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人在非洲種水稻畝產900公斤,黑人兄弟笑得合不攏嘴!

非洲東部傳統的農業區,這裡地處高原,氣候條件良好,也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然而,糧食問題一直是制約當地發展的一道難關。大片肥沃的土地被荒廢,他們種的糧食由於疏於管理常常都長不出來,

即使長出來了也因不懂管理而死掉。後來勤勞的中國人來開發種地,才改變了當地的窘況 。這片地曾經雜草叢生,中國人來到這裡後雇傭了當地人正在除草開荒。

開荒

平整土地

非洲的土地肥沃,但是這裡的人卻極窮,常常吃不飽。因為有著廉價的勞動力,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去投資,聘請當地人做事。當地稻田平均畝產量在200—250公斤,中國人來了之後剛開始進行示範田項目時,農戶們猶豫要不要試試中國稻種,為了打消試種農戶的顧慮,中國農業專家組幾乎天天泡在稻田裡,發現問題幫助農戶及時糾正,一季下來,中方專家的皮膚都曬得黝黑

平整土地

中國農業技術員

國內引進的水稻在非洲的產量比國內的還要好,

一名中國人正在用小型機械化收割,附近村子的人都跑來圍觀

收割

收割完後當場稱了稻米,畝產重達1363.56斤,因為晝夜溫差比較大,產出的稻米比國內的口感要好。在中國的非洲示範田裡,稻穀畝產高達924公斤,所有品種平均畝產達到725.3公斤,是當地平均產量的3倍多,創下了非洲水稻的高產紀錄。

稱重

非洲人相對亞洲人,天性比較懶惰,不善於種植和管理農作物。也正是因為青菜種植少、產量低,所以非洲食用的青菜大多都是歐洲空運進口的,價格非常貴,在餐館裡幾乎看不到青菜,

一盤白菜就能賣60元人民幣,圖為中國援助的示範田種植的蔬菜。

示範區

示範田裡的蔬菜長勢喜人,這裡的工人都是雇傭的非洲當地人,由中國的農業技術員擔任管理。看到示範中心種出了這麼多菜,周邊的村民忍不住了,爭相要來學習種菜技術。中國人對此毫不吝嗇,教了他們種植技術,還免費贈送菜苗。

示範田

示範田

當地人一天的收入有1300西非法郎(約13塊人民幣),示範中心給他們的工資是一天1800西法,大工有2400西法,而且還管一日三餐,一周發一次工資。不過發完工資他們都要消失幾天,花完錢才會回示範中心,基本完全不思考存錢或理財什麼的,過的是一種今日有酒今日醉的生活。

非洲許多地方都是就業難,加上不愛工作,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多少錢,發工資時,第一次領到“巨額”現金,這些非洲小夥樂的合不攏嘴,拿在手上一遍一遍的數。一名非洲小夥發了工資後迫不及待的去買了一包辣條,這種東西他平時都吃不起,嘗了下表示又好吃又辣,好吃的快飛起!

領工資

吃辣條

中國人對此毫不吝嗇,教了他們種植技術,還免費贈送菜苗。

示範田

示範田

當地人一天的收入有1300西非法郎(約13塊人民幣),示範中心給他們的工資是一天1800西法,大工有2400西法,而且還管一日三餐,一周發一次工資。不過發完工資他們都要消失幾天,花完錢才會回示範中心,基本完全不思考存錢或理財什麼的,過的是一種今日有酒今日醉的生活。

非洲許多地方都是就業難,加上不愛工作,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多少錢,發工資時,第一次領到“巨額”現金,這些非洲小夥樂的合不攏嘴,拿在手上一遍一遍的數。一名非洲小夥發了工資後迫不及待的去買了一包辣條,這種東西他平時都吃不起,嘗了下表示又好吃又辣,好吃的快飛起!

領工資

吃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