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不朽”偉人劉伯溫:運籌帷幄三大戰役奪天下

劉基,字伯溫,生於元末亂世時期,建功于明初,是明初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謀略家。劉伯溫被譽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偉人而傳于後世。而在古人的評價體系中,有史以來“三不朽”偉人僅三人,

即周公旦(輔佐周武王的謀臣)、諸葛亮和劉伯溫。

幾百年來,在老百姓中間,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句話。對於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其功績如“七擒孟獲”“六出祁山”“草船借箭”等可以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對於劉伯溫,

流傳的多是傳說,知道劉伯溫是明朝的開國軍師,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實際功績。

朱元璋是農民出身,至正年間成為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17歲時已是家破人亡,為求生存,不得已入寺當了和尚,但仍食不果腹,被迫乞食於淮西。就其文化素質、道德修養而言,幾乎是個目不識丁的“睜眼瞎”,但他比較好學與進取。

朱元璋24歲時,由於寄身的寺廟被毀,投奔郭子興的起義軍,

後成為郭子興的女婿,逐漸成為起義軍的領袖。隨著局勢的不斷發展,其政治抱負亦與日俱增,他深知光靠武力、膽識是難以征服天下的,於是開始廣泛招攬人才。劉伯溫就是其中之一。

劉伯溫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只是韓林兒(起義軍首領)麾下一支部隊的指揮官。當時,天下稱王的人有好幾個,除了韓林兒,還有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劉伯溫投奔朱元璋後,用儒家思想來啟迪朱元璋,

使其脫胎換骨,具備了封建帝王應有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

劉伯溫初見朱元璋,獻上的見面禮是關乎治本安邦、用兵先後的十八策和全域性的戰略部署。他為朱元璋制定統一全國的戰略決策是:先滅陳友諒,後定張士誠,然後分兵北向中原,統一宇內。

特別要指出的是,當初朱元璋正面對江南兩大軍事集團—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威脅,是劉伯溫獨具慧識,力排眾議,

力促朱元璋定下了“先西(陳友諒)後東(張士誠)”的征討之計。

而在劉伯溫到來之前,朱元璋手下的文武百官絕大多數都主張先打張士誠。其理由是張士誠與陳友諒比較,其軍事實力稍弱;而且,張士誠所據地盤富庶殷實,順利取之,可免部隊缺餉之虞,朱元璋此前大致也傾向於這一戰略方針。

劉伯溫對此不以為然。他對張士誠和陳友諒的性格把握的十分準確,他認為,即使對陳友諒用兵,

張士誠也不會貿然發兵,只作壁上觀而已;而一旦先對張士誠用兵,陳友諒必主動出擊,朱元璋勢必陷入兩面受敵的境地。

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劉伯溫的雄韜武略的確是勝人一籌,朱元璋正是根據上述戰略,統一了天下。

征討大計剛定,朱元璋已面臨著與陳友諒展開較量。朱、陳較量主要經過龍灣之戰、江洲之戰、鄱陽湖戰役,其中,龍灣之戰和鄱陽湖戰役是朱、陳之間的生死決戰。在這三大戰役中,劉伯溫運籌帷幄,謀劃制敵之術,建立赫赫戰功,其謀略在戰爭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1361年5月龍灣(今南京城郊)這一以少勝多的戰役中,陳友諒軍隊十倍於朱元璋。正如劉伯溫所預見的那樣,張士誠未回應陳友諒邀戰。

當時,朱元璋的部將中,有人主張獻城投降,有人主張棄城而逃往鐘山(今南京),朱元璋單獨召見劉伯溫時,劉開口就說:“先斬主降議及奔鐘山者,乃可破賊爾。”劉伯溫通過此言,堅決地宣示了抗戰的決心,穩定了軍心。

進而,劉伯溫向朱元璋獻上制敵之術:以逸待勞,誘敵深入。他提出利用龍灣守將康茂才與陳友諒有舊的身份,投書詐降,引陳友諒鑽進事先設置的伏擊圈中,結果,戰役以朱元璋大獲全勝而告終。龍灣大捷是第一次真正能檢驗朱元璋軍事實力的大規模戰爭。

1361年8月,朱元璋打著“弔民伐罪,納順招降”的旗號,偕劉伯溫率軍征伐陳友諒。這次征伐全線勝利,是劉伯溫軍事謀略的又一次體現,同時反映了劉伯溫爭取民心、減少敵對力量的軍事思想。

征伐之初,先攻安慶城,但一時難以取下,於是,劉伯溫向朱元璋建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直搗陳友諒的老窩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正如劉伯溫所料,朱元璋大軍突臨城下,著實令陳友諒措手不及,慌忙應戰,最終不得不攜妻子兒女棄城奔武昌。

1363年4月,陳友諒趁朱元璋北上往安徽安豐救援小明王韓林兒之際,舉兵60萬來戰。陳友諒雖然抓住了讓朱元璋腹背受敵的有利戰機,但卻棋輸一招,並沒直攻朱元璋空虛的老巢應天府,而去圍攻江西洪都(南昌)。

