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痤瘡痘痘的定義和分類

晴空萬里 風和日麗

心情倍爽啊

痤瘡又叫青春痘、痘痘、毛囊炎或粉刺,

是由於毛囊及皮脂腺阻塞痤瘡桿菌滋生、發炎所引發的一種皮膚病。

青春期時,體內的荷爾蒙會刺激毛髮的生長,促進皮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毛髮和皮脂腺因此堆積很多物質,是油脂和細菌附著,引發皮膚紅腫的反應。由於這種症狀常見於青年男女,所以才稱它為青春痘。

其實,青少年不一定都會長青春痘;而青春痘也不一定只長在青少年身上。

痤瘡粉刺可分為環境過敏性粉刺、壓力錶現性粉刺和荷爾蒙反應性粉刺。

痤瘡(青春痘)的基本損害有毛囊皮脂腺口堵塞形成的粉刺,可發展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粉瘤、形成色素沉著,痘印,毛孔粗大,甚至疤痕等皮膚損害;

白頭粉刺: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質細胞堵塞,

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與外界不相通形成閉合性粉刺,看起來為稍稍突起的白頭。

黑頭粉刺:毛囊皮脂腺內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而開口處與外界相通,形成開放性粉刺,表面看起來是或大或小的黑點。

丘疹:是痤瘡最基本的損害。在毛囊內皮脂腺口堵塞的情況下,形成毛囊皮脂腺內缺氧的環境,厭氧型細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產生化學趨化因數,白細胞聚集而發生炎症性丘疹,

所以這類丘疹屬於炎性損害。

膿皰:是炎性丘疹的進一步發展、加重。毛囊皮脂腺內大量中性粒細胞聚集,吞噬痤瘡丙酸桿菌發生炎症反應,大量的膿細胞堆積形成膿皰,這種情況愈後已形成疤痕。主要為凹陷性疤痕。

結節:在膿皰的基礎上,毛囊皮脂腺內大量的角質物,皮脂,膿細皰存儲,使毛囊皮脂腺結構破壞而形成高出於皮膚表面的紅色結節。

基底有明顯的浸潤潮紅,觸之有壓痛感。

囊腫:在結節的基礎上,毛囊皮脂腺結構內大量膿細皰的聚集,既有膿液、細菌殘體、皮脂和角化物,又有炎症浸潤,把毛囊皮脂腺結構完全破壞,觸摸起來有囊腫樣感覺,擠壓之可有膿血溢出。

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

痤瘡疤痕程度有很大的變化,有萎縮性疤痕——凹洞、增生性疤痕等等疤痕一旦形成不宜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