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鐵路“戰狼”閃亮登場,雖然經常乘坐火車出行,但你造嗎?火車站這些你沒注意的幕後英雄,也是超關鍵滴!

相信大家最近都被《戰狼2》“燃爆”了吧!小編看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熱情四射,

冷鋒式的果敢、剛毅和血性,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式的超級英雄。

祖國這個關鍵字,更是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愛國熱情。

戰場上的英雄令人敬佩,而在我們長春站,也有一群“英雄”,他們堅守在“幕後”崗位上,你看不見他們,卻能夠享受到他們辛勤工作的成果,他們保證著旅客安全出行和順利出行。

設備車間維修“兵”

設備車間的工作人員承擔著長春站設備設施的維護和修理工作,

大到中央空調、熱風幕,小到旅客座椅、洗手間水龍頭,都是他們維護的對象。

他們24小時隨時待命,為旅客擁有溫馨舒適的候車環境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車站設備設施延長使用壽命、減少維護費用做出了突出貢獻。面對難題,

他們積極攻關,暑運期間,僅僅修理太陽能加熱板一項就為車站節約資金近萬元。

認真的

男人最帥

小編突然想到《戰狼2》裡面帥出新高度的達康書記(迷妹臉),一樣的負責後勤工作,一樣的認真帥氣。

售票車間技術“兵”

售票車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神秘莫測,

他們不為人知......咳咳,小編恐怖電影看多了有點抽風,繼續說正事。售票車間微電腦室工作人員負責長春站57個人工視窗售票機、66台自助售取票機等售票設備的維護、修理工作,同時,他們還負責後臺相關查詢工作,比方說旅客的互聯網訂單丟失,他們能通過身份證號碼,查詢到旅客所預定的車票資訊,説明旅客順利取票。

暑運高峰期,人工視窗售票日均達3萬余張,自助售取票機達4萬余張,售票設備如果發生故障停止工作或服務中止所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微電腦室的工作人員同售票員一樣必須24小時堅守在崗位上,保證售票設備時刻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態。

售票設備運維人員是技術型人員,必須技術第一,他們利用工作之餘經常學習硬體的維修和軟體的維護等方面的知識。

機器故障終結者

視窗售票機器的維修,不但需要技術還需要速度,為了不讓視窗排隊旅客堆積,迅速解決故障也是他們必須練就的過硬本領。

探秘

小編帶你去看看神秘的售票室心臟部位是啥樣子滴......

行裝車間裝卸“兵”

動圖

普通旅客列車通常會連掛著一節行李車,這節旅客們平時不會留意的車廂,就是行裝車間職工戰鬥的地方。他們每天都要完成90余趟行李車的裝卸作業,日均裝卸行包6000餘件,由於列車站停時間短,他們要與時間賽跑。

暑運期間,多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造成部分鐵路沿線發生水害,多趟旅客列車晚點、停運,行包運輸也多次受到影響,運輸組織難度加大。他們及時採取應急措施,適時調整運輸計畫,統一指揮,集中調動,對臨時滯留的行包力爭在第一時間轉運,針對晚點列車密集到達、旅客乘降多的情況,加大月臺管理力度,合理安排裝卸勞力,做到行包“零積壓”,圓滿完成了水害期間的行包運輸任務,為旅客列車恢復正點運行做出了貢獻。

致敬

一雙手、一輛行李車和為旅客貨主服務的信念就是行裝車間這些“幕後英雄”的武器,每一次裝卸就是一次戰爭!

動圖

客運車間上水“兵”

列車運行和車上旅客盥洗都要用到大量清水,在長春站就有一支專為列車供水的“上水隊”。今年夏天,氣溫尤其悶熱,每趟列車進站停靠,都會掀起一股股熱浪,他們工作在軌道線路的方寸之間,要為長長的列車每一節車廂都上滿水,在高溫炙烤下,上水工作變成了與烈日的一場持久戰。

96趟列車的上水工作,每天由客運車間4個上水小組完成,平均每人每天要走20多公里的路程,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糧草先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每一趟列車提供充足的清水,就像為戰爭提供充足的彈藥供給。

動圖

在長春站,還有很多這樣默默無聞的職工,他們不直接與旅客接觸,是名副其實的“幕後英雄”,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霜雨雪,他們始終戰鬥在長春站這一陣地上。他們的工作雖然平凡,但在服務旅客、為站爭光的“戰役”中表現毫不遜色。讓我們擷取這些他們勞動的片段,定格他們揮汗如雨的瞬間,記住這些長春站的“幕後英雄”們。向平凡而又偉大的“幕後英雄”們致敬!

暑運高峰期,人工視窗售票日均達3萬余張,自助售取票機達4萬余張,售票設備如果發生故障停止工作或服務中止所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微電腦室的工作人員同售票員一樣必須24小時堅守在崗位上,保證售票設備時刻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態。

售票設備運維人員是技術型人員,必須技術第一,他們利用工作之餘經常學習硬體的維修和軟體的維護等方面的知識。

機器故障終結者

視窗售票機器的維修,不但需要技術還需要速度,為了不讓視窗排隊旅客堆積,迅速解決故障也是他們必須練就的過硬本領。

探秘

小編帶你去看看神秘的售票室心臟部位是啥樣子滴......

行裝車間裝卸“兵”

動圖

普通旅客列車通常會連掛著一節行李車,這節旅客們平時不會留意的車廂,就是行裝車間職工戰鬥的地方。他們每天都要完成90余趟行李車的裝卸作業,日均裝卸行包6000餘件,由於列車站停時間短,他們要與時間賽跑。

暑運期間,多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造成部分鐵路沿線發生水害,多趟旅客列車晚點、停運,行包運輸也多次受到影響,運輸組織難度加大。他們及時採取應急措施,適時調整運輸計畫,統一指揮,集中調動,對臨時滯留的行包力爭在第一時間轉運,針對晚點列車密集到達、旅客乘降多的情況,加大月臺管理力度,合理安排裝卸勞力,做到行包“零積壓”,圓滿完成了水害期間的行包運輸任務,為旅客列車恢復正點運行做出了貢獻。

致敬

一雙手、一輛行李車和為旅客貨主服務的信念就是行裝車間這些“幕後英雄”的武器,每一次裝卸就是一次戰爭!

動圖

客運車間上水“兵”

列車運行和車上旅客盥洗都要用到大量清水,在長春站就有一支專為列車供水的“上水隊”。今年夏天,氣溫尤其悶熱,每趟列車進站停靠,都會掀起一股股熱浪,他們工作在軌道線路的方寸之間,要為長長的列車每一節車廂都上滿水,在高溫炙烤下,上水工作變成了與烈日的一場持久戰。

96趟列車的上水工作,每天由客運車間4個上水小組完成,平均每人每天要走20多公里的路程,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糧草先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每一趟列車提供充足的清水,就像為戰爭提供充足的彈藥供給。

動圖

在長春站,還有很多這樣默默無聞的職工,他們不直接與旅客接觸,是名副其實的“幕後英雄”,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霜雨雪,他們始終戰鬥在長春站這一陣地上。他們的工作雖然平凡,但在服務旅客、為站爭光的“戰役”中表現毫不遜色。讓我們擷取這些他們勞動的片段,定格他們揮汗如雨的瞬間,記住這些長春站的“幕後英雄”們。向平凡而又偉大的“幕後英雄”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