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富士膠片CEO古森重隆:經營企業的靈魂

偉大的企業都有一個靈魂。這裡的“偉大”,並不是一個蓋章定論的結果,而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願景。真正的企業經營者,都希望成就企業、基業長青,支撐其不斷迎接挑戰、到達勝利彼岸的內在精神,

便是企業的靈魂內核。企業的靈魂,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一種感召體現,怎樣的企業靈魂,怎樣的經營方式,都將決定這家企業最終的成敗走向。

處在激蕩巨變的時代,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是企業直面的生存環境。適應變化,可以生存;引領變化,方能勝出。“如果能不斷為社會提供新價值,那麼就會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企業”,把擴大企業規模與解決全球性社會課題相結合,

通過創新來提供具有全新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這是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全球總裁兼CEO古森重隆先生,在歷經膠片企業的數碼浪潮洗禮後,仍能率領集團大軍屹立潮頭的經營心得。

富士膠片CEO 古森重隆

巔峰藏危 危中有機

這位有著鷹一般如炬眼神、嚴肅表情的CEO,

從1963年大學畢業至今的54年時光,全部給予了富士膠片。他歷經過膠片時代企業繁盛給他帶來的無比榮耀,也經歷過數碼衝擊企業命運堪憂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壓力。2000年,彩色膠捲市場規模達到頂峰,以彩色膠捲等感光材料為主業的產品為富士膠片貢獻了60%的銷售額和三分之二的利潤,這一年,古森重隆出任公司執行總裁(COO)。而始料未及的是,隨後每年,
該市場以20%~30%的規模銳減,在其後短短四五年內公司該核心業務竟然陷入虧損,期間的2003年,他臨危受命就任CEO。必須打破僵局、化解危機,挽救企業的同時堅守自己的職業生涯,贏得這場“絕對不能失敗的挑戰”,這是這位將“勇敢”作為勵志銘、“非勝即負”作為人生信條的CEO,給自己畫的底線。

在對膠捲業務進行大刀闊斧地包括裁員、縮減生產之類的結構改革同時,對具有潛力的新興領域進行大膽投資,

實現二次創業,以彌補之前核心產品的市場萎縮。如今已駛入到新航道上的富士膠片,人們已經很難再將其名字定義為一家純粹意義上的膠片企業。

富士膠片從最早的膠捲研發開始,就形成了注重自主技術開發的企業文化。在構築新的發展戰略,確定向哪些新興領域進軍之前,富士膠片將現有技術和新開發技術、現有市場需求和未來新市場需求,

進行了近一年半的調查和矩陣分析,最終確定了能強化現有收益專案和開拓新市場的六大重點領域:數碼影像、光學元器件、高性能材料、印刷系統、檔處理、醫療生命科學。其中,生物醫藥、化妝品、高性能材料,將是未來新市場需求增長可能較大的行業領域。

古森先生回顧改革過程說,在環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像富士膠片這樣大體量,達2兆3兆日元銷售規模並且在全球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能夠在短短十年間內挽回局面,繼續生存下來的企業,在全球也並不多見。而自己作為企業經營者,深感快速決斷力尤為重要,而在快速決斷之前,快速地把握事實現狀也非常重要。正是如此,在數碼浪潮來前以及之後的事業提前佈局,讓這位CEO力挽狂瀾,掌住了富士膠片這艘航船的大舵。

直面變化 引領創新

從膠片企業轉型成為橫跨影像、資訊、檔處理三大事業領域的多元化企業,與昔日競爭對手柯達截然不同的轉型故事,已經是過去式。面向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富士膠片籌謀的新興產品領域,也是在積極擁抱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對此,古森重隆認為,雖然對新進領域的未知,富士膠片也會有,但于經營者而言,對未來做出正確的研判,其實也是一種必須的能力和素質。

但是這些不會憑空而得,為此,古森重隆在富士膠片設立了資訊技術研究所(Informatics Research Laboratory),專門研究資訊技術會如何變化,公司可以從中做些什麼;還設立了研究創新戰略的部門ISP(Innovation & Strategy Planning Division),專門考慮針對新興技術的變化,富士膠片該如何創造新的價值。在醫療診斷領域,一些結合了大資料研發的醫療影像產品,能充當醫生的第三眼,幫助研判、篩查各種病例;針對人工智慧將引起的多產業變革,在未來需求越來越多的感測器產品,富士膠片也在積極思考如何發揮優勢加以借力;同時富士膠片一直以來擅長的材料技術,將可能為高性能材料再貼上“智慧”的標籤,來發揮其獨特的性能。

