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素有“泉南佛國”美譽,是“閩南金三“的核心,與臺灣一水之隔!

晉江市,雅稱刺桐、瑞桐、泉安。為中國福建省下轄縣級市,

由泉州地級市 代管。是閩南金三角的核心,與臺灣一水之隔,素有“泉南佛國”、“海濱鄒魯“的美譽。晉江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泉州市東南部,晉江下游南岸,三面臨海。東北連泉州灣,東與泉州石獅市接壤,東南瀕臨臺灣海峽,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西與南安市交界,北和鯉城區相鄰。

歷史沿革:

上古先秦

晉江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勞動生息。

夏禹時屬揚州城,

周時為七閩地,春秋戰國時為越地。

從秦朝到隋朝的800餘年間,先後屬閩中郡、閩越郡、閩越國、建安郡、閩州(駐所今福州)等所轄。

兩晉隋唐

晉江是從晉朝開始有中原洛陽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朝故土,因此將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

西元4世紀初,中原戰亂頻繁,有晉人南遷,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文化,使晉江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但南朝、隋朝和唐朝前期由於今晉江一帶人口稀少,

今晉江一帶的行政建制多次被裁撤。武榮州建立不久複廢入泉州(今福州)。

唐朝中期開始有較多的中原人遷入晉江一帶 ,而居住地則因該江得名——晉江。

唐·久視元年(西元700年)第三次置武榮州,晉江一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州治設今市區。唐朝初年,歸武榮州所轄。

唐·景雲二年(西元711年),武榮州始改名為泉州。

唐·開元六年(西元718年),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

請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治所位於今泉州市鯉城區)。

五代十國

後漢·乾祐二年(西元949年),泉州稱清源郡,晉江屬之。

兩宋元明

宋·太平興國六年(西元981年),晉江縣屬泉州。

宋·景炎三年(西元1278年)至元·大德二年(西元1298年)二十年間,先後四次在泉州置福建中書省衙,

泉州改為泉州路,晉江屬之。

元·大德二年(西元1298年)改為泉中府,晉江屬之。

元·延祐元年(西元1314年)複立泉州分省,晉江屬之。

明代全國分為十三個"布政司",統領各地府、縣。

明·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改稱泉州府,屬福建布政使司,晉江屬之。

清史民國

清承明制,全國分為十五省,實行省、府(州、廳)、縣三級制。泉州府為閩八府之一,晉江屬之。

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廢州府,複縣設道。泉州初歸廈門道(轄同安、晉江、南安、金門、安溪、莆田、仙遊、永春、德化、惠安、十縣,

駐同安),後屬泉州道。

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廢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劃為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屬之。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閩變"後成立興泉省,設省政府於泉州,不久即廢,後改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但轄縣不變,直至解放後。

新中國時期

泉州於1949年9月1日解放,並於9月9日設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晉江屬之。

1951年1月,晉江縣析城關區和第四區的浮橋、王宮一帶(近郊,今豐澤區)設立縣級 泉州市(今鯉城區),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批准,晉江縣人民政府於4月17日從晉江縣城關區(鯉城鎮)遷駐青陽鎮(現青陽街道)。

1971年1月,劃晉江縣的羅溪、馬甲、河市三公社和雙陽農場入泉州市,1997年6月此些地改名洛江區。

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原縣級市泉州市升為地級市,晉江屬之。

1987年12月,析晉江縣東部石獅、永甯、蚶江三鎮和祥芝鄉為石獅市(縣級市)。

1992年和1993年,晉江撤縣設市。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晉江在經濟、軍事、文化佔據重要地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

清代,晉江與南安、惠安,合稱泉州三邑。境內有安平橋、草庵、龍山寺、磁灶窯址等古跡以及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晉江為福建省綜合實力最強的縣市,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縣市之一,其綜合競爭力2012 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五位,綜合創新能力列全國縣級市第6位,經濟實力連續17年位居八閩縣級之首。全省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名列縣級市第一。集閩南金三角經濟開放區、全國著名僑鄉、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於一體。

新中國時期

泉州於1949年9月1日解放,並於9月9日設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晉江屬之。

1951年1月,晉江縣析城關區和第四區的浮橋、王宮一帶(近郊,今豐澤區)設立縣級 泉州市(今鯉城區),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批准,晉江縣人民政府於4月17日從晉江縣城關區(鯉城鎮)遷駐青陽鎮(現青陽街道)。

1971年1月,劃晉江縣的羅溪、馬甲、河市三公社和雙陽農場入泉州市,1997年6月此些地改名洛江區。

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原縣級市泉州市升為地級市,晉江屬之。

1987年12月,析晉江縣東部石獅、永甯、蚶江三鎮和祥芝鄉為石獅市(縣級市)。

1992年和1993年,晉江撤縣設市。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晉江在經濟、軍事、文化佔據重要地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

清代,晉江與南安、惠安,合稱泉州三邑。境內有安平橋、草庵、龍山寺、磁灶窯址等古跡以及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晉江為福建省綜合實力最強的縣市,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縣市之一,其綜合競爭力2012 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五位,綜合創新能力列全國縣級市第6位,經濟實力連續17年位居八閩縣級之首。全省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名列縣級市第一。集閩南金三角經濟開放區、全國著名僑鄉、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