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檢驗科不懂這些,你可能真的只是“搞屎棍”?!

糞便分析通常包括一般性狀檢查、顯微鏡檢查、寄生蟲檢查和化學檢查幾部分,在醫院常規實驗室中也多開展了這些檢驗項目。下面列表將各項檢查臨床診斷價值介紹如下。

1. 糞便一般性狀檢查的重要性

雖然糞便檢驗只是一種描述,但是醫生往往會通過問診,通過病人自敘述大小便排泌情況,根據糞便一般性狀和顏色變化,對患者的消化道狀況或疾病有初步瞭解。見表1和表2。

2. 糞便顯微鏡檢查的意義

顯微鏡檢查也是一個重要的項目,外觀形狀顏色正常,並不能代表顯微鏡下沒有異常發現。顯微鏡檢查的目的就是發現隱藏在其中的有診斷價值的秘密。顯微鏡檢查發現的糞便中有價值的成分,與臨床診斷的關係見表3。

3. 糞便寄生蟲檢查

糞便顯微鏡檢查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發現寄生蟲卵或蟲體,除了常規檢查發現寄生蟲外,還可通過集卵法提高檢出蟲卵的陽性率,還可通過染色法對寄生蟲進行細緻觀察和鑒別。在臨床檢驗工作中最具有重要意義的診斷性報告,就是寄生蟲檢驗報告。可以在糞便中檢查到的寄生蟲有:蛔蟲,

阿米巴原蟲,鞭蟲,鉤蟲,血吸蟲,蟯蟲,肺吸蟲,藍氏賈第鞭毛蟲,布氏薑片吸蟲,中華支睾吸蟲,絛蟲,隱孢子蟲,衛氏並殖吸蟲,纖毛蟲,短膜殼絛蟲,糞類圓線蟲,毛圓線蟲等。

4. 糞便化學檢查

一般醫院所進行的糞便化學檢查主要是糞便潛血試驗。而在一些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還可以開展一些有價值的糞便化學定性或定量檢查項目。其臨床應用價值見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