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製作成本1800萬的《十冷2》,盧恒宇打了85分

ACG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從《十冷1》到《十冷2》,不只是從50分到85分。而《十冷2》之後,艾爾平方將會進行科幻、後宮題材的兩部動畫番劇,還有動畫電影《雪孩子》的製作。

作者:孫樵

2015年有《西遊記之大聖歸來》,2016年有《大魚海棠》,今年的暑期檔已經進入收官階段,國產動畫電影卻始終沒能迎來爆發。

上週五,《十萬個冷笑話》系列作的第二部大電影出場了,首週末票房5600萬的成績說不上理想。2015年元旦檔期,《十冷1》登陸院線,前三天的票房近6200萬,最終收穫近1.2億票房。

上一次的過億票房,是人們不無驚喜地發現,原來除了小動物和小朋友,

動畫電影還可以充滿成人化的吐槽和惡搞。而如今,離《十冷1》的驚豔亮相已相隔兩年半,中國動畫電影有了更多成人向作品,中國電影市場也在經歷了2015年的火箭式躥升之後,進入了2016年延續至今的“寡淡”調整期,那麼等待《十冷2》的會是怎樣的命運?

三文娛與這部電影的導演盧恒宇聊了聊,他向我們複盤了從《十冷1》到《十冷2》的創作過程、團隊從六七個人發展到如今140餘人一直秉持的創作理念,

也劇透了團隊接下來的專案,還有他對中國動畫電影行業的理解。

艾爾平方創始人盧恒宇和李姝潔。

《十冷1》到《十冷2》,從50分到85分

當初製作《十冷1》的時候,盧恒宇團隊只有六七個人,“我們就是相當於一個外聘的導演或者藝術總監,錢不是我們出,

人也不是我們找,很多事情就變得很尷尬,沒有辦法真正去操盤”。

而這次,不僅團隊擴建到140人,艾爾平方也追加了製作費。“《十冷1》的製作成本有500多萬,整部《十冷2》的製作成本出品方給到了1000萬,另外我自己又貼了七八百萬。自己操盤的地方比較多,可以做一些決定了,總體效果就變得很好。”

所以盧恒宇就可以在一些“細節”上更加較真,比如花100多萬買音樂版權,“這個特別肝疼,我們用到了很多經典歌曲,

有些地方必須要用那首歌,不能改編或者替換,差一分感覺都不太對”。

盧恒宇認為《十冷1》只能打50分,“不管我們用了多少勁,但是最後呈現給觀眾的就是50分,它是一個不及格的作品,很多表達不到位”,但這次,他給《十冷2》打的分是80-85分。

除了製作上的升級,《十冷2》在內涵上也做了更深的探索,“內涵和思考其實第一部也有,只不過因為第一部的製作很糟糕,所以很多東西表達完全不準確,

那我就乾脆在剪輯的時候刪掉它。到了第二部的時候,畫面做得更好了,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大都表達進去了,還算比較完整”。比起《十冷1》簡單地講對與錯,第二部埋的東西更深,“真善美啊,友情愛情這些都有”。

從內容上講,盧恒宇在《十冷2》裡給觀眾剖析了整個《十萬個冷笑話》系列的世界觀架構和起源,“就是由誰創造了它,它的由來到底是怎麼回事,作品和原作者寒舞之間有什麼關係。比如小金剛的身世,他為什麼會變成時空管理者,為什麼小金剛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就被蛇精看中了,他倆還好上了,時光雞臉上的傷疤又是怎麼一回事。整個故事到了最後,是回到了《十萬個冷笑話》最初”。

《十冷2》最終回到了本源——寒舞的漫畫創作。

所以,《十冷2》並非續集,而是前傳。對於沒有看過《十萬個冷笑話》漫畫、動畫番劇和第一部大電影的觀眾來說,前作的一些彩蛋可能會get不到,但直接去看《十冷2》不會有任何負擔和障礙,這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潛在受眾。

盧恒宇認為,電影就是一個獨立的、兩個小時內要講述清楚的完整故事,“觀眾進電影院的時候是沒有義務去瞭解你這部電影的背景的,如果他在沒有瞭解這些背景的情況下,就看不懂你的電影的話,我覺得作為電影編劇和導演就失敗了,那幹嘛不去拍網劇呢?”

