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建公佈2017年15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寧德多地上榜!

3月1日,福建省政府辦公廳發佈《2017年全省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畫》,將邵武市金坑村、東山縣銅陵鎮、永定區初溪村、霞浦縣半月裡村、明溪縣肖家山村、將樂縣良地村、寧化縣石壁鎮、順昌縣上湖村、長泰縣林溪村、三元區忠山村、南靖縣石橋村、福鼎市仙蒲村、屏南縣雙溪鎮、荔城區後黃村、新羅區竹貫村等15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列入省級重點扶持,

開展保護整治。

01南平市邵武市金坑村

邵武市金坑村地處武夷山脈西段,

因境內出產金砂而得名。古村南北走向,依山而建,歷來是江西出入福建的交通要道。

金坑村林木環囿,古韻悠悠。鵝卵石鋪就的小街,由西向東貫穿整個村莊,房屋鱗次櫛比立於兩旁。這裡的古建築建於明清兩代,多達上百棟,以“儒林郎第”和“危宅”最為知名。

金坑村也是紅土地。1930年至1934年間,中央紅軍曾先後九次進出金坑鄉開闢根據地、建立紅色政權,實行土地革命。成片古民居中,至今仍留有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東方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黃土關戰役遺址、紅軍橋、彈孔牆等大量紅色遺址。

02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

銅陵鎮位於東山島的東北端,是一座具有六百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物古跡豐富,素有“海濱鄒魯”之稱。

銅陵關帝廟是臺灣470多座關帝廟的香緣祖廟,關帝文化是閩台文化交流重要紐帶之一。銅陵是明代學者黃道周和清未書畫家馬兆麟的故里。“南溟書院”(文公祠)是明代理學宗師朱熹的講學處。“東山歌冊”被列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昆腔、古八音、四平鑼鼓等民間傳統文化藝術蔚盛,省、國家級藝術人才輩出。

03龍岩市永定區初溪村

初溪村隸屬龍岩市永定區下洋鎮,是世界文化遺產“初溪土樓群”所在地,是中國傳統村落、革命基點村、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省級生態村、省級衛生村、省級農村家園清潔行動示範村、區十大美麗鄉村。

“福建土樓.永定景區”之一的初溪,現有大小方圓土樓30餘座,村莊群山環抱、綠水環繞,山上蒼松翠竹林立,樓後層層梯田延伸山頂,林木掩映,雲霧繚繞,融山景水色、田園風光,構成一幅幅天然畫卷。

2008年7月7日初溪土樓群被世界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集慶樓因其最古老、最具客家特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4寧德市霞浦縣半月裡村

半月裡,曾名“半路裡”,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行政村,是佘族聚居的村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村莊東望玉兔山,與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狀如彎月的彌勒山山麓,南臨雙福橋水庫。

半月裡被譽為“佘族歷史文化名村”,有近3百年歷史的龍溪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雷世儒大厝、雷位進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詞(均被省政府列入文物保護單位龍溪宮的附屬保護單位)。村民雷其松是個熱心收藏文物的有識之士,他自費辦起“佘族民俗博物館”,收集了相當數量的涉及佘族人民生產、生活、風土人情的歷史文物。

05三明市明溪縣肖家山村

明溪縣胡坊鎮肖家山村,距離明溪縣城7公里,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

主村蕭家山處在山頂的山間小盆地,民居沿著山腳環布,老屋、水田、池塘,恍若世外桃源。這個小村已有千年歷史。一條古驛道,穿村而過,連接明溪、永安。沿著林間小徑,紅豆杉、羅漢松、紫薇、桂花……一路迎賓。原生態的溪流、飛瀑、奇石、枯木,讓人恍如“穿越”到了古代。

06三明市將樂縣良地村

將樂縣萬全鄉良地村,地處將樂、泰寧兩縣交界,自梁姓始祖于北宋年間開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2014年,良地村被國家住建部、文物局公佈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良地古建築群屬明清宅第民居類建築,主要由文武廟、梁氏宗祠、緒延厝、月山公屋、冠群穀倉和水尾木廊橋等六處保存完好的鄉土建築組成,保存至今的古建築達23座。良地古建築群,既是良地這一山地古村落景觀建築的核心組成與精華所在,也是閩西北客家鄉土建築的完美展現。

07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礕村”,石壁鎮是舉世矚目的客家搖籃、客家祖地所在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寧化石壁客家公祠是整個客家人的總家廟,每年都舉辦世界客家人的祭祖大典,並將每年西曆10月定為“祭祖月”,各個國家地區的客家人組團前來寧化石壁客家祖地遊玩,回家祭祖成為整個客家人一種傳統,是整個客家人的朝聖中心。