洪都守將朱文正機動作戰,苦苦堅守85天,朱元璋才率援軍20萬而至,陳友諒調轉軍隊應戰,展開一場決定生死存亡、歷時37天的鄱陽湖大決戰。

鄱陽湖大戰是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投入兵力艦隻之多、戰鬥之激烈,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

戰役中,劉伯溫始終不離朱元璋左右。在陽湖大戰之初,面對陳友諒60萬大軍連接巨船為陣,船高十餘丈,綿亙數十裡,旌旗戈盾,望之如山,不要說士兵們害怕,連朱元璋自身也發怵,是劉伯溫鼓起了戰鬥的勇氣。

劉伯溫必勝之信心,源於他對戰爭形勢的分析及其胸有成竹的戰略把握。雖然朱元璋軍隊只有20萬,但其一開始就有必勝的戰略部署,分兵部署鄱陽湖各個出路口,以防陳友諒逃跑,並隨著戰爭的發展,派徐達回應天府坐鎮;揚長避短,利用巨舟調度不靈活的劣勢,採用各種火器分舟師作戰,採用與赤壁之戰如出一轍的火攻,使陳友諒大傷元氣。

隨後,劉伯溫建議將主力暗移至湖口,紮住麻袋口,斷陳友諒歸路,採用長期包圍的戰術,將陳友諒圍困于鄱陽湖之中達一個月之久。

在此期間,劉伯溫還不失時機地採用攻心戰術,劉伯溫與謀士夏煜先後兩次為朱元璋代筆致函陳友諒,激怒陳友諒;另外,當陳友諒殺俘虜之時,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下令寬大俘虜,賜藥療傷,且祭其親戚諸將陣亡者。這一招對動搖陳友諒軍心起了極大作用。

鄱陽湖一戰,陳友諒戰死。當年底,陳友諒原有的廣大地區被朱元璋佔有,奠定了奪取全國政權的基礎。

劉伯溫還為朱元璋安定東南、解除其後顧之憂立下了大功。1362年初,劉伯溫回鄉葬母途中,恰逢金華、衢州、處州苗軍反叛,劉伯溫至衢州後,致書金華、處州守將要固守,安定民心,然後兵攻處州,斬叛軍首領,收復處州、金華,並協助制定了守備安民之策。

此次歸鄉,歷時兩個多月,劉伯溫不失時機地向鄉里名望人士、地方首領介紹朱元璋的德行與能耐,並把朱元璋宣傳為天命之所在,還向方國珍(另一起義軍首領)宣示朱元璋的威德,勸其歸附。此後,方國珍開始向朱元璋納土入貢。

朱元璋在掃除陳友諒政權,回到應天后,不再親自隨大軍出征,劉伯溫亦跟隨朱元璋左右,除了參與軍機、謀劃征伐之計外,漸漸地將精力轉移到未來國家的制度建設上來,轉向新王朝的建設事宜。在此過程中,劉伯溫主要做了如下幾件事情:

一是受命擴建南京城。1366年8月,劉伯溫受命為朱元璋卜宮選址,著手明皇城的建築。劉伯溫博聞多識,精通堪輿,明代皇宮建築凝聚著他天文、地理、風水學等方面的智慧。

二是制定曆法。1365年,劉伯溫任太史令,太史令主管日月、星辰、氣象變化的預測,用的是天文、地理、陰陽數術方面的知識。劉伯溫主編的《大統曆》在明朝沿用了300年。

三是參與《大明律》草創,振明初紀綱。在新王朝呼之欲出的時候,劉伯溫與朱元璋一致認為,明法度、正紀綱是當務之急。後來,劉伯溫和李善長等人僅用了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將律、令制定完畢,為《大明律》奠定了基礎。

四是奏立軍衛法。明王朝建立後,北方還有一些元兵的殘餘勢力,西北邊防形勢也很緊。劉伯溫參照唐代府兵制度,建衛所兵制,朱元璋採納後,改革元朝軍事制度,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京師、郡縣均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衛所制度在維護明朝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這三大戰役中,劉伯溫運籌帷幄,謀劃制敵之術,建立赫赫戰功,其謀略在戰爭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1361年5月龍灣(今南京城郊)這一以少勝多的戰役中,陳友諒軍隊十倍於朱元璋。正如劉伯溫所預見的那樣,張士誠未回應陳友諒邀戰。

當時,朱元璋的部將中,有人主張獻城投降,有人主張棄城而逃往鐘山(今南京),朱元璋單獨召見劉伯溫時,劉開口就說:“先斬主降議及奔鐘山者,乃可破賊爾。”劉伯溫通過此言,堅決地宣示了抗戰的決心,穩定了軍心。

進而,劉伯溫向朱元璋獻上制敵之術:以逸待勞,誘敵深入。他提出利用龍灣守將康茂才與陳友諒有舊的身份,投書詐降,引陳友諒鑽進事先設置的伏擊圈中,結果,戰役以朱元璋大獲全勝而告終。龍灣大捷是第一次真正能檢驗朱元璋軍事實力的大規模戰爭。