對於現在的電影宣發,路演似乎是標配,我們看到不少主創團隊馬不停蹄地奔走全國,甚至動不動就“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十冷2》的宣發沒有走這條路,而是開放了更多的點映場。

盧恒宇告訴三文娛,首先是因為這部片子並沒有什麼明星,路演也未必能有多少人看;其次,這次的宣發他們也很頭疼,“你說它搞笑嗎?搞笑,但是搞笑的點到底在哪裡?有這個點,有那個點,哪個點都在搞笑。而且說,感人嗎?這個點,那個點,還是很多。我們在試圖抓住這個電影最核心東西的時候,發現太多了,從哪個點出發好像另外的點都會可惜。所以我們就覺得算了,乾脆提前一點讓大家看。這部電影不怕人看,不怕人去評論,不怕人誇,也不怕人去黑”。

這幾年隨著票倉變大,整個動畫行業都變得更加專業

從《十冷1》到《十冷2》的製作和上映這幾年,整個電影市場經歷了各種變化,有飛速上升,也有拐點下降,好萊塢繼續攻城掠地,國產保護月裡也爆出了《戰狼2》這樣的票房怪物。棲身於整個電影市場大環境的動畫電影,也隨之經歷著這些起起伏伏。

在盧恒宇看來,對動畫電影而言,這幾年的變化顯而易見的有兩點。一個是總票房還是繼續在變大,從13、14年的200億、300億,到現在的400億甚至逼近500億,幾乎有將近一倍的增長。那麼過去一億票房的片子,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理論上就會有兩億,票倉的增大可能是一個最大的變化。

而按照美國電影市場的資料,“100億的整體市場那就有10億是動畫片的,每年都是這樣。中國現在每年如果有500億票房的話,我們能有50億的動畫票房嗎?顯然還沒有,更不用說大部分還是國外動畫的票房,這種情況下就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我們去挖掘”。

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整個動畫電影行業都變得更專業了。首先看到了更多好的作品之後,觀眾更加專業了,製片公司知道自己的作品一旦有瑕疵,就沒有辦法在市場上生存,所以倒逼製片公司儘量出好作品。

緊隨而來的是,宣發、出品公司甚至包括院線,一系列環節都變得專業了。

宣發更加注重要如何觸達一部片子的目標觀眾,對於這些觀眾要在什麼時間給到什麼樣的物料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專業;出品公司也注意到動畫片是一個很重要的門類,不能只是做仙俠和偶像劇,動畫片也需要做;院線也開始接受動畫電影,不再把動畫片當成一個可有可無的雞肋,也不再把它當成一個小孩子才看的東西,好的動畫片在晚上也會有黃金場,甚至票房和排場會多過一些根本不好看的真人電影。

《十冷2》素材圖。

動畫電影最大的檔期無疑是暑期檔了,針對不成文的暑期國產保護月,盧恒宇的態度很“兩分”。“站到市場的角度,它給了我們機會去成長,如果不是有保護,這個是很難做到的,那早就已經全是好萊塢片了。但是站到純粹個人導演的角度,我真的很想知道我和新世界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盧恒宇舉了《海賊王》男主角路飛的例子,“最開始面對各種對手,路飛其實輸得很慘,但是他至少通過每一次輸給別人,明白了要朝哪個方向走,所以他不停地遍體鱗傷,不停地成長,瘋狂地吸收。作為一個導演,這種成長在一個保護性的票房中是得不到的,需要更挑剔的觀眾或者更激烈的環境”。

