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師,請保持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

這兩年,我身邊離開體制,放棄鐵飯碗的人越來越多了。

樊登有一次講過一個笑話,以前說自己是央視主持人,別人覺得你比較牛逼;現在要說是從央視出來的主持人,別人才覺得你牛逼。

我認識一個長輩,在當地做到了教育局局長,後來選擇去一家教育公司當了總經理,負責一個教育專案。好不容易辛苦了大半輩子,坐上了局長的位子,說不要就不要了。

這個世界怎麼了?

而且,真的,我身邊離開體制的人,並不是因為在體制內混不下去了,反而大多數都是前途一片平坦光明;但是,他們覺得不夠,他們有更大的野心。

“玩這麼大,你輸得起麼?”我開玩笑問他。

“我特別想知道自己能力的邊界和極限在哪裡。”他這樣回答著我。

我不是教育局領導,不想知道他們辭職的原因到底是工作壓力大還是想要更高的薪水,也不想調查他們到底去了哪裡……我只是在心裡問自己——我有離開體制的能力嗎?

有資料顯示,杭州某城區教育局專門對區內教師辭職現象進行摸底。該區2014年辭職的教師有38人,2015年有36人,2016年有60人。短短三年,辭職教師人數幾乎增加一倍,

的確令人堪憂。

在公眾印象中,似乎只有鄉村教師才會“逃離”,從沒想到城市裡也會出現教師“辭職潮”。

看著他們離去,忍不住又在心裡問自己——我有辭職的資本嗎?

一技之長

工作關係,我認識了在市政府工作的公務員張。

大學畢業後,張拿出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幾次參加公考,硬是擠過了千軍萬馬的獨木橋,光榮地成為一名省會城市的市政府公務員,成為父母眼中的驕傲。

張說,有那麼幾年,他都沉浸在能考上公務員的飄飄然中,覺得自己很是了不起。

是一套房子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處境。

張和妻子都是農二代,父母生活也比較拮据,在買房子的事情上,父母是幫不上一點忙的,他們還得經常拿錢回去補貼家裡。

兩人省吃儉用好幾年,又借了幾萬塊,才算湊夠了房子的首付,真正的在這個城市紮了根。

可是,交房的時候他們悲劇了。

房屋維修基金、暖氣費、煤氣費等等,加起來三萬多塊錢。

眼看著別人都收了房子緊鑼密鼓地裝修了,張和妻子卻因囊中羞澀連鑰匙都拿不上。

那幾個月,是他生命中最貧窮的日子。為了省錢,他早上不吃飯,妻子早上去單位吃,午餐兩人也是在各自單位食堂解決......

那幾個月省吃儉用的日子,讓張徹底從飄飄然的狀態中清醒過來,認識到了公務員雖然待遇不錯,但是有限的工資遇上他一窮二白的家境,

讓父母妻兒都過上體面的生活只能是一個夢想。

張很愛運動,在大學時常在健身房鍛煉。在經過培訓拿到教練資格證後,他開始利用週末的時間在健身房兼職健身教練。

漸漸地,他有了很好的口碑和人氣,也有人找他上好幾百元一節的私教課。幾年時間下來,他兼職健身教練的收入遠遠甩了工資好幾條街,也如願讓父母妻兒過上了相對體面的生活。

今年,有人找他合夥接手一家轉讓的健身房自己做老闆,他查了下自己的存款,完全能為當老闆買得起單,可是那樣就意味著他必須辭掉公務員的工作,因為按規定公務員不能經商。

權衡再三之後,他還是放棄了自己當老闆。

這些除了本專業之外的一技之長,可能為他們的未來多開一扇窗戶,讓他們厭倦了一份工作時,可以多一種選擇,多一分堅定。

捫心自問:除了當老師,我還有什麼一技之長能讓我換一份工作?增加一點額外收入?我吹毛求疵的職業病,能否適應競爭激烈的其他行業?

沒有。那你還抱怨工資低壓力大?

你想要的和你能給的無法匹配。你沒有選擇修煉,而是選擇了豔羨。

終生的學習力

我的朋友阿海,來自小縣城,家境不好,學習成績很好,但為了學費低有補助選擇了師範類院校。

畢業時,他也曾想過要去北上廣深闖一闖,但在父母的勸說中,乖乖回去當老師了。

這些年,從班主任做起,一路做到了教導主任,倒也順風順水,波瀾不驚。

同學聚會,阿海來了,還給我們帶了家鄉的土特產,很是體貼周到。

寒暄過後,同學們開始聊經濟形勢,聊教育轉型......阿海漸漸地有些插不上話了,有些茫然地坐在一邊。

“體制內的穩定真是太可怕了,我每天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庭,每月有工資獎金拿,漸漸對工作之外的很多事情都不太關心了。我經常覺得我簡直像是井底之蛙,在坐井觀天。”

我問他:“咱先不說要不要跳出體制,假如要跳出,你有沒有能讓你更好地生活的其它技能呢?”