1361年8月,朱元璋打著“弔民伐罪,納順招降”的旗號,偕劉伯溫率軍征伐陳友諒。這次征伐全線勝利,是劉伯溫軍事謀略的又一次體現,同時反映了劉伯溫爭取民心、減少敵對力量的軍事思想。

征伐之初,先攻安慶城,但一時難以取下,於是,劉伯溫向朱元璋建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直搗陳友諒的老窩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正如劉伯溫所料,朱元璋大軍突臨城下,著實令陳友諒措手不及,慌忙應戰,最終不得不攜妻子兒女棄城奔武昌。

1363年4月,陳友諒趁朱元璋北上往安徽安豐救援小明王韓林兒之際,舉兵60萬來戰。陳友諒雖然抓住了讓朱元璋腹背受敵的有利戰機,但卻棋輸一招,並沒直攻朱元璋空虛的老巢應天府,而去圍攻江西洪都(南昌)。

洪都守將朱文正機動作戰,苦苦堅守85天,朱元璋才率援軍20萬而至,陳友諒調轉軍隊應戰,展開一場決定生死存亡、歷時37天的鄱陽湖大決戰。

鄱陽湖大戰是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投入兵力艦隻之多、戰鬥之激烈,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

戰役中,劉伯溫始終不離朱元璋左右。在陽湖大戰之初,面對陳友諒60萬大軍連接巨船為陣,船高十餘丈,綿亙數十裡,旌旗戈盾,望之如山,不要說士兵們害怕,連朱元璋自身也發怵,是劉伯溫鼓起了戰鬥的勇氣。

劉伯溫必勝之信心,源於他對戰爭形勢的分析及其胸有成竹的戰略把握。雖然朱元璋軍隊只有20萬,但其一開始就有必勝的戰略部署,分兵部署鄱陽湖各個出路口,以防陳友諒逃跑,並隨著戰爭的發展,派徐達回應天府坐鎮;揚長避短,利用巨舟調度不靈活的劣勢,採用各種火器分舟師作戰,採用與赤壁之戰如出一轍的火攻,使陳友諒大傷元氣。

隨後,劉伯溫建議將主力暗移至湖口,紮住麻袋口,斷陳友諒歸路,採用長期包圍的戰術,將陳友諒圍困于鄱陽湖之中達一個月之久。

在此期間,劉伯溫還不失時機地採用攻心戰術,劉伯溫與謀士夏煜先後兩次為朱元璋代筆致函陳友諒,激怒陳友諒;另外,當陳友諒殺俘虜之時,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下令寬大俘虜,賜藥療傷,且祭其親戚諸將陣亡者。這一招對動搖陳友諒軍心起了極大作用。

鄱陽湖一戰,陳友諒戰死。當年底,陳友諒原有的廣大地區被朱元璋佔有,奠定了奪取全國政權的基礎。

劉伯溫還為朱元璋安定東南、解除其後顧之憂立下了大功。1362年初,劉伯溫回鄉葬母途中,恰逢金華、衢州、處州苗軍反叛,劉伯溫至衢州後,致書金華、處州守將要固守,安定民心,然後兵攻處州,斬叛軍首領,收復處州、金華,並協助制定了守備安民之策。

此次歸鄉,歷時兩個多月,劉伯溫不失時機地向鄉里名望人士、地方首領介紹朱元璋的德行與能耐,並把朱元璋宣傳為天命之所在,還向方國珍(另一起義軍首領)宣示朱元璋的威德,勸其歸附。此後,方國珍開始向朱元璋納土入貢。

朱元璋在掃除陳友諒政權,回到應天后,不再親自隨大軍出征,劉伯溫亦跟隨朱元璋左右,除了參與軍機、謀劃征伐之計外,漸漸地將精力轉移到未來國家的制度建設上來,轉向新王朝的建設事宜。在此過程中,劉伯溫主要做了如下幾件事情:

一是受命擴建南京城。1366年8月,劉伯溫受命為朱元璋卜宮選址,著手明皇城的建築。劉伯溫博聞多識,精通堪輿,明代皇宮建築凝聚著他天文、地理、風水學等方面的智慧。

二是制定曆法。1365年,劉伯溫任太史令,太史令主管日月、星辰、氣象變化的預測,用的是天文、地理、陰陽數術方面的知識。劉伯溫主編的《大統曆》在明朝沿用了300年。

三是參與《大明律》草創,振明初紀綱。在新王朝呼之欲出的時候,劉伯溫與朱元璋一致認為,明法度、正紀綱是當務之急。後來,劉伯溫和李善長等人僅用了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將律、令制定完畢,為《大明律》奠定了基礎。

四是奏立軍衛法。明王朝建立後,北方還有一些元兵的殘餘勢力,西北邊防形勢也很緊。劉伯溫參照唐代府兵制度,建衛所兵制,朱元璋採納後,改革元朝軍事制度,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京師、郡縣均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衛所制度在維護明朝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