針對當下行業內最火的熱詞“IP”,盧恒宇毫不掩飾他的反感,而且他認為受遊戲衍生的影響,IP的“遊戲化”相當嚴重。作品和作者都喜歡塑造宏大的世界觀,少有人細緻打磨角色,“IP賣給誰最值錢呢?賣給遊戲公司最值錢,而遊戲公司最感興趣的就是設定,導致大家在想要把自己的IP賣出去的時候,都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了設定上面,力氣花在了有多少個召喚獸、多少角色、多少陣營,可以賣多少道具上面,而真正讓觀眾與作品產生情感關聯的其實是角色”。

不做吉蔔力,要學皮克斯

目前為止,艾爾平方製作的片子還是以承制為主,但兩位創始人盧恒宇和李姝潔總是進行“創作型承制”,動畫作品與漫畫原著相比,會經過相當大的改編。這是一個不無任性的團隊,在動畫電影被認為只是拍給孩子看的時候他們做了《十冷1》,在通過標誌性的惡搞風格贏得了受眾認可之後,他們又做出了《鎮魂街》,證明了自己可以做熱血向作品。盧恒宇告訴三文娛,“我們公司一直以來做的事情,就是去嘗試過去沒有人做到過的事情”。

艾爾平方公司內景。

而現在,他們又在向全家歡電影發起挑戰——復活《雪孩子》這個80年代的經典之作。“我做《雪孩子》的目的,是因為現在大家都說全年齡向動畫電影在中國不好做,要做就做青年向,全年齡向也就幾千萬票房。我現在依然不這樣認為,所以我就要通過一部《雪孩子》再去嘗試一下,看我能不能告訴大家,全年齡向或者所謂的全家歡電影,不是你們過去那樣的做法了。”

那麼,全家歡動畫電影應該怎麼做?盧恒宇認為,真正的闔家歡應該是大人想看,小孩子也看得進去的作品。電影消費是成年人的事,如果去消費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在看電影的同時,又可以達到一個陪伴家人的效果,這才是一部真正好的闔家歡電影。“而不是小孩子要看,必須得有家長陪著,三張票裡面有兩張票是被脅迫的,這某種程度上算一個綁架行為。”

這次在《雪孩子》的製作模式上,艾爾平方嘗試了美國的做法,劇本和故事板同時推進,更多地用畫面去表達。劇本寫過兩版,都推翻了,正在推進第三版故事板,同時,這是艾爾平方第一次做三維電影,初期的設定和測試也已經開始。如果順利,這部電影會在一年半後的2019年春節檔上映。

《雪孩子》是一個前半段溫情後半段虐心的故事,故事以雪孩子最終融化而收尾,那麼如何將一個“悲劇”性的結局與全家歡電影融到一起?這點盧恒宇並不擔心,“我們也很會虐的,但我當然不希望最終大家哇哇哭著走出電影院,我希望大家在眼角的淚還沒幹的時候嘴角就浮起了笑容。電影結束,觀眾走出電影院之後,感受著天上的陽光,他們覺得心裡有一點點溫暖,這是我想要達到的目的。迪士尼帶給我們的就是這種幸福感,看完電影以後我們的情感得到了宣洩和昇華,像情感按摩椅一樣,這是一種很舒服的體驗”。

談到做這部片子的初心,盧恒宇說:“我們在尋找這個故事當年感動我們的東西,比如對我來說,它讓一個小孩子學會了說再見,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會離你而去的,這是一個真理。但是在說‘再見’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在地上哭著大鬧,也可以選擇微笑著揮揮手,這種感覺是我們想要做它的一個原因。另外,這部片子寒冷和溫暖之間的對比也非常吸引我們,雖然《雪孩子》是一個發生在冬天的故事,但是總讓我覺得小兔和雪孩子抱在一起的時候是極度溫暖的。這些都給了我們很多的刺激,讓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去推導故事到底怎麼樣才能講好。”

