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個清朝開國皇帝的冷知識,努爾哈赤姓什麼,滿族忌食狗肉之迷?

● 大清國號的來歷

關於清朝的國號,有一個傳說。當年努爾哈赤落難,被敵人追殺,他騎著一匹青色的馬,這匹馬跟隨他多年了,非常有感情。這馬好像也通人性,馱著努爾哈赤不知疲倦地一路狂奔,

終於擺脫了敵軍。而這匹馬卻倒地不起,活活累死了。努爾哈赤很心疼,含著淚把馬埋葬了,並在馬的墳前禱告說:“大青馬呀,大青馬,如果有一天我努爾哈赤成就霸業,我的國家就叫‘大青’!”後來清軍入關,皇太極就按照當年努爾哈赤的意思,改國號叫大清了。

這只是一個傳說,其實大清的本意來自蒙語的音譯,意思是善戰者、優秀者,皇太極選此為國號,應該是希望自己的國家英勇善戰、永遠優秀的意思吧。

● 努爾哈赤一役中兩箭

努爾哈赤被清廷稱作“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可見其豐功偉績。努爾哈赤自25歲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先後統一女真各部,又征服蒙古。天命三年(1618),

努爾哈赤公佈了《七大恨》檄文並向明朝宣戰。短短幾年,他率領八旗子弟兵所向披靡,先後取得撫清、薩爾滸、開鐵、遼流和廣寧之役的勝利。天命十年(1625),遷都瀋陽建瀋陽宮殿。努爾哈赤創建的後金,在他死後十年,便改國號為“清”了。

努爾哈赤英勇善戰,衝鋒陷陣中自然免不了受傷。《清史稿》曾有記載,與董鄂部一戰中,就“貫胄中首”、“穿甲中項”,兩次負傷。明萬曆十二年(1584),努爾哈赤率軍與董鄂部交戰,

酣戰中敵軍之中一個叫鄂爾果尼的兵士一箭射中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反手拔下箭,搭弓射了回去,並未射中鄂爾果尼,卻將他身邊另一名兵士射死。他帶傷繼續作戰。不多時另一敵兵羅科又彎弓搭箭,射向努爾哈赤,箭弩貫穿鎧甲,正中脖子一側,他再次伸手去拔箭,誰知這支箭箭頭帶有鉤子,一拔之下,自是血肉迸落。受到重創的努爾哈赤拄著弓慢慢從馬上下來,
連飲水數鬥,稍稍休息了片刻,簡單地包紮後又繼續衝鋒陷陣,此時士氣鼓舞,激戰之下終於攻下了城池。

得城之後,下令在所俘虜的士兵中搜尋這兩個人,找到之後帶來見他。當鄂爾果尼、羅科站到他面前,以為必死之際,努爾哈赤卻大笑說道:“像二位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豪傑!”當即下令封兩人為佐領,轄戶三百。

● 努爾哈赤與黃金肉

努爾哈赤在幼年時期因家道中衰,曾經流落遼寧撫順等地,在一個女真部落首領家當火夫。當時,這位部落首領很講究吃喝,每頓飯都要有八菜一湯,一樣都不可少。有一次宴請賓客,他選定部落中一位善烹調的女僕司廚,由努爾哈赤做幫手。當女僕做完第七道菜時,突然暈倒。此時,外廳正等著叫上最後一道菜,幫手努爾哈赤見狀,急中生智,忙將切好的裡脊肉裹上蛋黃液,入油鍋迅速顛炒後裝盤送上,首領嘗後,覺得味道與以往不同,特別好吃,宴畢問起原因,侍者只好實情相告。首領聽了很高興,又傳來努爾哈赤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兒,努爾哈赤為討吉利,答道:“叫黃金肉。”自此,努爾哈赤在首領家頗受歡迎。

後來,努爾哈赤發跡,成了清朝第一個老祖宗,於是,每屆大典,必令先上黃金肉,並當眾講述這段故事。因此,清朝各個皇帝都把黃金肉奉為至上珍饈,以示不忘祖上恩典與賞賜。

● 努爾哈赤姓什麼

人們一般都以為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其實文獻記載努爾哈赤的姓氏有六種:佟、童、崔、雀、覺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謎團重重,原因在於滿洲開始沒有文字,沒能留下原始的滿洲文獻記載。此外,清朝編修《明史》的時候把對清朝皇室祖先不利的史實都刪除或篡改了,編出來一些奇異的神話,隱瞞歷史的真相。