作為未來的成長驅動領域,醫療健康護理被富士膠片視為重中之重。在預防方面,開發了能解決代謝綜合症、脂肪堆積問題,抗氧化、抗衰老等能説明人們維持健康狀態的營養保健品;在診斷方面,主要是有多年開發經驗的各類醫療器械;在治療方面,主要是藥物和再生醫療,這是富士膠片涉足的新領域,是有選擇性地涉足當前尚未解決的一些醫療問題,比如抗癌藥,和應對阿爾茲海默病、禽流感、埃博拉等疑難病症的藥物。在極富前景的再生醫療領域,富士膠片通過收購以及自有技術的融合,已經完成了基礎技術鋪墊,今後人體器官,像肝臟、腎臟、眼睛、腦神經細胞,都有望通過再生醫療來進行移植和修復,而富士膠片也有望在再生醫療領域成為新興的領軍企業。而這些產品,也應證了公司要創造新價值、解決全球社會課題的初衷。

富士膠片研發應對埃博拉病毒的藥物“Avigan”

特別對於中國市場,古森先生預期未來在醫療方面的需求將非常大,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收入的提高,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將更為需要,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也讓類似高血壓、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病成為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富士膠片在這方面擁有的醫療設備、藥物、護膚品等,從預防到診斷到治療的綜合性的醫療解決手段,可以為中國市場提供多需求的醫療服務,這也是企業的責任所在。與此同時,富士膠片在中國有包括10家工廠在內的29家子公司,員工超過1.8萬餘人。如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是富士膠片在全球的12%-13%左右,是繼日本本土、美國之後的第三大重要市場,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市場,所以公司非常看好。

傳承文化 峰迴路轉

數碼相機的全面興起,讓膠捲市場迅速萎縮,是否壯士斷腕、完全退出這個行業,也曾是富士膠片改革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所幸,作為行業內最後的堅守者,出於對影像文化的保護,富士膠片對銀鹽照片技術並沒有完全捨棄,而這也給富士膠片這個以影像起家的企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產品樂趣。

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讓古森重新認識到了影像文化的價值。在重災區,很多受災失去親人的民眾在廢墟中拼命尋找家人的照片。為了修復受到海水和泥沙損壞的照片,幫助災民留存家人美好的回憶,富士膠片發起了“拯救照片計畫”為災區清洗可修復的鹵化銀照片,受到了歡迎。

如今,與照片相關的影像產品,仍是普通消費者瞭解富士膠片品牌一個生動觸點。以instax為首的一次成像類產品,就以俏皮的造型、立拍立得的輸出,牢牢抓住了年輕時尚的90後00後消費群;將傳統照片技術向數碼相機領域進行延伸,在影像處理的開發上,富士膠片力求以還原人腦的記憶色來打造高畫質圖片。對此,令古森先生自豪的是,富士膠片將原來從事膠捲時能夠再現出人腦所記憶的鮮明顏色,應用到數碼相機的色彩表現上,這只有富士膠片能做到,是決勝的秘訣,也是一種創新。從機身的便攜性到畫質的完美性,均提升了多個臺階的中畫幅數碼相機GFX 50s,就是富士膠片影像技術的又一力作。

左:富士中畫幅數碼相機GFX 50s

右:富士膠片數模一次成像相機instax SQUARE SQ10

修煉身心 經營人生

70多年的人生閱歷,50多年的職場磨礪,特別是帶領富士膠片的二次創業之役,讓古森重隆充滿了傳奇色彩。將企業經營、商戰過往、職業心得、時代感悟,融合在一本書裡,集結而出,是這位出色的CEO,給社會帶來的又一項新價值。古森先生親著的《靈魂經營》一書,作為其與富士膠片共命運的職業生涯梳理,給企業管理、職業修煉,帶來了很有指導意義的案例與心經。