除了這部動畫電影,艾爾平方正在推進的還有兩部動畫番劇,一部是硬核科幻向,探討人類過去和未來的嚴肅機甲動畫,會結合神話和科幻兩種元素。另外一部是現代職場題材的女性向後宮動畫,“因為現在滿螢幕小姐姐,我覺得觀眾是不是有可能已經審美疲勞了,咱們來一群小哥哥試一下”。

《十冷2》素材圖。

目前國內的動畫電影導演,通常有著強烈的創作表達欲望,對此,盧恒宇坦言,“好像大部分人都是作者型導演,我和李姝潔算是影迷型導演,我們對於通過螢幕和觀眾搭建橋樑這件事情樂此不疲”。

在構思一個故事的時候,盧恒宇不會先去考慮要表達什麼,“因為要表達的東西都蠻簡單的嘛,無非就是好人那裡給一個愛與真理,壞人那邊給他找一個討厭這個世界的理由,然後兩邊幹唄。所以我們就找一個三觀正、對世界有好處的主題就好了,剩下的事情我們更關注怎樣用每一個橋段、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臺詞去和觀眾達成一種交流”。

這一點在《十萬個冷笑話》系列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可以說,這個系列作品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開彈幕,大家一起在找梗和吐槽的氛圍中“互動式觀影”。

這也與盧恒宇對觀眾的定義相輔相成,在他看來,觀眾越多越好,他不會特意去服務某個固定的受眾群,甚至會在平衡和取捨之後放棄一部分觀眾。比如《鎮魂街》就放棄了漫畫原作粉絲這部分觀眾,“因為如果我完全服務於他們,就會把《鎮魂街》這個專案變成一個只有很少部分人看的專案,如果討好一部分觀眾會對這個作品造成傷害的話,那我就停止去討好他們”。

他也特別關注觀眾的回饋,不少導演對網上的評論並不在意,但盧恒宇表示,“我是會狂刷屏的那種,我可想看真實的評論了,誇我的也好罵我的也好,我真的很想看觀眾為什麼會罵我,他罵的有沒有道理,或者誇我誇得在不在點上。所有這些我都愛看,因為這是我成長的養料,我需要觀眾真實的反應”。

所以在《十冷2》開放點映場這些天,他也不停地買票悄悄去電影院看觀眾反應,結果發現小學生笑得最歡脫,“因為他們最沒有負擔,但比如調侃單身狗的橋段成年人在笑過之後可能馬上會沉下臉”。

艾爾平方公司內景。

如果在吉卜力和皮克斯之間做選擇,盧恒宇會選擇做皮克斯,“宮崎峻一退休,整個吉蔔力工作室就差不多要解散了,反觀像迪士尼還有皮克斯,雖然說一些高層人員的變動和離職會對他們的創作有影響,但是工作室一直在出作品,而且一直保證在一個水平線上。所以未來我會在我們團隊內部去中心化,消除個人能力在一個作品裡起決定性作用這一點”。

所以,除了因為他個人喜歡科幻片會親自導演正在推進的機甲動畫,李姝潔對《雪孩子》特別有感情會親自導演這部電影之外,接下來艾爾平方會嘗試創作組的運作模式,一個創作組從編劇到導演等主創人員都會齊備,盧恒宇和李姝潔兩人更多退後做監製工作。

這次《十冷2》的編劇環節就已經在進行這種嘗試,與《十冷1》相比,編劇團隊有所擴大,團隊內部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年輕人。盧恒宇說,他想讓艾爾平方“以後沒有我和李姝潔了,作品依然能好看”。

作品和原作者寒舞之間有什麼關係。比如小金剛的身世,他為什麼會變成時空管理者,為什麼小金剛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就被蛇精看中了,他倆還好上了,時光雞臉上的傷疤又是怎麼一回事。整個故事到了最後,是回到了《十萬個冷笑話》最初”。

