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泉州景|美如畫!中國唯一的貝飾古民居,竟在這個普通的小漁村

蟳埔村是泉州東海的一個小漁村,

在這裡一座座蚵殼厝滿目琳琅。

這裡的漁女們頭上戴著簪花圍,

髻上插著象牙筷,別具一格。

未走近村子,就聞到了海的味道,

蚵殼厝村落外牆上密佈著大貝殼,

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散發濃濃的古城餘韻。

它們是,

東南沿海特色的貝飾古民居,

建築上的巧奪天工和精湛,

是內地絕無僅有的一種建築形式,

構成了閩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獨特的景觀。

穿行在蟳埔村海味濃重的小巷裡,

感受這些見證了海絲之路輝煌歷史的老房子,

聽它們淺淺地訴說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蚵殼厝”的特性很適合海邊潮濕的氣候環境,

防水、冬暖夏涼、隔音效果好、不怕蛀蟲,

而且它的牆體十分堅固,素有“千年磚、萬年蚵”的美譽。

但是這些“蚵殼厝”用的材料可不是地上堆著的從本地海域撈起來的蚵殼。

蟳埔本地盛產蚵,而且因為處於鹹淡水源的交界處,蚵的品質很好),然而本地蚵殼個小、殼薄且疙疙瘩瘩,顏色灰黑相雜,並不適合用作建築材料,“蚵殼厝”上的蚵殼,個頭較大、顏色亮白、質地堅硬。

▼▼▼

那這些蚵殼們來自哪裡?

據專家考證,這些“蚵殼厝”用的蚵殼來自遙遠的非洲東海岸。

蟳埔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港口,大部分載滿絲綢、瓷器、鐵器的商船從蟳埔起航,

駛往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返航的時候,商船運載的玳瑁、瑪瑙、香料等貨物往往要少且輕,如重心不穩則不利於航行,於是船員們就將散落在海邊的蚵殼裝在船上壓艙,載回來後就堆放在蟳埔海邊,當地人拾起這些被丟棄的蚵殼,拌上海泥建起了房子,便形成了這種“蚵殼厝”。

正如一方智慧形成一方建築的特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