在企業經營的緊急關頭,企業的指揮官如何決策?如何提高決策水準?在古森先生看來,要根據有限的資訊清晰把握現狀,能從零散的請保重理解全域和本質,看到書面內容中沒有明確的資訊,根據現狀,分析發展動向,準確預測未來。當然,這需要長期的訓練。古森先生即使再忙每天也要堅持看多份報紙,閱讀報紙的時候,他不僅是理解文章內容,還會思考事態將如何發展,自己進行推演,再根據事後的結果來印證思考自己的推測及不足。長期堅持預測訓練,自己就會明白事物發展的道理和法則,於是就能掌握普遍規律,這樣即便是面對外行領域也能判斷準確。而不正視現實、資訊不準確、摻雜先入為主的偏見,都可能影響正確決策。

如何在職場上實現螺旋式上升的正迴圈,古森先生以自己的工作經歷,告訴後來者,要帶著主人翁的精神去工作。他能一路從新員工最後晉升到總裁,在前任經營者看來,他是一個處處為公司著想,把工作當成自己事業的人。為了公司、為家人、為朋友,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不輕易依賴別人,自己尋求解決辦法,積極改變現狀,勇於到新的環境中去參與挑戰和磨練,方有機會施展才華,進而脫穎而出。

取得高層次社會地位的人,不一定都是人生的勝者。在古森先生看來,只有自我奮鬥,始終堅持走自己人生道路的人,才能實現自我,這樣的人,才是人生的勝者。

閱讀原文,瞭解更多關於古森重隆先生的經營之道

古森先生回顧改革過程說,在環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像富士膠片這樣大體量,達2兆3兆日元銷售規模並且在全球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能夠在短短十年間內挽回局面,繼續生存下來的企業,在全球也並不多見。而自己作為企業經營者,深感快速決斷力尤為重要,而在快速決斷之前,快速地把握事實現狀也非常重要。正是如此,在數碼浪潮來前以及之後的事業提前佈局,讓這位CEO力挽狂瀾,掌住了富士膠片這艘航船的大舵。

直面變化 引領創新

從膠片企業轉型成為橫跨影像、資訊、檔處理三大事業領域的多元化企業,與昔日競爭對手柯達截然不同的轉型故事,已經是過去式。面向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富士膠片籌謀的新興產品領域,也是在積極擁抱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對此,古森重隆認為,雖然對新進領域的未知,富士膠片也會有,但于經營者而言,對未來做出正確的研判,其實也是一種必須的能力和素質。

但是這些不會憑空而得,為此,古森重隆在富士膠片設立了資訊技術研究所(Informatics Research Laboratory),專門研究資訊技術會如何變化,公司可以從中做些什麼;還設立了研究創新戰略的部門ISP(Innovation & Strategy Planning Division),專門考慮針對新興技術的變化,富士膠片該如何創造新的價值。在醫療診斷領域,一些結合了大資料研發的醫療影像產品,能充當醫生的第三眼,幫助研判、篩查各種病例;針對人工智慧將引起的多產業變革,在未來需求越來越多的感測器產品,富士膠片也在積極思考如何發揮優勢加以借力;同時富士膠片一直以來擅長的材料技術,將可能為高性能材料再貼上“智慧”的標籤,來發揮其獨特的性能。

作為未來的成長驅動領域,醫療健康護理被富士膠片視為重中之重。在預防方面,開發了能解決代謝綜合症、脂肪堆積問題,抗氧化、抗衰老等能説明人們維持健康狀態的營養保健品;在診斷方面,主要是有多年開發經驗的各類醫療器械;在治療方面,主要是藥物和再生醫療,這是富士膠片涉足的新領域,是有選擇性地涉足當前尚未解決的一些醫療問題,比如抗癌藥,和應對阿爾茲海默病、禽流感、埃博拉等疑難病症的藥物。在極富前景的再生醫療領域,富士膠片通過收購以及自有技術的融合,已經完成了基礎技術鋪墊,今後人體器官,像肝臟、腎臟、眼睛、腦神經細胞,都有望通過再生醫療來進行移植和修復,而富士膠片也有望在再生醫療領域成為新興的領軍企業。而這些產品,也應證了公司要創造新價值、解決全球社會課題的初衷。

富士膠片研發應對埃博拉病毒的藥物“Avigan”

