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要懼怕降糖藥,血糖控制不好的後果你有想過這麼嚴重的嗎?!

是藥三分毒,所以能不吃藥就不吃藥,這是部分糖友的觀點。也不管血糖是多少,只要不吃藥就行。甚至有的糖友把“裸奔”當成自己的目標,但是真正能做到不吃藥,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控制好血糖的糖友畢竟是少數。

不用藥而血糖又控制不好,這會給身體帶來很多併發症,有些後果還很嚴重,不可輕視!

01

停藥後會出現哪些可怕的情況

如果情況一直很好,這說明醫生現在選擇的藥物和制定的劑量是正確的,治療非常有效,

所以糖友必須要繼續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接受治療。

有的糖友如果不用藥,血糖就會變得十分不穩定,這樣容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身體內的小血管和神經可能因此受損,從而導致心血管和神經性系統受損。一些重要的器官,如心臟、腎臟、眼睛、皮膚等也可能因為忽高忽低的血糖而遭到損害。

(1)心臟和血管疾病:由於對小血管造成損傷,心臟病發作、腦卒中、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心絞痛的發生率將會升高。

最嚴重的後果:嚴重的心臟病發作和腦卒中,繼而導致死亡。

(2)神經受損:當為神經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的小血管受損時,神經就會跟著受到損傷。這會讓你的腿腳麻木,你的腳和腳趾首先會有針紮的感覺,隨後漸漸擴散到腿上。

到了後期,甚至連腿上都沒有知覺,一旦受傷就會發生嚴重感染。類似胃這樣的腹部器官的神經也會受到影響,

從而導致嘔吐、腹部疼痛、腹瀉和胃癱便秘。男性可能還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陽痿)。

最嚴重的後果:神經損傷會導致腳趾、腳和腿的截肢。

(3)腎臟受損:腎臟中的血管小網路也會因波動的血糖而受損。

此外,腎臟嚴重受損後,有可能發展成腎衰。結果就是,需要永久性透析或者腎臟移植手術。

最嚴重的後果:沒有及時進行腎臟移植時,腎病能導致腎衰和死亡。

(4)眼部疾病:血糖控制不好,

會對眼睛的小血管有影響,引起視網膜受損,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最嚴重的後果:眼睛視網膜損傷可能導致失明。

(5)皮膚病:不穩定的血糖水準對身體抗感染的能力也有消極作用。為此,糖友的皮膚更易出現嚴重的細菌和真菌感染。

最嚴重的後果:皮膚感染能引起壞疽,引起敗血症(血液感染),能導致需要截掉感染的肢體,甚至死亡。

02

降糖藥其實並不可怕

口服的降糖藥物,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進展,出現了很多新藥,另外,很多老的藥物也出現了新的劑型。這樣一來,藥物的一些不良反應也在減少,也使得血糖的控制更加平穩。

當然,有些降糖藥物,還有額外的一些心血管保護作用。所以說,到目前為止,降糖藥物是糖尿病治療領域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不會引起低血糖:二甲雙胍的降糖機制是,減少肝臟製造的糖、增加肌肉細胞吸收的糖、減少身體所需的胰島素。因為二甲雙胍並沒有刺激身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所以並不會引起低血糖。

不會讓身體發胖:因為二甲雙胍能夠抑制肝臟產生糖,所以反而能夠讓體重變輕,很適合肥胖的糖尿病人服用。

03

正確選用藥物才是科學的治療

即使是同樣的藥物效果和副作用也會因人而異,所以說沒有最好的降糖藥,只有最適合的藥物。

1、根據糖尿病類型選擇藥物

1型糖尿病人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2型糖尿病人則可以單獨使用口服降糖藥。

2、根據體形選擇藥物

體形偏胖,首選雙胍類或a-糖苷酶抑制劑;體形偏瘦,應該優先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包括磺脲類和格列奈類),因為該類藥物有致體重增加的副作用。

3、按血糖類型選擇藥物

如果是單純的餐後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則首選a-葡萄糖甘酶抑制劑;

如果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伴有餐前血糖輕度升高,應首先考慮格列奈類;

如果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後高血糖,都應考慮用磺脲類、雙胍類或噻唑烷二酮類;

如果患者有較嚴重的心、肝、腎、肺等全身疾病,則最好使用胰島素。

4、按併發症選擇要求選擇藥物

如有血脂異常症、高血壓、冠心病等併發症就要考慮使用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和a-葡萄糖甘酶抑制劑;

如果患者有胃腸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雙胍類和糖苷酶抑制劑;

如果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肺通氣不良的疾病,則要慎用雙胍類;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類;

如果患者有較嚴重的心、肝、腎、肺等全身疾病,則最好使用胰島素。

5、按年齡選擇藥物

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選用長效、強力降糖藥物,而應選擇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溫和的降糖藥物,如格列奈類。兒童患2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雙胍被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兒童。

因為二甲雙胍並沒有刺激身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所以並不會引起低血糖。

不會讓身體發胖:因為二甲雙胍能夠抑制肝臟產生糖,所以反而能夠讓體重變輕,很適合肥胖的糖尿病人服用。

03

正確選用藥物才是科學的治療

即使是同樣的藥物效果和副作用也會因人而異,所以說沒有最好的降糖藥,只有最適合的藥物。

1、根據糖尿病類型選擇藥物

1型糖尿病人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2型糖尿病人則可以單獨使用口服降糖藥。

2、根據體形選擇藥物

體形偏胖,首選雙胍類或a-糖苷酶抑制劑;體形偏瘦,應該優先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包括磺脲類和格列奈類),因為該類藥物有致體重增加的副作用。

3、按血糖類型選擇藥物

如果是單純的餐後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則首選a-葡萄糖甘酶抑制劑;

如果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伴有餐前血糖輕度升高,應首先考慮格列奈類;

如果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後高血糖,都應考慮用磺脲類、雙胍類或噻唑烷二酮類;

如果患者有較嚴重的心、肝、腎、肺等全身疾病,則最好使用胰島素。

4、按併發症選擇要求選擇藥物

如有血脂異常症、高血壓、冠心病等併發症就要考慮使用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和a-葡萄糖甘酶抑制劑;

如果患者有胃腸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雙胍類和糖苷酶抑制劑;

如果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肺通氣不良的疾病,則要慎用雙胍類;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類;

如果患者有較嚴重的心、肝、腎、肺等全身疾病,則最好使用胰島素。

5、按年齡選擇藥物

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選用長效、強力降糖藥物,而應選擇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溫和的降糖藥物,如格列奈類。兒童患2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雙胍被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