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滁州學院獲批兩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日前公佈了有關企業支持的2017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案立項名單,滁州學院電腦與資訊工程學院有兩個專案榜上有名獲批立項。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檔精神,由國內外知名企業自主立項,資助高校開展教學研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材建設、配套設施建設、教師培訓等開展的項目。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旨在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高品質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礎,搭建校企雙方的橋樑。

此次資訊學院獲批的兩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分別是:王精明博士主持的《創新創業實驗室建設》(項目編號:201701048051),獲得實踐條件建設類立項支援,旨在為滁州學院創客協會提供專案孵化場所和軟硬體支援,打造集科研、教學和競賽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實驗室;馬良老師主持的《“三個課堂一體,

三個平臺聯動”實踐育人模式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研究—以軟體工程專業為例》(專案編號:201701017092),獲得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類立項支持,主要依據滁州學院“三個課堂一體,三個平臺聯動”的實踐育人模式,結合資訊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以軟體工程專業為例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三個課堂”和“三個平臺”,
提升創客教育成果。

資訊學院歷來重視並積極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育人模式,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品質。與科大訊飛、臺灣程曦、中國家電研究院安徽分院、安徽受恩等數十家企業建有合作關係,建立了近20家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與企業聯辦了“技鼎軟體班”“受恩智慧養老與健康學院”和“卓越工程師班”。近年來在企業的支持和參與下,大力強化“雙創”教育,發起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家大學生創客類社團“滁州學院創客協會”,

建立了全校大學生創客活動平臺“滁州創客空間”,圍繞“創新”和“創業”為兩條主線,開展系列科技創新、創業孵化等活動,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途徑,取得了積極成果。聯合企業開展產學研橫向合作研究專案3項,成功獲批校級“互聯網+”創客教學團隊,數百個大學生項目在全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全國高校物聯網大賽、中國電腦設計大賽、安徽省科普創新大賽等學科競賽中獲獎,
十多個創業項目入駐市、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獲批20多項專利和軟體著作權。

該校電腦與資訊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王詩根表示,此次兩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獲批,是對電腦與資訊工程學院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肯定和鼓勵,更為下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堅定了信心,電腦與資訊工程學院將繼續構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平臺,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品質為核心,推動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著力培養更多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企業歡迎的應用型IT人才。

電腦與資訊工程學院將繼續構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平臺,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品質為核心,推動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著力培養更多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企業歡迎的應用型IT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