特別對於中國市場,古森先生預期未來在醫療方面的需求將非常大,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收入的提高,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將更為需要,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也讓類似高血壓、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病成為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富士膠片在這方面擁有的醫療設備、藥物、護膚品等,從預防到診斷到治療的綜合性的醫療解決手段,可以為中國市場提供多需求的醫療服務,這也是企業的責任所在。與此同時,富士膠片在中國有包括10家工廠在內的29家子公司,員工超過1.8萬餘人。如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是富士膠片在全球的12%-13%左右,是繼日本本土、美國之後的第三大重要市場,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市場,所以公司非常看好。

傳承文化 峰迴路轉

數碼相機的全面興起,讓膠捲市場迅速萎縮,是否壯士斷腕、完全退出這個行業,也曾是富士膠片改革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所幸,作為行業內最後的堅守者,出於對影像文化的保護,富士膠片對銀鹽照片技術並沒有完全捨棄,而這也給富士膠片這個以影像起家的企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產品樂趣。

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讓古森重新認識到了影像文化的價值。在重災區,很多受災失去親人的民眾在廢墟中拼命尋找家人的照片。為了修復受到海水和泥沙損壞的照片,幫助災民留存家人美好的回憶,富士膠片發起了“拯救照片計畫”為災區清洗可修復的鹵化銀照片,受到了歡迎。

如今,與照片相關的影像產品,仍是普通消費者瞭解富士膠片品牌一個生動觸點。以instax為首的一次成像類產品,就以俏皮的造型、立拍立得的輸出,牢牢抓住了年輕時尚的90後00後消費群;將傳統照片技術向數碼相機領域進行延伸,在影像處理的開發上,富士膠片力求以還原人腦的記憶色來打造高畫質圖片。對此,令古森先生自豪的是,富士膠片將原來從事膠捲時能夠再現出人腦所記憶的鮮明顏色,應用到數碼相機的色彩表現上,這只有富士膠片能做到,是決勝的秘訣,也是一種創新。從機身的便攜性到畫質的完美性,均提升了多個臺階的中畫幅數碼相機GFX 50s,就是富士膠片影像技術的又一力作。

左:富士中畫幅數碼相機GFX 50s

右:富士膠片數模一次成像相機instax SQUARE SQ10

修煉身心 經營人生

70多年的人生閱歷,50多年的職場磨礪,特別是帶領富士膠片的二次創業之役,讓古森重隆充滿了傳奇色彩。將企業經營、商戰過往、職業心得、時代感悟,融合在一本書裡,集結而出,是這位出色的CEO,給社會帶來的又一項新價值。古森先生親著的《靈魂經營》一書,作為其與富士膠片共命運的職業生涯梳理,給企業管理、職業修煉,帶來了很有指導意義的案例與心經。

在企業經營的緊急關頭,企業的指揮官如何決策?如何提高決策水準?在古森先生看來,要根據有限的資訊清晰把握現狀,能從零散的請保重理解全域和本質,看到書面內容中沒有明確的資訊,根據現狀,分析發展動向,準確預測未來。當然,這需要長期的訓練。古森先生即使再忙每天也要堅持看多份報紙,閱讀報紙的時候,他不僅是理解文章內容,還會思考事態將如何發展,自己進行推演,再根據事後的結果來印證思考自己的推測及不足。長期堅持預測訓練,自己就會明白事物發展的道理和法則,於是就能掌握普遍規律,這樣即便是面對外行領域也能判斷準確。而不正視現實、資訊不準確、摻雜先入為主的偏見,都可能影響正確決策。

如何在職場上實現螺旋式上升的正迴圈,古森先生以自己的工作經歷,告訴後來者,要帶著主人翁的精神去工作。他能一路從新員工最後晉升到總裁,在前任經營者看來,他是一個處處為公司著想,把工作當成自己事業的人。為了公司、為家人、為朋友,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不輕易依賴別人,自己尋求解決辦法,積極改變現狀,勇於到新的環境中去參與挑戰和磨練,方有機會施展才華,進而脫穎而出。

取得高層次社會地位的人,不一定都是人生的勝者。在古森先生看來,只有自我奮鬥,始終堅持走自己人生道路的人,才能實現自我,這樣的人,才是人生的勝者。

閱讀原文,瞭解更多關於古森重隆先生的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