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至所有家長:在向學霸進擊的路上,孩子刷題10000遍不如運動

高尚的靈魂寓於強健的身體

當你把孩子關在屋子裡,

一遍遍刷題時,矽谷的精英鬼才們卻早已投入到運動健身的浪潮之中。

去年,Facebook的創始人兼CEO紮克伯克就制訂了“1年跑完365英里”的計畫,並在完成後又開始了他的下一個挑戰:完成鐵人三項。雖然在騎行過程中,摔傷了手臂,但他仍舊堅持騎完全程。

熱衷運動的可不止小紮,蘋果的CEO庫克每天早上5點起床開始跑步;推特創始人多西偏愛喜歡下蹲運動、引體向上以及慢跑;甲骨文創始人埃裡森喜歡玩帆船、打網球;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更是跳傘、輪滑、吊環樣樣手到擒來。

你以為僅僅是這些億萬富豪們重視運動嗎?事實上,運動在矽谷早已形成了風氣。許多矽谷公司都配有健身設備,即使資金相對緊張的創業公司也會在辦公區放一張乒乓球桌……

不僅如此,矽谷精英們還積極搭建社交平臺,互相鼓勵,幫助陌生人一起鍛煉。

這些試圖改變世界的學霸精英們,

為什麼會如此重視運動?

因為包括矽谷在內的整個美國的精英階層都意識到——

積極運動讓大腦更靈活

這個結論,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證實。

2010年美國ABC News發起了一項針對高中生的小實驗,在實驗中孩子們被分為兩組,一組堅持每天鍛煉,

一組則不用鍛煉,實驗的結果很驚人,那些堅持鍛煉的孩子數學成績增加了20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還有一個研究,發現孩子在9個月的規律性體能訓練後,他們除了獲得更強的心肺功能外,大腦的中樞控制能力,或者說是專注力也更強了。

而這,恰恰是提高學習成績,工作效率所需的必備能力之一。

除了讓大腦更專注外,德國專家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中還發現,在運動後,

人們記單詞的速度也會比平常快20%。

那麼,究竟是為什麼,長期運動後孩子大腦會變聰明?

從血流分佈理論來看,

運動能夠增加大腦能量

要知道,孩子的大腦,處於發育的關鍵階段,腦代謝需求和養分消耗水準會很高,如下圖所示:

(腦耗能隨年齡變化趨勢圖)

若是孩子大腦無法得到充足的能量,好比下面這位孩子:

(孩子困倦極高,腦耗能過低,供氧供血都存在不足)

大腦的認知(腦惰性指數)和發育(腦混沌指數)就會受到影響:

(孩子的腦惰性和腦混沌的數值明顯不如同齡人)

孩子在合理的有氧運動過程中,能夠使身體的血管得到擴張,血流在全身運轉速度加快,將血流更多地從大腦灌注到全身的臟器,血液迴圈速度加快,呼吸頻率加快,使血中攜帶氧總量增加,提供給臟器和大腦總的能量增加。

這點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中得以證實,研究員發現,堅持連續90天以上的運動,可以使大腦中負責記憶和學習部分的血流增加30%左右。

而大腦獲得的養料越多,對於孩子大腦發育的幫助就越大。

既然運動這麼好,致力於把孩子培養為學霸精英的家長,不妨就從為孩子培養一門運動愛好開始。

當然,在此之前,身為家長需要注意:

孩子運動要適量

很多父母在帶孩子運動上很容易走極端,要麼不練,要麼過量,好比最近主持人樂嘉帶領年僅6歲的女兒4天徒步走了76公里,從孩子生理發育角度來看,過量的運動不僅對身體造成傷害,高強度運動帶來的酸痛還可能會導致孩子的不舒服感,讓孩子的大腦處於負向情緒中,不利於大腦發育。

那麼,孩子運動要如何做到適量?

可以根據腦狀態制定運動計畫

在安排孩子運動量時,家長往往會遇到類似:孩子是每週三次走5000米合適,還是每天走5000米合適的問題。

這種情況,家長不妨看看孩子的腦狀態。腦狀態測量能夠説明家長知道哪種運動量下孩子的大腦狀態最好,避免過量運動對孩子身心的傷害。

最後,請各位家長謹記:閉門刷題,成不了精英,真學霸,合理運動不可少。

希望各位的孩子聰明又健康!

Ps:在帶孩子運動過程中,有什麼趣聞與苦惱,歡迎留言給我們~

(孩子的腦惰性和腦混沌的數值明顯不如同齡人)

孩子在合理的有氧運動過程中,能夠使身體的血管得到擴張,血流在全身運轉速度加快,將血流更多地從大腦灌注到全身的臟器,血液迴圈速度加快,呼吸頻率加快,使血中攜帶氧總量增加,提供給臟器和大腦總的能量增加。

這點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中得以證實,研究員發現,堅持連續90天以上的運動,可以使大腦中負責記憶和學習部分的血流增加30%左右。

而大腦獲得的養料越多,對於孩子大腦發育的幫助就越大。

既然運動這麼好,致力於把孩子培養為學霸精英的家長,不妨就從為孩子培養一門運動愛好開始。

當然,在此之前,身為家長需要注意:

孩子運動要適量

很多父母在帶孩子運動上很容易走極端,要麼不練,要麼過量,好比最近主持人樂嘉帶領年僅6歲的女兒4天徒步走了76公里,從孩子生理發育角度來看,過量的運動不僅對身體造成傷害,高強度運動帶來的酸痛還可能會導致孩子的不舒服感,讓孩子的大腦處於負向情緒中,不利於大腦發育。

那麼,孩子運動要如何做到適量?

可以根據腦狀態制定運動計畫

在安排孩子運動量時,家長往往會遇到類似:孩子是每週三次走5000米合適,還是每天走5000米合適的問題。

這種情況,家長不妨看看孩子的腦狀態。腦狀態測量能夠説明家長知道哪種運動量下孩子的大腦狀態最好,避免過量運動對孩子身心的傷害。

最後,請各位家長謹記:閉門刷題,成不了精英,真學霸,合理運動不可少。

希望各位的孩子聰明又健康!

Ps:在帶孩子運動過程中,有什麼趣聞與苦惱,歡迎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