塊鏈專案沒有拿募來的代幣去像白皮書裡說的一樣用於技術開發,而是又拿去投資其他項目。從常識的角度看,這種行為不需要監管,這本身就是非法,而且這其實是陷入了一個虛擬的迴圈,沒有產生實質創新。”他認為這樣的行為跟當年一些P2P網貸平臺虛構融資需求,挪用借來的錢去為己所用和投資其他專案的違法操作方式很像。

ICO的高流動性似乎也會使得一些機構投資人利用它退出獲利。郭宇航發現了一個傾向——有些VC投資了不少不是很成功的早期項目,然後讓項目“轉型”為區塊鏈項目去ICO,變相使自身得到退出路徑。

但從長遠來看,他還是認為ICO是一種趨勢,並對區塊鏈技術抱有期待。據悉,星合資本即將完成對一個提供底層技術的區塊鏈項目的投資,而郭宇航也打算以個人名義去投資一個打造區塊鏈資產交易協定和交易所的專案。

“ICO和網貸相似的地方是縮短了融資進程,提高了融資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同時ICO打破了一二級市場的界限,使得創業更簡單更活躍,投資者也便於退出。所有的創新都是從違法開始,或者說是從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開始。”

他看重在資產端創新的公司,這些公司不僅能給點融帶來源源不斷的資產來源,點融也為這些企業的早期發展提供了大量現金。

“去年網貸新規出臺後大額標的已經不能做了。小額分散類的資產其實有很多細分品類,點融也有缺少能力開發的地方。我們就以投資的方式佈局了大量的資產端,包括汽車金融、現金貸、AI、區塊鏈和私募產品交易,還有線上的小額商戶貸款。這方面的協同是非常緊密的。”

作為一些節目的嘉賓,郭宇航也會把自己投資的項目推薦給欄目增加其曝光度。同時,10餘年從事風險投資法律服務的律師經驗也讓他能向這些金融項目指出自律的方向。“我們會幫他們對接金融監管。創新本身是沒有明確規則的,在沒有規則的前提下很多創業者把握不好——一些地方沒有相關法律,誘惑太多,創業者容易去做一些為自己謀福利而損害用戶利益的事,就像一些人放貸放著放著就自己把錢卷跑了。”基於自己的律師背景,他會給創業者的行為劃定一定的界限,使其贏得自己的生存空間。

星合資本對於項目退出的執行力度很強,當一些項目的估值成長到一個度時,其便會積極尋找下一輪投資方,出售一些比例的股份,拿回投資本金,確保LP的投資安全邊際。“早期投資的特點是估值增長的速度很快,我們會賣出一點老股拿回本金,但依然持有大部分股份保證收益,穩中求勝,不會考慮賣得早會不會吃虧的問題。”

而在為項目尋找下一輪投資方時,億歐瞭解到星合資本與其他機構相比有幾個特點,即LP本身具有行業背景,能成為投資項目的潛在支持方。“我們在設立基金的第一天就開始考慮退出的問題,而不是說投了項目才去考慮。我們的LP中有大量的有並購需求的企業方和後期投資方。”

郭宇航向億歐作者柯東透露,目前已經完成新一筆5億元人民幣基金的募集,該基金來自行業內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包括點融網。這筆基金將更強調內部孵化,他希望能讓有價值的想法獨立發展,又能在大體系內為企業所用。“雖然出資的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都已經形成了很大的規模,現有的股權激勵計畫已經無法滿足這些創業團隊的需求,所以我們打算以基金投資的方式支援創新的想法在內部孕育。”

ICO很難被認可,但依然是趨勢

郭宇航傾向於認為ICO是一個新趨勢,一旦成為主流可能會使投行證券公司,甚至是證監會被邊緣化和取代。但它要獲得政府的認可,可能比當年的P2P網貸更難。

他認為現在的ICO與五年前的P2P網貸有不少相似之處:騙子橫行、門檻較高,非圈內人士搞不清他們在做什麼。但其與P2P網貸最大的區別是對社會正面效益實現的週期更長,很難讓監管認同它的價值。

“P2P平臺放一筆貸款,是能馬上讓真正有資金需求的人或企業獲益的。ICO的話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也好,項目實現的過程是先融資後創業,而不是先創業再融資,初次融資金額過大,脫離實際資金需求,而且由於面對散戶的ICO融資沒有還款責任,違約缺乏懲戒,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更像脫實向虛,這與當前政府政策相違和。”郭宇航表示,進行ICO的項目創業失敗也不影響創業者及早期投資者利用資訊不對稱套現,道德風險比P2P更高。

P2P網貸在被監管時很容易去解釋,因為其服務的人群有相當部分是從銀行借不到錢的——覆蓋了金融盲區後,其存在的價值顯而易見。他認為保護弱勢群體是政府的職能,而參與ICO的人群大部分經濟水準較高,並不是政府關注點。“那些投資人經濟水準都不低,多賺點少賺點對他們來說似乎差別不大。讓窮人都能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是社會最基礎運行的職能,所以至少從目前來看,ICO普遍的積極意義不大。”

以律師的角度看當前的ICO,郭宇航覺得ICO的發展方向是要做到合法集資。“從業者的自律能力決定這個行業的興衰,現在一些區塊鏈專案沒有拿募來的代幣去像白皮書裡說的一樣用於技術開發,而是又拿去投資其他項目。從常識的角度看,這種行為不需要監管,這本身就是非法,而且這其實是陷入了一個虛擬的迴圈,沒有產生實質創新。”他認為這樣的行為跟當年一些P2P網貸平臺虛構融資需求,挪用借來的錢去為己所用和投資其他專案的違法操作方式很像。

ICO的高流動性似乎也會使得一些機構投資人利用它退出獲利。郭宇航發現了一個傾向——有些VC投資了不少不是很成功的早期項目,然後讓項目“轉型”為區塊鏈項目去ICO,變相使自身得到退出路徑。

但從長遠來看,他還是認為ICO是一種趨勢,並對區塊鏈技術抱有期待。據悉,星合資本即將完成對一個提供底層技術的區塊鏈項目的投資,而郭宇航也打算以個人名義去投資一個打造區塊鏈資產交易協定和交易所的專案。

“ICO和網貸相似的地方是縮短了融資進程,提高了融資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同時ICO打破了一二級市場的界限,使得創業更簡單更活躍,投資者也便於退出。所有的創新都是從違法開始,或者說是從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