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於“狂犬病”健康教育科普知識

最近網上報導妙齡少女被自己寵物狗咬傷後意外患上“狂犬病”,在網上引起驚慌 對於這個目前已知的死亡率百分百的疾病,小編查找資料特匯總如下,希望可以幫到廣大網友。

¨狂犬病(rabies)又稱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人被病獸咬傷、抓傷、舔傷而感染。臨床上以恐水、怕風、恐懼不安、咽肌痙攣、興奮狂躁、進行性癱瘓等為主要特徵;病死率幾乎100%。

1.傳染源:所有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都是傳染源。家畜中以狂犬為主,

其次是貓、豬、牛、馬等;野生動物,如狼、狐狸、吸血蝙蝠等也可成為傳染源。流行地區一些外觀“健康”而攜帶病毒的犬、貓也可引起狂犬病。

2.傳播途徑:人被動物咬傷傳播為主,或被抓傷,唾液中的病毒經皮膚破損處進入人體;也可經粘膜甚至眼結膜引起感染;偶因宰殺病犬、剝皮、切割、食肉等過程中感染。有報導經吸入帶病毒的塵埃而發病。

3.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5人被病犬咬傷發病率約15%~30%,

被病狼咬傷發病率可達50%~60%。發病與否與咬傷部位、衣著厚薄、創傷程度、傷口局部處理情況、病畜種類及是否及時注射疫苗有關。

3.流行特徵:本病各地均有發生,農村、牧區發病率較高,獸醫或飼養野生動物者易受感染。寵物狗、貓的主人因與之接觸機會多,感染機會亦較多。

4.發病機制:狂犬病毒對神經組織有強大的親和力,在體內不侵人血流,主要通過神經逆行性向中樞傳播。

5.潛伏期到底多長: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四十年?五十年?甚至終生?中國又要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在中國的某些專業雜誌甚至教科書上常有狂犬病的潛伏期長達數十年的記述。

中國的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於均無實驗室診斷依據,或者均無法證明未曾在近期發生新的感染(例如經某些特殊或罕見途徑的感染),這些“病例”都未得到國際學術界承認,

甚至在國際上傳為笑話,作為中國相關科學水準低下的例證。

國內外資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天,極少數病例(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也可能大於一年。

目前國際主流科學界承認的狂犬病最長潛伏期是6年,美國學者1991年在專業雜誌上報告了該病例。死者為菲律賓移民,移民美國後未曾離開過美國。

由於在美國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機會極少,而且經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結果證明,從死者腦內分離的狂犬病毒與死者來源國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該報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了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6年。

由於類似病例的數量太少,相關證據鏈也並不是十分完整,對該病例報告在相關學術界仍有異議。例如許多法國學者就認為潛伏期超過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極為罕見,一年後再發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計。對更長潛伏期的說法,他們都一笑置之。

在數十年期間曾被狗咬傷過的人在中國實在太多了,如果狂犬病的潛伏期真的有那麼長,這麼多人都應當接種疫苗,那麼中國每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種量還將增加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許多恐狂症患者都是被狂犬病超長潛伏期的傳說嚇傻了。

6.正確對待:狂犬病的來源和傳播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狗或貓抓傷或咬傷。WHO明確規定,暴露後預防分3級進行管理。對於I級暴露,即接觸或餵養動物,或動物舔觸完整皮膚,不需要採取預防措施。許多恐狂症患者擔心的其他所謂“間接傳播”方式,實際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有的人因此而心理負擔特別大,以至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性接種3針疫苗。接種後基本上就可高枕無憂——中和抗體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在此期間對所謂“間接傳播”有足夠的抵抗力。

應充分認識傷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對於很多似是而非的“間接傳播”,或非流行區的輕微暴露,傷口清洗事實上足以將非常微小的一點感染的可能性徹底去除,不必執意要求接種疫苗。

關於傷口處理的重要作用,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歐洲最早記載的狂犬病發生於西元900年的法國里昂:一頭熊發狂後,一次咬傷了20人,然後逃到一條小河的對岸。被咬的人當中有14人游過小河追殺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傷口中的病毒,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殺熊(因而也未清洗傷口)的6人後來都死於狂犬病(似乎見義勇為者都得到了好報)。