清朝皇帝都認為自己姓愛新覺羅,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有三個仙女在池中沐浴,一隻神鵲銜來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有一個仙女愛不釋手,把果子放進嘴裡吞進腹中,從而有了身孕,生下一個男孩。男孩相貌奇異,而且剛出生就能說話,仙女告訴他,他姓愛新覺羅,名叫布庫裡雍順。布庫裡雍順就是努爾哈赤的祖先。

然而,在明朝、朝鮮的文獻記載中,都說努爾哈赤姓“童”或“佟”。努爾哈赤曾作為明朝的建州衛官員,先後八次騎馬到北京向明朝萬曆皇帝朝貢。明人或明清之際的學者,作了大量記載,都說努爾哈赤姓“童”或“佟”。

● 滿族為何忌食狗肉

滿族有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民族傳統習俗。滿族的這個習俗是怎樣形成的?

相傳努爾哈赤大汗當初在遼東總兵李成梁手下做事。一天,遼東總兵李成梁與老罕王努爾哈赤說自己腳上有三顆紅痣,所以才在上天的保佑下做了總兵,這個時候老罕王順嘴就說:“李大人啊!我的腳上有七顆紅痣呢。”李成梁一聽頗為震驚並在內心裡產生了強烈的忌諱心理,並醞釀暗中誅殺老罕王以除後患。不過李成梁的小妾從小就疼愛老罕王,當得知李成梁有此計畫的時候就先前一步搭救努爾哈赤。當時努爾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幫助下騎著大青馬帶著大黃狗連夜出逃,李成梁得知後派大批明兵隨後追來,先射殺大青馬,努爾哈赤急中生智逃入河邊蘆葦中,因過度疲勞而睡去。明兵找不到努爾哈赤,就放火燒荒,大黃狗見老罕王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他身邊,把葦草淋濕,大黃狗反復這樣做,老罕王才得救,而大黃狗卻勞累至死。從此老罕王發誓,再不食狗肉。於是滿族的老百姓也追隨效仿,便有了今日之“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滿族傳統習俗。

● 巴豆破雄關

為完成統一大業,努爾哈赤帶領兩千人馬去討伐哲陳部的最後一個部落——洞城。洞城築有兩丈多高的城牆,全用大石塊壘疊砌成,堅固厚實。城裡有練兵場,大約十畝方圓。有蓄水池,池水清澈如鏡,由山頭眾多泉水引來,供城內人馬飲用。洞城的城主名叫紮依海,當年六十二三歲,身體仍然壯實如牛。此人性格剛直,不苟言笑,善使弓箭,刀馬純熟。在洞城百姓中威望非常高。

有部將向努爾哈赤建議說:“那泉水是洞城的命脈。若截斷它,城裡有蓄水池,恐怕短時間不能治服他們。部下以為,建州盛產巴豆,這東西吃下去便腹瀉不止。可以派人連夜回建州去取來巴豆放入泉水裡,順勢流入蓄水池。不出三天,全城的人都會拉肚子。那時,不需要拼殺,洞城唾手可得。”努爾哈赤當即派洛寒帶五個士兵,騎上快馬,奔建州而去。第二天東方剛放亮,洛寒就取巴豆回來了。努爾哈赤忙派人將巴豆砸碎,研成粉末。又派安費揚古帶領五個人,悄悄從側面上山,把菝鬥撒入每個山泉。當天夜裡,來來回回走動的城牆上守衛的士兵,一個個都屙了稀屎,有的已經直不起腰了。城裡那些老百姓也是一樣,當夜就開始拉肚子。第二天,五首領一齊來稟報,說:“老百姓和士兵們叫苦連天的。這個仗不能打了。不如跟他談判吧!”紮依海無計可施,只好答應道:“是啊,不如跟努爾哈赤談判。”中午時分,二首領紮依山忍著肚子疼,來到努爾哈赤營帳。努爾哈赤十分熱情地接待了他。因為雙方都有誠意,談判時間很短就結束了。努爾哈赤要求洞城歸建州統一管理,五個首領要隨他出征,城主仍由紮依海擔任。這三項條件都不苛刻,紮依山全部答應。第二天,紮依海帶著五個徒弟來到努爾哈赤營帳,大家握手言歡。自此,哲陳部已全被努爾哈赤統一。