不出我所料,阿海壓根不知道“斜杠青年”為何物,更不要說成為斜杠青年了。工作之外的知識技能他壓根就不曾學習過。這幾年從事管理工作,也很少給學生上課了,連他最引以為傲的講課技能都生疏了。

雖然他偶爾也會想出去闖一闖,但那也僅僅是想想而已,離開工作,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

捫心自問:我會像他一樣漸漸沉迷於體制的穩定嗎?我會耽於安逸,不再自我成長和提升嗎?我有強的求知欲嗎?我有愛折騰的勇氣嗎?

沒有。那你還羡慕人家遠走高飛?

你蓬勃的野心與你的實力著實不符。你沒有選擇學習,而是選擇了得過且過。

我還有很多朋友,離開教育行業,在其他行業做得風生水起。他們即使在體制內工作,也依舊保持學習的能力,保持每天進步的狀態,保持即使離開依舊能生活得很好的力量,而我還在路上。

真正的勇者不是狼狽地逃脫,而是用閒暇時間,磨煉自己,雖然人在體制內,但要保持離開體制還能活得很好的能力。

這句話不是讓你隨時離開體制,相反,而是讓你在安穩的生活下不懈怠,依舊努力進步。很多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吃喝玩樂的墮落,只有每天進步的生活才是穩定。

別相信領導給你的承諾,更別相信體制給你的保證,自己都不求進取,憑什麼讓別人給你美好的未來?

沒有辭職的勇氣和魄力,

沒有辭職的底氣和能力,

你抱怨給誰聽?

你消沉給誰看?

記住:很多你無法解決的問題,不是通過辭職就能解決的。

最後,把這句話送給大家

《肖申克的救贖》裡那句經典臺詞——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總有些人,他們一輩子註定要活到極限,一輩子都想觸碰自己能力的邊界。

對於他們,生命的每一天,都忙碌著為自己活,哪有後悔的時間。

今年,有人找他合夥接手一家轉讓的健身房自己做老闆,他查了下自己的存款,完全能為當老闆買得起單,可是那樣就意味著他必須辭掉公務員的工作,因為按規定公務員不能經商。

權衡再三之後,他還是放棄了自己當老闆。

這些除了本專業之外的一技之長,可能為他們的未來多開一扇窗戶,讓他們厭倦了一份工作時,可以多一種選擇,多一分堅定。

捫心自問:除了當老師,我還有什麼一技之長能讓我換一份工作?增加一點額外收入?我吹毛求疵的職業病,能否適應競爭激烈的其他行業?

沒有。那你還抱怨工資低壓力大?

你想要的和你能給的無法匹配。你沒有選擇修煉,而是選擇了豔羨。

終生的學習力

我的朋友阿海,來自小縣城,家境不好,學習成績很好,但為了學費低有補助選擇了師範類院校。

畢業時,他也曾想過要去北上廣深闖一闖,但在父母的勸說中,乖乖回去當老師了。

這些年,從班主任做起,一路做到了教導主任,倒也順風順水,波瀾不驚。

同學聚會,阿海來了,還給我們帶了家鄉的土特產,很是體貼周到。

寒暄過後,同學們開始聊經濟形勢,聊教育轉型......阿海漸漸地有些插不上話了,有些茫然地坐在一邊。

“體制內的穩定真是太可怕了,我每天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庭,每月有工資獎金拿,漸漸對工作之外的很多事情都不太關心了。我經常覺得我簡直像是井底之蛙,在坐井觀天。”

我問他:“咱先不說要不要跳出體制,假如要跳出,你有沒有能讓你更好地生活的其它技能呢?”

不出我所料,阿海壓根不知道“斜杠青年”為何物,更不要說成為斜杠青年了。工作之外的知識技能他壓根就不曾學習過。這幾年從事管理工作,也很少給學生上課了,連他最引以為傲的講課技能都生疏了。

雖然他偶爾也會想出去闖一闖,但那也僅僅是想想而已,離開工作,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

捫心自問:我會像他一樣漸漸沉迷於體制的穩定嗎?我會耽於安逸,不再自我成長和提升嗎?我有強的求知欲嗎?我有愛折騰的勇氣嗎?

沒有。那你還羡慕人家遠走高飛?

你蓬勃的野心與你的實力著實不符。你沒有選擇學習,而是選擇了得過且過。

我還有很多朋友,離開教育行業,在其他行業做得風生水起。他們即使在體制內工作,也依舊保持學習的能力,保持每天進步的狀態,保持即使離開依舊能生活得很好的力量,而我還在路上。

真正的勇者不是狼狽地逃脫,而是用閒暇時間,磨煉自己,雖然人在體制內,但要保持離開體制還能活得很好的能力。

這句話不是讓你隨時離開體制,相反,而是讓你在安穩的生活下不懈怠,依舊努力進步。很多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吃喝玩樂的墮落,只有每天進步的生活才是穩定。

別相信領導給你的承諾,更別相信體制給你的保證,自己都不求進取,憑什麼讓別人給你美好的未來?

沒有辭職的勇氣和魄力,

沒有辭職的底氣和能力,

你抱怨給誰聽?

你消沉給誰看?

記住:很多你無法解決的問題,不是通過辭職就能解決的。

最後,把這句話送給大家

《肖申克的救贖》裡那句經典臺詞——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總有些人,他們一輩子註定要活到極限,一輩子都想觸碰自己能力的邊界。

對於他們,生命的每一天,都忙碌著為自己活,哪有後悔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