08南平市順昌縣上湖村

上湖村是順昌縣大幹鎮土壟村的一個自然村,位於大幹鎮西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6公里。村落選址於寶山半山間,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寶山腳下形態比較完整的村落,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

寶山風景區坐落於上湖自然村境內,文化歷史久遠,遺產豐富。元代砂岩仿木石結構的寶山禪寺,為全國僅存的元代砂岩仿木石構古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附屬文物南天門和大聖墓,以及山狸洞摩崖石刻文字等,是研究當地神猴文化及前西遊文獻不可多得的文化遺跡和實物佐證。2009年張紀中導演的新版《西遊記》將上湖村作為“高老莊”的拍攝場地,把上湖村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搬上銀屏,使其走進千家萬戶,為寶山旅遊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09漳州市長泰縣林溪村

長泰縣林溪村,位於長泰林墩,距縣城約37公里。林溪村歷史悠久,現存有傳統民歌閩劇、九三埔盛會、看煙花吃面龜、元宵排大豬、姑娘出嫁等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

林溪村明清傳統建築最為出色,保留下來的優秀傳統建築眾多,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是池仔頭,擁有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林秉漢忠諫府和高安軍抗倭遺址。

奎璧齊輝樓,有180多年歷史,座南向北,為土石木結構,佈置嚴謹,寬敞明亮,經歷100多年,未經大的維修,至今依然巍屹立,成為長泰縣保存最好的古堡民居。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倭寇大肆侵擾漳泉一帶,入侵善化裡林墩地區。為保家衛國,長泰後壁林社民眾自發組建民兵隊伍,命名“高安軍”,以林墩寨為據點,英勇抗擊倭寇,倭寇屢攻林墩寨,終未攻克。六年抗倭鬥爭,高安軍殲敵二千多人,為“全漳保漳”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10三明市三元區忠山村

三元區岩前鎮忠山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也是三明市首批“中央紅軍村”。

忠山村十八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人傑地靈、古跡眾多,特別是至今還保留完好的唐、宋、元、明、清等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楊氏楚三公祠、浮橋式石橋、蜈蚣街、蒙古包式古墓,都是中山村獨特的古建築,永興庵則始建於唐朝會昌元年(841),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忠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忠山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紅軍在這裡駐紮過,留下故事,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紅軍戰地醫院、軍團司令部舊址等革命遺址,村裡一些老屋的牆上,至今保留著當年的紅色標語。

11漳州市南靖縣石橋村

南靖縣書洋鎮石橋村面積3平方公里,距書洋鎮14公里,村落處在一個清流如帶,綠樹如煙,山環水繞的谷地裡。全村有63座不同形式的土樓。有全縣最古老的方土樓“永安樓”;有吸引中外許多專家學者來考察的斜面土樓“長源樓”;有全縣最大的圓土樓“順裕樓”,樓有四層288間,天井直徑59米。

2003年1月,石橋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

12寧德市福鼎市仙蒲村

仙蒲村位於福鼎市西南部,與霞浦、柘榮兩縣交界,古為長溪、福寧十三都地,現隸屬磻溪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仙蒲村落相對集中,村中有開闊的平地,一條溪流稱為仙蒲溪,從南向北緩緩穿村而過,把村莊分為兩半,古民居大都臨水而建。

古祠、古廟、古井構成古村落三大元素。林氏宗祠為清代建築,祠堂前立有棋杆夾,鋪以青石坪,場地開闊。祠內古戲臺、天井及藻井手繪人物故事,無不顯示古村落的古樸、凝重。大王公廟坐落于仙蒲溪尾南岸,面對著田疇和溪流,是林氏古老的祀廟。

仙蒲田園風光旖旎,原始森林蔭蔽幽深,千年樹齡的紅豆杉、古楓林聳立雲天。溪流潺潺,瀑布飛泄。村中原有傳統的造紙作為產業,原料來源於山中盛產的毛竹,它與保留至今的林氏正月初五和三月三祭祖習俗共同形成古村落三大特色的民間民俗遺產,豐富了仙蒲的文化內涵。

13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

雙溪古鎮又名紫城,原是屏南舊縣治,現為鎮所在地。雙溪的人文歷史可上溯自唐末,至今有1100多年歷史,是名符其實的千年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雙溪鎮地處屏南縣東北部,鎮內現保存完好的有文廟、城隍廟、瑞光塔、北岩寺、古民居等文化古跡,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鴛鴦溪位於雙溪鎮境內。

雙溪人才輩出,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名人,也是重點的老區鄉鎮,留有“紅軍洞”等古跡。