● 努爾哈赤的嬪妃

努爾哈赤一生先後娶嬪妃十六人。其中的幾個頗有故事。

葉赫納喇氏孟古姐妹二人,是海西女真葉赫貝勒楊吉的女兒。當年,努爾哈赤在建州起兵時,葉赫貝勒楊吉對努爾哈赤頗有好感,說:“我有個小女兒,等她長大了一定要許配給你。”努爾哈赤問道:“欲結盟好,我可以迎娶您的大女兒呀,何必要等著小的呢?”楊吉說:“我的小女兒儀容端重,舉止不凡,她許配你最合適。”努爾哈赤聽後滿意地點頭稱是。這個小女兒就是孟古姐姐。後來當其父被遼東總兵李成染所殺,其兄便攜其投靠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欲統一女真時,葉赫部大為反感,親家之間越發不悅。此時,孟古姐姐病危,思念母親。努爾哈赤派人去請卻遭到拒絕。不久,孟古帶著深深的遺憾死去了。她生了一個優秀的兒子,那就是後來的大清皇帝皇太極。因為有了他,她才在死後獲得了許多崇高的稱號。

繼妃富察氏袞代是建州女真莽塞杜諸祜之女,是個身世複雜的女人。她原嫁給努爾哈赤的叔伯哥哥威准為妻,威准死後即改嫁努爾哈赤為妾。嫁過來的袞代和努爾哈赤非常恩愛,據史載,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葉赫等九部聯軍攻打建州,袞代見努爾哈赤側身酣睡,就勸其早做準備。努爾哈赤當然是胸有成竹,安睡如故,次日破敵。可恩愛招妒,有小人私底下向努爾哈赤打小報告,誣陷袞代,說她和代善關係曖昧,還冒領財物。於是,努爾哈赤以竊藏金帛罪,將其逐出宮門,攆回娘家。

庶妃德因澤,在努爾哈赤的妻妾中排行最末,是在努爾哈赤62歲高齡時娶來的。正是她向努爾哈赤吹枕頭風陷害富察氏袞代的。此後,她又以相同的罪名向努爾哈赤情深意篤的大妃阿巴亥下手。所幸的是阿巴亥沒有被置於死地,但也傷得不輕。

阿巴亥與努爾哈赤的姻緣,極富戲劇性。明朝末年,海西女真的烏拉部地廣人眾,兵強馬壯,勢力尤為強大,與努爾哈赤勢不兩立。萬曆二十年(1592),有烏拉部參與其中的九部聯軍,以三萬之眾攻打努爾哈赤的根據地赫圖阿拉。然而,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奇跡般地取得了勝利。烏拉部首領布占泰被活捉,表示臣服建州。努爾哈赤念其歸順之意,收為額駙,先後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他。布占泰在兵敗回歸、羽翼未豐的情況下,為了取悅建州,感激努爾哈赤的再生之恩,于萬曆二十九年(1601)將年僅12歲的侄女阿巴亥親自送到赫圖阿拉,嫁給了長她31歲的努爾哈赤。

阿巴亥在努爾哈赤死後,被皇太極等人設計逼迫,最後隨努爾哈赤殉葬。

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我哦,將繼續發更多有品質的歷史,有趣的歷史。

此時,外廳正等著叫上最後一道菜,幫手努爾哈赤見狀,急中生智,忙將切好的裡脊肉裹上蛋黃液,入油鍋迅速顛炒後裝盤送上,首領嘗後,覺得味道與以往不同,特別好吃,宴畢問起原因,侍者只好實情相告。首領聽了很高興,又傳來努爾哈赤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兒,努爾哈赤為討吉利,答道:“叫黃金肉。”自此,努爾哈赤在首領家頗受歡迎。

