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徽最低調的一座城市,經濟實力卻不斷增強

宿州市,安徽省轄市。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是長三角城市群、是安徽省文明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全國網球城市、宜居城市,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樞紐。

宿州襟連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門,有徐南形勝、淮南第一州、奇石之城、馬戲之鄉、酥梨之都等美譽,截至2015年底,宿州市轄埇橋區1個市轄區,

蕭縣、碭山、靈璧、泗縣4個縣。

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4.1萬人。京杭大運河-通濟渠(新汴河)從宿州穿過,作為中國大運河的一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宿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華東重要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有“舟車彙聚、九州通衢”之稱,國家四縱四橫京滬、鄭徐高鐵在境內交匯並設站。是安徽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宿州港經洪澤湖至長江入海口。

宿州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

有距今有8000年歷史的小山口遺址、古台寺遺址。周朝時期始建蘄邑,隋唐年間,因京杭大運河通濟渠(汴河)段開通,置宿州,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宿州是淮海經濟協作區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民國11年(1922),

宿城即有大小商號300餘家。改革開放以後,宿州市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