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南村民通宵捉蟋蟀 最高一隻可賣千餘元

河南數萬村民通宵捉蟋蟀 賣出千元一隻放炮慶祝(視頻)

騰訊視頻2017-08-18 01:51:1019評

數萬村民捉蟋蟀 賣千元放炮慶祝

現場視頻

數萬村民捉蟋蟀 賣千元放炮慶祝

每年立秋過後,河南延津縣數萬村民捉蟲忙。8月16日淩晨5點,僧固鄉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場開始熱鬧了起來。捉了一晚上蛐蛐的村民們,騎著摩托車、電動車,頭戴礦燈,三倆一群提著特製的籃子,興致勃勃地到各攤位前,向收蟋蟀的老闆們展示他們一晚的戰利品。

延津縣僧固鄉德士村,

是河南蟋蟀交易市場的發源地,號稱“河南第一蟲"交易大市場。自1997年村民老董的蟋蟀在上海贏得冠軍後,這裡蟋蟀名聲大振,每年都會吸引全國各地的“蟋友”來此收購。

“蟋蟀沒有明碼標價,只要你願買,他願賣就可以。每只少則10元,多則百元千元甚至萬元。”只要賣到千元的,村民們都會放鞭炮慶賀。

全縣抓蛐蛐的約6萬村民,只要一到時節,即使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得請假回家抓蛐蛐。

“蟋蟀交易旺季持續50天左右,運氣好的話,一晚上抓蛐蛐掙得錢比上班一個月掙得都多。再說我已經抓10年了,是會上癮的。”村民小和自豪的說道。

由於抓蛐蛐的人多,家附近地塊裡大的已經不多,村民們就結伴跑百十裡路去抓。為了保護種源,村民們約定俗成地不抓三尾(母的)和小的蟋蟀。

“上半夜抓靠運氣,下半夜抓就靠技巧了。下半夜得聽聲,靠聲音辨別蛐蛐的大小和品質。

有次我蹲守了三天抓到一個蛐蛐,賣了8000塊錢。”村民老董高興地說著自己21年抓蛐蛐的經歷。

每天淩晨5點到9點之前,是蟋蟀交易市場的高峰期。上海的小金哥已經來收蟲5年了,他坦言收蟲就像是比美,蟲價一年比一年高,自己每年都會帶10多萬過來,這次已經收了50多條。鬥蛐蛐已經是千百年來的習俗了,買回去經過細心餵養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