後來,努爾哈赤發跡,成了清朝第一個老祖宗,於是,每屆大典,必令先上黃金肉,並當眾講述這段故事。因此,清朝各個皇帝都把黃金肉奉為至上珍饈,以示不忘祖上恩典與賞賜。

● 努爾哈赤姓什麼

人們一般都以為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其實文獻記載努爾哈赤的姓氏有六種:佟、童、崔、雀、覺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謎團重重,原因在於滿洲開始沒有文字,沒能留下原始的滿洲文獻記載。此外,清朝編修《明史》的時候把對清朝皇室祖先不利的史實都刪除或篡改了,編出來一些奇異的神話,隱瞞歷史的真相。

清朝皇帝都認為自己姓愛新覺羅,是因為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有三個仙女在池中沐浴,一隻神鵲銜來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有一個仙女愛不釋手,把果子放進嘴裡吞進腹中,從而有了身孕,生下一個男孩。男孩相貌奇異,而且剛出生就能說話,仙女告訴他,他姓愛新覺羅,名叫布庫裡雍順。布庫裡雍順就是努爾哈赤的祖先。

然而,在明朝、朝鮮的文獻記載中,都說努爾哈赤姓“童”或“佟”。努爾哈赤曾作為明朝的建州衛官員,先後八次騎馬到北京向明朝萬曆皇帝朝貢。明人或明清之際的學者,作了大量記載,都說努爾哈赤姓“童”或“佟”。

● 滿族為何忌食狗肉

滿族有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民族傳統習俗。滿族的這個習俗是怎樣形成的?

相傳努爾哈赤大汗當初在遼東總兵李成梁手下做事。一天,遼東總兵李成梁與老罕王努爾哈赤說自己腳上有三顆紅痣,所以才在上天的保佑下做了總兵,這個時候老罕王順嘴就說:“李大人啊!我的腳上有七顆紅痣呢。”李成梁一聽頗為震驚並在內心裡產生了強烈的忌諱心理,並醞釀暗中誅殺老罕王以除後患。不過李成梁的小妾從小就疼愛老罕王,當得知李成梁有此計畫的時候就先前一步搭救努爾哈赤。當時努爾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幫助下騎著大青馬帶著大黃狗連夜出逃,李成梁得知後派大批明兵隨後追來,先射殺大青馬,努爾哈赤急中生智逃入河邊蘆葦中,因過度疲勞而睡去。明兵找不到努爾哈赤,就放火燒荒,大黃狗見老罕王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他身邊,把葦草淋濕,大黃狗反復這樣做,老罕王才得救,而大黃狗卻勞累至死。從此老罕王發誓,再不食狗肉。於是滿族的老百姓也追隨效仿,便有了今日之“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滿族傳統習俗。

● 巴豆破雄關

為完成統一大業,努爾哈赤帶領兩千人馬去討伐哲陳部的最後一個部落——洞城。洞城築有兩丈多高的城牆,全用大石塊壘疊砌成,堅固厚實。城裡有練兵場,大約十畝方圓。有蓄水池,池水清澈如鏡,由山頭眾多泉水引來,供城內人馬飲用。洞城的城主名叫紮依海,當年六十二三歲,身體仍然壯實如牛。此人性格剛直,不苟言笑,善使弓箭,刀馬純熟。在洞城百姓中威望非常高。

