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石台鄉村旅遊扶貧之“景區+農戶+貧困戶”模式

8月,正是石台旅遊的旺季。沿著醉山野景區平坦蜿蜒的景區公路逶迤前行,記者看到,除了滿眼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給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沿途琳琅滿目的飯店。“緣溪行”、“醉山居”、“遊而醉”、“仙人尖”……一連串各具特色的“農家樂”招牌猶如雨後春筍,

或位於樹旁溪邊,或立於村頭巷尾,成為景區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自醉山野景區開放以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緣溪村黃岩村民組27戶居民中就有21戶辦起了農家樂,全組136人幾乎都在從事旅遊,

尤其是30名貧困人口,自端上旅遊的‘金飯碗’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照這樣下去,離脫貧的日子應該不遠了。”說起黃岩村民組的農家樂發展,村黨支部書記徐玉山津津樂道。

醉山野景區是由上海鴻旅集團投資開發,總投資近20個億,規劃總用地57.2平方公里。

度假區將分三期進行建設,一期以醉山野—黃崖大峽谷景區為主,二期、三期主要為慈雲禮佛片區、杉山高端休閒度假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和完善,規劃建設期約8年。2015年首開區醉山野—黃崖大峽谷是以高山、峽谷、溪瀑、森林為基礎,一個融峽谷體驗、森林潛水、登山運動、踏步戲水、山野休閒於一體的休閒度假區。景區內主要景點有緣溪水壩、千花橋、蝶戀瀑、華東最大的森林潛水基地星月潭水下公園、落差近百米的黃崖大瀑布。
緣溪村的黃岩村民組正是這一首開區的首先得益者,先後有一大批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之所以有現在的成效,與縣旅遊局和仁裡鎮黨委政府抓住‘旅遊富民’這一主題是分不開的。就黃岩村民組來說,

前幾年,貧困面還是很大的,目前貧困人口仍然達到20%。如何依託景區,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我們採取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景區+農戶+貧困戶’,一是放手讓那些有能力的農戶靈活機動的發展旅遊專案,比如行銷、網店、超市。其次是通過景區提供固定就業崗位,比如工地務工、景區就業。第三就是依靠扶貧政策扶持貧困人口就地開辦農家樂,我們的精力主要還是放在培育貧困戶經營的農家樂上。
”徐玉山如數家珍。

“要不是鎮村幹部幫助我辦起了農家樂,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過上安生日子。”已經脫貧的貧困戶王二妹對當前旅遊扶貧的政策心生感激。王二妹說,她家原來有5口人,婆婆患癌症後醫療費就用去了10多萬元,加上公公常年生病,家庭都快崩潰了。去年在村幹部的鼓勵下,嘗試著經營農家樂,雖然經驗不足,一年下來,還是掙了2萬餘元。“錢雖掙得不多,但心裡有了奔頭。”

與王二妹一樣,王紅雲也是屬於‘景區+貧困戶’型的。由於家境貧寒,至今還是住在上世紀80年代遺留下的老房子裡,雖說位於景區核心區,但缺乏發展資金,抱著“金飯碗”卻吃不上“旅遊飯”。“去年這時候,看到別人都在掙錢,可自己條件跟不上,只好乾著急。”王紅雲說。“好在今年年初,村裡提供了一筆扶貧資金,加上自己籌措了一部分,將舊房子裡裡外外全部進行了改造,並養了2頭豬,50多隻雞,就用這些土特產品開起了農家樂,沒想到還真有不少生意,今年3月以來,居然接待了800多名散客。”

其實,王二妹、王紅雲這樣的貧困戶的收入在黃岩村民組21家農家樂中,目前應該是墊底的,多數已經通過農家樂發展至今已經脫貧的農戶,收入已是她們的幾倍乃至幾十倍,33歲的胡昱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位年輕的小夥子不但有著精明的經濟頭腦,而且具有前瞻眼光。早在景區建設初期,他就投入120萬元,新建了擁有15個標間30個床位並同時可容納300人就餐的農家樂,在接待臨時的散客和團隊外,自己還在網上推銷自家的旅遊產品,直接與遊客面對面接洽,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今年到現在,就餐客人已經達到8000人,收入18萬,住宿300多人,收入2萬多,估計到年底,總收入大概在30萬元上下。“要不是景區的旅遊帶動,像我這樣的6口之家,能夠這麼快擺脫貧困,豈不是天方夜譚。”胡昱說。