14莆田市荔城區後黃村

後黃村是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的一個行政村,為“荔城區第一華僑村”,是莆田後黃旅遊景區所在地,是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最美鄉村、省級生態休閒鄉村、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莆田後黃景區從“新農村”、“幸福家園”的發展建設中脫胎蛻變,著力依託並提升打造知秋湖、鄉愁廣場、相思園烘培休閒廣場、黃氏宗祠、莆陽民俗文化館、百年碉樓、600年桃源社、莆陽民俗體驗館、兩百年“四目井”、莆陽客棧、榕樹碼頭及濱水休閒帶等特色旅遊資源。

15龍岩市新羅區竹貫村

竹貫村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西北,是新羅區萬安鎮下屬的一個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竹貫村地處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茂盛,保存著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村內有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溫氏家廟),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庵、關公庵、浪門金鎖橋、節孝坊)。村莊人文典故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古時鄉鎮的要道和驛站,方圓1公里內,元代溫氏家廟、明代觀音宮、清初關帝廟、積靈宮、雙合橋、廊橋、節孝坊、清代澎湖總督溫兆鳳的故居以及蔡廷鍇將軍率部駐留的遺跡10多處古跡保存完好,是目前福建省古跡群保存最完好的村莊之一。

“福建土樓.永定景區”之一的初溪,現有大小方圓土樓30餘座,村莊群山環抱、綠水環繞,山上蒼松翠竹林立,樓後層層梯田延伸山頂,林木掩映,雲霧繚繞,融山景水色、田園風光,構成一幅幅天然畫卷。

2008年7月7日初溪土樓群被世界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集慶樓因其最古老、最具客家特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4寧德市霞浦縣半月裡村

半月裡,曾名“半路裡”,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行政村,是佘族聚居的村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村莊東望玉兔山,與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狀如彎月的彌勒山山麓,南臨雙福橋水庫。

半月裡被譽為“佘族歷史文化名村”,有近3百年歷史的龍溪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雷世儒大厝、雷位進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詞(均被省政府列入文物保護單位龍溪宮的附屬保護單位)。村民雷其松是個熱心收藏文物的有識之士,他自費辦起“佘族民俗博物館”,收集了相當數量的涉及佘族人民生產、生活、風土人情的歷史文物。

05三明市明溪縣肖家山村

明溪縣胡坊鎮肖家山村,距離明溪縣城7公里,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

主村蕭家山處在山頂的山間小盆地,民居沿著山腳環布,老屋、水田、池塘,恍若世外桃源。這個小村已有千年歷史。一條古驛道,穿村而過,連接明溪、永安。沿著林間小徑,紅豆杉、羅漢松、紫薇、桂花……一路迎賓。原生態的溪流、飛瀑、奇石、枯木,讓人恍如“穿越”到了古代。

06三明市將樂縣良地村

將樂縣萬全鄉良地村,地處將樂、泰寧兩縣交界,自梁姓始祖于北宋年間開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2014年,良地村被國家住建部、文物局公佈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良地古建築群屬明清宅第民居類建築,主要由文武廟、梁氏宗祠、緒延厝、月山公屋、冠群穀倉和水尾木廊橋等六處保存完好的鄉土建築組成,保存至今的古建築達23座。良地古建築群,既是良地這一山地古村落景觀建築的核心組成與精華所在,也是閩西北客家鄉土建築的完美展現。

07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礕村”,石壁鎮是舉世矚目的客家搖籃、客家祖地所在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寧化石壁客家公祠是整個客家人的總家廟,每年都舉辦世界客家人的祭祖大典,並將每年西曆10月定為“祭祖月”,各個國家地區的客家人組團前來寧化石壁客家祖地遊玩,回家祭祖成為整個客家人一種傳統,是整個客家人的朝聖中心。

08南平市順昌縣上湖村

上湖村是順昌縣大幹鎮土壟村的一個自然村,位於大幹鎮西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6公里。村落選址於寶山半山間,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寶山腳下形態比較完整的村落,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

寶山風景區坐落於上湖自然村境內,文化歷史久遠,遺產豐富。元代砂岩仿木石結構的寶山禪寺,為全國僅存的元代砂岩仿木石構古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附屬文物南天門和大聖墓,以及山狸洞摩崖石刻文字等,是研究當地神猴文化及前西遊文獻不可多得的文化遺跡和實物佐證。2009年張紀中導演的新版《西遊記》將上湖村作為“高老莊”的拍攝場地,把上湖村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搬上銀屏,使其走進千家萬戶,為寶山旅遊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09漳州市長泰縣林溪村

長泰縣林溪村,位於長泰林墩,距縣城約37公里。林溪村歷史悠久,現存有傳統民歌閩劇、九三埔盛會、看煙花吃面龜、元宵排大豬、姑娘出嫁等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