有部將向努爾哈赤建議說:“那泉水是洞城的命脈。若截斷它,城裡有蓄水池,恐怕短時間不能治服他們。部下以為,建州盛產巴豆,這東西吃下去便腹瀉不止。可以派人連夜回建州去取來巴豆放入泉水裡,順勢流入蓄水池。不出三天,全城的人都會拉肚子。那時,不需要拼殺,洞城唾手可得。”努爾哈赤當即派洛寒帶五個士兵,騎上快馬,奔建州而去。第二天東方剛放亮,洛寒就取巴豆回來了。努爾哈赤忙派人將巴豆砸碎,研成粉末。又派安費揚古帶領五個人,悄悄從側面上山,把菝鬥撒入每個山泉。當天夜裡,來來回回走動的城牆上守衛的士兵,一個個都屙了稀屎,有的已經直不起腰了。城裡那些老百姓也是一樣,當夜就開始拉肚子。第二天,五首領一齊來稟報,說:“老百姓和士兵們叫苦連天的。這個仗不能打了。不如跟他談判吧!”紮依海無計可施,只好答應道:“是啊,不如跟努爾哈赤談判。”中午時分,二首領紮依山忍著肚子疼,來到努爾哈赤營帳。努爾哈赤十分熱情地接待了他。因為雙方都有誠意,談判時間很短就結束了。努爾哈赤要求洞城歸建州統一管理,五個首領要隨他出征,城主仍由紮依海擔任。這三項條件都不苛刻,紮依山全部答應。第二天,紮依海帶著五個徒弟來到努爾哈赤營帳,大家握手言歡。自此,哲陳部已全被努爾哈赤統一。

● 努爾哈赤的嬪妃

努爾哈赤一生先後娶嬪妃十六人。其中的幾個頗有故事。

葉赫納喇氏孟古姐妹二人,是海西女真葉赫貝勒楊吉的女兒。當年,努爾哈赤在建州起兵時,葉赫貝勒楊吉對努爾哈赤頗有好感,說:“我有個小女兒,等她長大了一定要許配給你。”努爾哈赤問道:“欲結盟好,我可以迎娶您的大女兒呀,何必要等著小的呢?”楊吉說:“我的小女兒儀容端重,舉止不凡,她許配你最合適。”努爾哈赤聽後滿意地點頭稱是。這個小女兒就是孟古姐姐。後來當其父被遼東總兵李成染所殺,其兄便攜其投靠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欲統一女真時,葉赫部大為反感,親家之間越發不悅。此時,孟古姐姐病危,思念母親。努爾哈赤派人去請卻遭到拒絕。不久,孟古帶著深深的遺憾死去了。她生了一個優秀的兒子,那就是後來的大清皇帝皇太極。因為有了他,她才在死後獲得了許多崇高的稱號。

繼妃富察氏袞代是建州女真莽塞杜諸祜之女,是個身世複雜的女人。她原嫁給努爾哈赤的叔伯哥哥威准為妻,威准死後即改嫁努爾哈赤為妾。嫁過來的袞代和努爾哈赤非常恩愛,據史載,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葉赫等九部聯軍攻打建州,袞代見努爾哈赤側身酣睡,就勸其早做準備。努爾哈赤當然是胸有成竹,安睡如故,次日破敵。可恩愛招妒,有小人私底下向努爾哈赤打小報告,誣陷袞代,說她和代善關係曖昧,還冒領財物。於是,努爾哈赤以竊藏金帛罪,將其逐出宮門,攆回娘家。

庶妃德因澤,在努爾哈赤的妻妾中排行最末,是在努爾哈赤62歲高齡時娶來的。正是她向努爾哈赤吹枕頭風陷害富察氏袞代的。此後,她又以相同的罪名向努爾哈赤情深意篤的大妃阿巴亥下手。所幸的是阿巴亥沒有被置於死地,但也傷得不輕。

阿巴亥與努爾哈赤的姻緣,極富戲劇性。明朝末年,海西女真的烏拉部地廣人眾,兵強馬壯,勢力尤為強大,與努爾哈赤勢不兩立。萬曆二十年(1592),有烏拉部參與其中的九部聯軍,以三萬之眾攻打努爾哈赤的根據地赫圖阿拉。然而,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奇跡般地取得了勝利。烏拉部首領布占泰被活捉,表示臣服建州。努爾哈赤念其歸順之意,收為額駙,先後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他。布占泰在兵敗回歸、羽翼未豐的情況下,為了取悅建州,感激努爾哈赤的再生之恩,于萬曆二十九年(1601)將年僅12歲的侄女阿巴亥親自送到赫圖阿拉,嫁給了長她31歲的努爾哈赤。

阿巴亥在努爾哈赤死後,被皇太極等人設計逼迫,最後隨努爾哈赤殉葬。

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我哦,將繼續發更多有品質的歷史,有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