《十冷2》最終回到了本源——寒舞的漫畫創作。

所以,《十冷2》並非續集,而是前傳。對於沒有看過《十萬個冷笑話》漫畫、動畫番劇和第一部大電影的觀眾來說,前作的一些彩蛋可能會get不到,但直接去看《十冷2》不會有任何負擔和障礙,這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潛在受眾。

盧恒宇認為,電影就是一個獨立的、兩個小時內要講述清楚的完整故事,“觀眾進電影院的時候是沒有義務去瞭解你這部電影的背景的,如果他在沒有瞭解這些背景的情況下,就看不懂你的電影的話,我覺得作為電影編劇和導演就失敗了,那幹嘛不去拍網劇呢?”

對於現在的電影宣發,路演似乎是標配,我們看到不少主創團隊馬不停蹄地奔走全國,甚至動不動就“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十冷2》的宣發沒有走這條路,而是開放了更多的點映場。

盧恒宇告訴三文娛,首先是因為這部片子並沒有什麼明星,路演也未必能有多少人看;其次,這次的宣發他們也很頭疼,“你說它搞笑嗎?搞笑,但是搞笑的點到底在哪裡?有這個點,有那個點,哪個點都在搞笑。而且說,感人嗎?這個點,那個點,還是很多。我們在試圖抓住這個電影最核心東西的時候,發現太多了,從哪個點出發好像另外的點都會可惜。所以我們就覺得算了,乾脆提前一點讓大家看。這部電影不怕人看,不怕人去評論,不怕人誇,也不怕人去黑”。

這幾年隨著票倉變大,整個動畫行業都變得更加專業

從《十冷1》到《十冷2》的製作和上映這幾年,整個電影市場經歷了各種變化,有飛速上升,也有拐點下降,好萊塢繼續攻城掠地,國產保護月裡也爆出了《戰狼2》這樣的票房怪物。棲身於整個電影市場大環境的動畫電影,也隨之經歷著這些起起伏伏。

在盧恒宇看來,對動畫電影而言,這幾年的變化顯而易見的有兩點。一個是總票房還是繼續在變大,從13、14年的200億、300億,到現在的400億甚至逼近500億,幾乎有將近一倍的增長。那麼過去一億票房的片子,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理論上就會有兩億,票倉的增大可能是一個最大的變化。

而按照美國電影市場的資料,“100億的整體市場那就有10億是動畫片的,每年都是這樣。中國現在每年如果有500億票房的話,我們能有50億的動畫票房嗎?顯然還沒有,更不用說大部分還是國外動畫的票房,這種情況下就還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我們去挖掘”。

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整個動畫電影行業都變得更專業了。首先看到了更多好的作品之後,觀眾更加專業了,製片公司知道自己的作品一旦有瑕疵,就沒有辦法在市場上生存,所以倒逼製片公司儘量出好作品。

緊隨而來的是,宣發、出品公司甚至包括院線,一系列環節都變得專業了。

宣發更加注重要如何觸達一部片子的目標觀眾,對於這些觀眾要在什麼時間給到什麼樣的物料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專業;出品公司也注意到動畫片是一個很重要的門類,不能只是做仙俠和偶像劇,動畫片也需要做;院線也開始接受動畫電影,不再把動畫片當成一個可有可無的雞肋,也不再把它當成一個小孩子才看的東西,好的動畫片在晚上也會有黃金場,甚至票房和排場會多過一些根本不好看的真人電影。

《十冷2》素材圖。

動畫電影最大的檔期無疑是暑期檔了,針對不成文的暑期國產保護月,盧恒宇的態度很“兩分”。“站到市場的角度,它給了我們機會去成長,如果不是有保護,這個是很難做到的,那早就已經全是好萊塢片了。但是站到純粹個人導演的角度,我真的很想知道我和新世界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盧恒宇舉了《海賊王》男主角路飛的例子,“最開始面對各種對手,路飛其實輸得很慘,但是他至少通過每一次輸給別人,明白了要朝哪個方向走,所以他不停地遍體鱗傷,不停地成長,瘋狂地吸收。作為一個導演,這種成長在一個保護性的票房中是得不到的,需要更挑剔的觀眾或者更激烈的環境”。