“當然,黃岩的村民能夠吃上‘旅遊飯’,除了政府的正確引導,醉山野景區在幫助村民脫貧脫困上自然也是功不可沒。”徐玉山說。據景區市場部經理方驥統計,這兩年,僅發放農民工工資就有39萬元,並安排了7名貧困人口在景區上班。方驥告訴記者,景區在説明當地村民旅遊致富上,有著自己一套方法,比如在景區建設用工上,一直堅持使用當地村民。在餐飲與住宿上,儘量不與村民搶“飯”吃。同時積極籌辦各類民俗活動,並將這種活動嫁接到當地老百姓,讓他們從中受益。

“目前醉山野景區僅僅只開放了三分之一,隨著景區的進一步開發,特別是未來高速路口在景區附近的落地,我們一定會將“景區+農戶+貧困戶”模式做得更好,屆時,不單單是黃岩村民組,相信整個緣溪村的農民都能吃上‘旅遊飯’”。對於緣溪村旅遊的發展前景,徐玉山信心十足。

備註:圖/瀅萱攝

加上公公常年生病,家庭都快崩潰了。去年在村幹部的鼓勵下,嘗試著經營農家樂,雖然經驗不足,一年下來,還是掙了2萬餘元。“錢雖掙得不多,但心裡有了奔頭。”

與王二妹一樣,王紅雲也是屬於‘景區+貧困戶’型的。由於家境貧寒,至今還是住在上世紀80年代遺留下的老房子裡,雖說位於景區核心區,但缺乏發展資金,抱著“金飯碗”卻吃不上“旅遊飯”。“去年這時候,看到別人都在掙錢,可自己條件跟不上,只好乾著急。”王紅雲說。“好在今年年初,村裡提供了一筆扶貧資金,加上自己籌措了一部分,將舊房子裡裡外外全部進行了改造,並養了2頭豬,50多隻雞,就用這些土特產品開起了農家樂,沒想到還真有不少生意,今年3月以來,居然接待了800多名散客。”

其實,王二妹、王紅雲這樣的貧困戶的收入在黃岩村民組21家農家樂中,目前應該是墊底的,多數已經通過農家樂發展至今已經脫貧的農戶,收入已是她們的幾倍乃至幾十倍,33歲的胡昱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位年輕的小夥子不但有著精明的經濟頭腦,而且具有前瞻眼光。早在景區建設初期,他就投入120萬元,新建了擁有15個標間30個床位並同時可容納300人就餐的農家樂,在接待臨時的散客和團隊外,自己還在網上推銷自家的旅遊產品,直接與遊客面對面接洽,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今年到現在,就餐客人已經達到8000人,收入18萬,住宿300多人,收入2萬多,估計到年底,總收入大概在30萬元上下。“要不是景區的旅遊帶動,像我這樣的6口之家,能夠這麼快擺脫貧困,豈不是天方夜譚。”胡昱說。

“當然,黃岩的村民能夠吃上‘旅遊飯’,除了政府的正確引導,醉山野景區在幫助村民脫貧脫困上自然也是功不可沒。”徐玉山說。據景區市場部經理方驥統計,這兩年,僅發放農民工工資就有39萬元,並安排了7名貧困人口在景區上班。方驥告訴記者,景區在説明當地村民旅遊致富上,有著自己一套方法,比如在景區建設用工上,一直堅持使用當地村民。在餐飲與住宿上,儘量不與村民搶“飯”吃。同時積極籌辦各類民俗活動,並將這種活動嫁接到當地老百姓,讓他們從中受益。

“目前醉山野景區僅僅只開放了三分之一,隨著景區的進一步開發,特別是未來高速路口在景區附近的落地,我們一定會將“景區+農戶+貧困戶”模式做得更好,屆時,不單單是黃岩村民組,相信整個緣溪村的農民都能吃上‘旅遊飯’”。對於緣溪村旅遊的發展前景,徐玉山信心十足。

備註:圖/瀅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