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足協裁判新政:四大措施就能改變“黑哨”“嫩哨”“昏哨”?

近日,中國足協召開會議,研究提升職業聯賽裁判員執法水準的相關舉措。

會議認為,提升職業聯賽品質和管理水準,一項重要措施是加強裁判員管理,探索新的裁判管理手段,引入先進裁判執法技術,與國際發達足球協會及聯賽充分接軌。為此,中國足協擬推出四大舉措,包括:建立職業裁判制度;試行視頻助理裁判技術;不斷擴寬裁判員隊伍的國際交流合作;與體育院校合作成立中國足球裁判員培訓學院。

中超在資本的推動下近年日益受國際足壇關注,

但中超國內裁判的水準卻令國際同行大為驚詫——各種錯漏亂判花式出現,甚至有的中超裁判犯下極為業餘的常識性錯誤。

中國足協目前現役的裁判員普遍能力與老一輩的優秀裁判不能比擬,即使現役的幾名國際級裁判也並非令人信服:諸如馬甯、王迪、傅明、石禎祿之流,在中超賽場經常帶來爭議,甚至代表中國也在亞洲賽場執法時屢被詬病。

馬寧

傅明

王迪

而在低級別聯賽、青少年比賽、全運會級別的足球賽場,因為裁判能力而引發的球場亂象比比皆是。

陸俊之後,中國暫時再也沒有能獲得國際足聯認可水準的裁判員了!

為此,中國足協日前專門開會研討,決定對國內裁判行業進行一次大的改革。

首先是借鑒英超、德國等發達聯賽和協會的經驗,擬於2018年推出職業裁判制度。其次是借鑒視頻助理裁判技術(VAR)在世界大賽以及發達足球聯賽中的推行,嘗試儘快把這一先進裁判員執法技術引入中國。第三,中國足協擬與體育院校合作,成立中國足球裁判員培訓學院,探索培養裁判員的新模式,儘快擴大裁判員隊伍規模,提升裁判員隊伍品質。
第四,加強裁判員國際雙邊交流。

聯合會杯採取的視頻助理裁判技術(VAR)暫時還沒有成為全球通用的足球比賽技術。

要實現這4條裁判新政,中國足協首先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啟動經費。假如中超的版權投資商能如期交付5年80億的費用,那麼這個工作還是可以做的。但是,中國裁判員的水準和能力並非靠短時間內的外引內培就能改善。中國的足球環境不健康、民眾對足球的定位不健康、職業聯賽的發展基礎不扎實,裁判這個環節的水準絕對不可能單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文:廣州日報記者 張喆

但是,中國裁判員的水準和能力並非靠短時間內的外引內培就能改善。中國的足球環境不健康、民眾對足球的定位不健康、職業聯賽的發展基礎不扎實,裁判這個環節的水準絕對不可能單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文:廣州日報記者 張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