7.再次被感染怎麼辦:一些最近發表的臨床試驗表明,已接受3劑至5劑狂犬病初次系列接種者,一定程度的免疫保護作用可持續數十年。無論此人體內是否有可檢測到的抗體,再次暴露後接種2針,即足以引發出良好的免疫回憶反應(而且再次暴露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必接種免疫球蛋白)。

WHO的最新規定是:無論是多久之前接種過疫苗,再次暴露後只需接種2針。

國內衛生部2009年有關再次暴露後處置的規定是:1-3年內打3針,過了3年需全程接種(5針)。

與WHO的規定相比較,可見再次加強接種超過2針就屬於濫用的範疇。所以衛生部的規範應當修訂。

目前國內狂犬病疫苗的包裝都是5針一盒,不能拆散銷售。有相當多的狂犬病門診,對所有前來接種者,包括再次暴露後的接種者,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每人接種5針。結果一年內一人打10針或20針的並不罕見,甚至出現職業養狗人因頻繁被狗咬傷而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接種50多針的極端情況。這是最顯而易見的疫苗濫用。

恐狂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狂犬病疫苗的頭號生產國和使用國。如果相關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能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世界各國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堅決杜絕狂犬病疫苗的濫用,則綜合測算,中國每年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有可能在現有水準降低一半以上,同時並不會增加狂犬病的死亡人數。

也極為罕見,一年後再發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計。對更長潛伏期的說法,他們都一笑置之。

在數十年期間曾被狗咬傷過的人在中國實在太多了,如果狂犬病的潛伏期真的有那麼長,這麼多人都應當接種疫苗,那麼中國每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種量還將增加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許多恐狂症患者都是被狂犬病超長潛伏期的傳說嚇傻了。

6.正確對待:狂犬病的來源和傳播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狗或貓抓傷或咬傷。WHO明確規定,暴露後預防分3級進行管理。對於I級暴露,即接觸或餵養動物,或動物舔觸完整皮膚,不需要採取預防措施。許多恐狂症患者擔心的其他所謂“間接傳播”方式,實際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有的人因此而心理負擔特別大,以至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性接種3針疫苗。接種後基本上就可高枕無憂——中和抗體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在此期間對所謂“間接傳播”有足夠的抵抗力。

應充分認識傷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對於很多似是而非的“間接傳播”,或非流行區的輕微暴露,傷口清洗事實上足以將非常微小的一點感染的可能性徹底去除,不必執意要求接種疫苗。

關於傷口處理的重要作用,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歐洲最早記載的狂犬病發生於西元900年的法國里昂:一頭熊發狂後,一次咬傷了20人,然後逃到一條小河的對岸。被咬的人當中有14人游過小河追殺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傷口中的病毒,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殺熊(因而也未清洗傷口)的6人後來都死於狂犬病(似乎見義勇為者都得到了好報)。

7.再次被感染怎麼辦:一些最近發表的臨床試驗表明,已接受3劑至5劑狂犬病初次系列接種者,一定程度的免疫保護作用可持續數十年。無論此人體內是否有可檢測到的抗體,再次暴露後接種2針,即足以引發出良好的免疫回憶反應(而且再次暴露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必接種免疫球蛋白)。

WHO的最新規定是:無論是多久之前接種過疫苗,再次暴露後只需接種2針。

國內衛生部2009年有關再次暴露後處置的規定是:1-3年內打3針,過了3年需全程接種(5針)。

與WHO的規定相比較,可見再次加強接種超過2針就屬於濫用的範疇。所以衛生部的規範應當修訂。

目前國內狂犬病疫苗的包裝都是5針一盒,不能拆散銷售。有相當多的狂犬病門診,對所有前來接種者,包括再次暴露後的接種者,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每人接種5針。結果一年內一人打10針或20針的並不罕見,甚至出現職業養狗人因頻繁被狗咬傷而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接種50多針的極端情況。這是最顯而易見的疫苗濫用。

恐狂症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狂犬病疫苗的頭號生產國和使用國。如果相關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能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世界各國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堅決杜絕狂犬病疫苗的濫用,則綜合測算,中國每年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有可能在現有水準降低一半以上,同時並不會增加狂犬病的死亡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