針對當下行業內最火的熱詞“IP”,盧恒宇毫不掩飾他的反感,而且他認為受遊戲衍生的影響,IP的“遊戲化”相當嚴重。作品和作者都喜歡塑造宏大的世界觀,少有人細緻打磨角色,“IP賣給誰最值錢呢?賣給遊戲公司最值錢,而遊戲公司最感興趣的就是設定,導致大家在想要把自己的IP賣出去的時候,都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了設定上面,力氣花在了有多少個召喚獸、多少角色、多少陣營,可以賣多少道具上面,而真正讓觀眾與作品產生情感關聯的其實是角色”。

不做吉蔔力,要學皮克斯

目前為止,艾爾平方製作的片子還是以承制為主,但兩位創始人盧恒宇和李姝潔總是進行“創作型承制”,動畫作品與漫畫原著相比,會經過相當大的改編。這是一個不無任性的團隊,在動畫電影被認為只是拍給孩子看的時候他們做了《十冷1》,在通過標誌性的惡搞風格贏得了受眾認可之後,他們又做出了《鎮魂街》,證明了自己可以做熱血向作品。盧恒宇告訴三文娛,“我們公司一直以來做的事情,就是去嘗試過去沒有人做到過的事情”。

艾爾平方公司內景。

而現在,他們又在向全家歡電影發起挑戰——復活《雪孩子》這個80年代的經典之作。“我做《雪孩子》的目的,是因為現在大家都說全年齡向動畫電影在中國不好做,要做就做青年向,全年齡向也就幾千萬票房。我現在依然不這樣認為,所以我就要通過一部《雪孩子》再去嘗試一下,看我能不能告訴大家,全年齡向或者所謂的全家歡電影,不是你們過去那樣的做法了。”

那麼,全家歡動畫電影應該怎麼做?盧恒宇認為,真正的闔家歡應該是大人想看,小孩子也看得進去的作品。電影消費是成年人的事,如果去消費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在看電影的同時,又可以達到一個陪伴家人的效果,這才是一部真正好的闔家歡電影。“而不是小孩子要看,必須得有家長陪著,三張票裡面有兩張票是被脅迫的,這某種程度上算一個綁架行為。”

這次在《雪孩子》的製作模式上,艾爾平方嘗試了美國的做法,劇本和故事板同時推進,更多地用畫面去表達。劇本寫過兩版,都推翻了,正在推進第三版故事板,同時,這是艾爾平方第一次做三維電影,初期的設定和測試也已經開始。如果順利,這部電影會在一年半後的2019年春節檔上映。

《雪孩子》是一個前半段溫情後半段虐心的故事,故事以雪孩子最終融化而收尾,那麼如何將一個“悲劇”性的結局與全家歡電影融到一起?這點盧恒宇並不擔心,“我們也很會虐的,但我當然不希望最終大家哇哇哭著走出電影院,我希望大家在眼角的淚還沒幹的時候嘴角就浮起了笑容。電影結束,觀眾走出電影院之後,感受著天上的陽光,他們覺得心裡有一點點溫暖,這是我想要達到的目的。迪士尼帶給我們的就是這種幸福感,看完電影以後我們的情感得到了宣洩和昇華,像情感按摩椅一樣,這是一種很舒服的體驗”。