林溪村明清傳統建築最為出色,保留下來的優秀傳統建築眾多,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是池仔頭,擁有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林秉漢忠諫府和高安軍抗倭遺址。

奎璧齊輝樓,有180多年歷史,座南向北,為土石木結構,佈置嚴謹,寬敞明亮,經歷100多年,未經大的維修,至今依然巍屹立,成為長泰縣保存最好的古堡民居。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倭寇大肆侵擾漳泉一帶,入侵善化裡林墩地區。為保家衛國,長泰後壁林社民眾自發組建民兵隊伍,命名“高安軍”,以林墩寨為據點,英勇抗擊倭寇,倭寇屢攻林墩寨,終未攻克。六年抗倭鬥爭,高安軍殲敵二千多人,為“全漳保漳”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10三明市三元區忠山村

三元區岩前鎮忠山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也是三明市首批“中央紅軍村”。

忠山村十八寨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人傑地靈、古跡眾多,特別是至今還保留完好的唐、宋、元、明、清等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楊氏楚三公祠、浮橋式石橋、蜈蚣街、蒙古包式古墓,都是中山村獨特的古建築,永興庵則始建於唐朝會昌元年(841),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忠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忠山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紅軍在這裡駐紮過,留下故事,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紅軍戰地醫院、軍團司令部舊址等革命遺址,村裡一些老屋的牆上,至今保留著當年的紅色標語。

11漳州市南靖縣石橋村

南靖縣書洋鎮石橋村面積3平方公里,距書洋鎮14公里,村落處在一個清流如帶,綠樹如煙,山環水繞的谷地裡。全村有63座不同形式的土樓。有全縣最古老的方土樓“永安樓”;有吸引中外許多專家學者來考察的斜面土樓“長源樓”;有全縣最大的圓土樓“順裕樓”,樓有四層288間,天井直徑59米。

2003年1月,石橋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

12寧德市福鼎市仙蒲村

仙蒲村位於福鼎市西南部,與霞浦、柘榮兩縣交界,古為長溪、福寧十三都地,現隸屬磻溪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仙蒲村落相對集中,村中有開闊的平地,一條溪流稱為仙蒲溪,從南向北緩緩穿村而過,把村莊分為兩半,古民居大都臨水而建。

古祠、古廟、古井構成古村落三大元素。林氏宗祠為清代建築,祠堂前立有棋杆夾,鋪以青石坪,場地開闊。祠內古戲臺、天井及藻井手繪人物故事,無不顯示古村落的古樸、凝重。大王公廟坐落于仙蒲溪尾南岸,面對著田疇和溪流,是林氏古老的祀廟。

仙蒲田園風光旖旎,原始森林蔭蔽幽深,千年樹齡的紅豆杉、古楓林聳立雲天。溪流潺潺,瀑布飛泄。村中原有傳統的造紙作為產業,原料來源於山中盛產的毛竹,它與保留至今的林氏正月初五和三月三祭祖習俗共同形成古村落三大特色的民間民俗遺產,豐富了仙蒲的文化內涵。

13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

雙溪古鎮又名紫城,原是屏南舊縣治,現為鎮所在地。雙溪的人文歷史可上溯自唐末,至今有1100多年歷史,是名符其實的千年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雙溪鎮地處屏南縣東北部,鎮內現保存完好的有文廟、城隍廟、瑞光塔、北岩寺、古民居等文化古跡,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鴛鴦溪位於雙溪鎮境內。

雙溪人才輩出,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名人,也是重點的老區鄉鎮,留有“紅軍洞”等古跡。

14莆田市荔城區後黃村

後黃村是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的一個行政村,為“荔城區第一華僑村”,是莆田後黃旅遊景區所在地,是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最美鄉村、省級生態休閒鄉村、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莆田後黃景區從“新農村”、“幸福家園”的發展建設中脫胎蛻變,著力依託並提升打造知秋湖、鄉愁廣場、相思園烘培休閒廣場、黃氏宗祠、莆陽民俗文化館、百年碉樓、600年桃源社、莆陽民俗體驗館、兩百年“四目井”、莆陽客棧、榕樹碼頭及濱水休閒帶等特色旅遊資源。

15龍岩市新羅區竹貫村

竹貫村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西北,是新羅區萬安鎮下屬的一個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竹貫村地處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茂盛,保存著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村內有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溫氏家廟),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庵、關公庵、浪門金鎖橋、節孝坊)。村莊人文典故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古時鄉鎮的要道和驛站,方圓1公里內,元代溫氏家廟、明代觀音宮、清初關帝廟、積靈宮、雙合橋、廊橋、節孝坊、清代澎湖總督溫兆鳳的故居以及蔡廷鍇將軍率部駐留的遺跡10多處古跡保存完好,是目前福建省古跡群保存最完好的村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