談到做這部片子的初心,盧恒宇說:“我們在尋找這個故事當年感動我們的東西,比如對我來說,它讓一個小孩子學會了說再見,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會離你而去的,這是一個真理。但是在說‘再見’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在地上哭著大鬧,也可以選擇微笑著揮揮手,這種感覺是我們想要做它的一個原因。另外,這部片子寒冷和溫暖之間的對比也非常吸引我們,雖然《雪孩子》是一個發生在冬天的故事,但是總讓我覺得小兔和雪孩子抱在一起的時候是極度溫暖的。這些都給了我們很多的刺激,讓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去推導故事到底怎麼樣才能講好。”

除了這部動畫電影,艾爾平方正在推進的還有兩部動畫番劇,一部是硬核科幻向,探討人類過去和未來的嚴肅機甲動畫,會結合神話和科幻兩種元素。另外一部是現代職場題材的女性向後宮動畫,“因為現在滿螢幕小姐姐,我覺得觀眾是不是有可能已經審美疲勞了,咱們來一群小哥哥試一下”。

《十冷2》素材圖。

目前國內的動畫電影導演,通常有著強烈的創作表達欲望,對此,盧恒宇坦言,“好像大部分人都是作者型導演,我和李姝潔算是影迷型導演,我們對於通過螢幕和觀眾搭建橋樑這件事情樂此不疲”。

在構思一個故事的時候,盧恒宇不會先去考慮要表達什麼,“因為要表達的東西都蠻簡單的嘛,無非就是好人那裡給一個愛與真理,壞人那邊給他找一個討厭這個世界的理由,然後兩邊幹唄。所以我們就找一個三觀正、對世界有好處的主題就好了,剩下的事情我們更關注怎樣用每一個橋段、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臺詞去和觀眾達成一種交流”。

這一點在《十萬個冷笑話》系列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可以說,這個系列作品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開彈幕,大家一起在找梗和吐槽的氛圍中“互動式觀影”。

這也與盧恒宇對觀眾的定義相輔相成,在他看來,觀眾越多越好,他不會特意去服務某個固定的受眾群,甚至會在平衡和取捨之後放棄一部分觀眾。比如《鎮魂街》就放棄了漫畫原作粉絲這部分觀眾,“因為如果我完全服務於他們,就會把《鎮魂街》這個專案變成一個只有很少部分人看的專案,如果討好一部分觀眾會對這個作品造成傷害的話,那我就停止去討好他們”。

他也特別關注觀眾的回饋,不少導演對網上的評論並不在意,但盧恒宇表示,“我是會狂刷屏的那種,我可想看真實的評論了,誇我的也好罵我的也好,我真的很想看觀眾為什麼會罵我,他罵的有沒有道理,或者誇我誇得在不在點上。所有這些我都愛看,因為這是我成長的養料,我需要觀眾真實的反應”。

所以在《十冷2》開放點映場這些天,他也不停地買票悄悄去電影院看觀眾反應,結果發現小學生笑得最歡脫,“因為他們最沒有負擔,但比如調侃單身狗的橋段成年人在笑過之後可能馬上會沉下臉”。

艾爾平方公司內景。

如果在吉卜力和皮克斯之間做選擇,盧恒宇會選擇做皮克斯,“宮崎峻一退休,整個吉蔔力工作室就差不多要解散了,反觀像迪士尼還有皮克斯,雖然說一些高層人員的變動和離職會對他們的創作有影響,但是工作室一直在出作品,而且一直保證在一個水平線上。所以未來我會在我們團隊內部去中心化,消除個人能力在一個作品裡起決定性作用這一點”。

所以,除了因為他個人喜歡科幻片會親自導演正在推進的機甲動畫,李姝潔對《雪孩子》特別有感情會親自導演這部電影之外,接下來艾爾平方會嘗試創作組的運作模式,一個創作組從編劇到導演等主創人員都會齊備,盧恒宇和李姝潔兩人更多退後做監製工作。

這次《十冷2》的編劇環節就已經在進行這種嘗試,與《十冷1》相比,編劇團隊有所擴大,團隊內部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年輕人。盧恒宇說,他想讓艾爾平方“以後沒有我和李姝潔了,作品依然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