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鎮巴縣扶貧幹部唐修坤:敢叫貧家換新顏

敢叫貧家換新顏

鎮巴縣扶貧幹部 唐修坤

八月的大巴山,

雨後顯得格外清新蒼翠。鳥兒開心地歡叫著,一曲曲脫貧攻堅戰歌在青山綠林間回蕩。

初秋,掩映在高高群山中的鎮巴縣簡池鎮蒿坪村西安壩小組,稍稍放慢了農忙忙碌的腳步。我們從簡大路驅車5公里,再徒步翻過一架大山,就來到陳義貴的家。他的家座落在海拔900多米高山頂上,三間土木結構房看上去並不寬敞,卻十分乾淨。

“家裡有6口人,我們夫妻倆,有一個上小學女兒,

還有快70歲的老爸老媽,和一個雙目失明的岳母。”陳義貴說,“往年,我一直在外打工掙幾個票子遠水不能解近渴。加之,哥哥生前跑運輸貸款2萬多元,這筆債也落在我頭上。使我本身清苦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陳義貴家裡日子雖然挺緊巴,但也其樂融融。他的家窮了幾輩子,在貧窮面前他選擇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對,挺直腰杆戰勝困難。把這個家一定撐起來,讓貧困從家永遠消失,

才對得起政府。

陳義貴家老的老,小的小,岳母眼睛失明還是個病殼殼,義貴每天還接送女兒去10裡地的簡池中心小學上學,這日子真的不好過。

然而,很多時候不堪的生活壓力會變成動力。還是那句老話,要得富先修路。2015年8月,陳義貴找來挖機花去9800元,修了長500米到家土公路。沒得啟動資金,鎮扶貧工作組、信用社、村委來人為他扶持了5萬元貼息貸款,拿出2萬多元還清哥哥多年的陳貸,

餘額加上村互組協會資助資金2萬元用來修建豬牛圈、買豬牛。

陳義貴是個吃苦耐勞的人。他自己設計,夫妻兩人砌磚牆,上領掛蓋鐵板瓦,整整一月時間修起了10間圈舍。豬牛羊有了房子,陳義貴就去買回3頭母豬,2頭母牛和4只母羊飼養。別看他沒讀幾天書,他肯動腦子,經常去請教附近幾家農牧合作社,他很快掌握了豬牛羊養殖技術。

陳義貴告訴筆者,搞養殖是個勤快活兒,

一點也不敢偷懶。每天都得把牛羊趕上山坡放,天黑得收回來。還得割牧草,給豬備食、添水、清理糞便。母豬產仔了還得日夜守護……

為了解決雨天和冬天牧草緊缺難題,陳義貴又種了3畝地的牧草,地裡還有10畝地的玉米,5畝地的土豆,紅苕,蘿蔔從根本上解決了養豬飼料來源。

陳義貴沒進過幾天學堂,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只有自強不息,不等不靠不要,才能實現脫貧致富夢想。

農村人才會知道收種農作物是何等艱辛?陳義貴知道這些,卻從來沒有叫苦,放羊、喂豬、播種、施肥、收割,十有八九回忙得不可開交,顧不上吃飯。有人問他“你這樣忙為了啥?” “我要脫貧,就為了以後能過上好日子,趁國家政策好,自己年輕還能做活,多掙錢孝敬父母,再供女兒好好讀書將來上個大學,興一個像樣的家。”陳義貴目光堅毅,他覺得窮家要變富樣,就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能指望別人的贈與和施捨。還要一心鼓勵孩子上學,用知識改變命運。

生活往往捉弄人,可陳義貴並沒有失去信心,他以知足常樂的心態,坦然面對一切。“我們兩家住地沒隔多遠,在我們小組像他這樣勤快的人很多,但搞個象摸像樣的養殖,他是唯一的一個。一般人,屋裡幾畝地都種不出來,更別說養豬羊養牛了。”共產黨員李耀科高興地評價說。

每當暮色來臨,蒿坪村的山梁上影影綽綽,現出依稀燈光。那就是陳義貴拿上礦燈,在圈舍裡細心地數著這些“小傢伙”。他說,這是他最高興地時刻。這是脫貧攻堅的希望,更是美好生活的期盼。

是啊!當我們走進他的養殖圈舍,眼前豁然開朗。9頭膘肥體壯的牛兒正悠閒地咀嚼著,好像在美美回味一天在樹林中歡快吃草,和30多隻作伴的山羊或追逐,或撒歡情景。25頭小仔豬2頭大肥豬哼著小調在圈舍蹦跳著……

人們常常奢望幸福。幸福是什麼?陳義貴樂滋滋地說,幸福其實很簡單,幸福就是忙碌,幸福就是我走在脫貧路上有好政策相伴,今天我幸福就是滿滿脫貧希望……

不能指望別人的贈與和施捨。還要一心鼓勵孩子上學,用知識改變命運。

生活往往捉弄人,可陳義貴並沒有失去信心,他以知足常樂的心態,坦然面對一切。“我們兩家住地沒隔多遠,在我們小組像他這樣勤快的人很多,但搞個象摸像樣的養殖,他是唯一的一個。一般人,屋裡幾畝地都種不出來,更別說養豬羊養牛了。”共產黨員李耀科高興地評價說。

每當暮色來臨,蒿坪村的山梁上影影綽綽,現出依稀燈光。那就是陳義貴拿上礦燈,在圈舍裡細心地數著這些“小傢伙”。他說,這是他最高興地時刻。這是脫貧攻堅的希望,更是美好生活的期盼。

是啊!當我們走進他的養殖圈舍,眼前豁然開朗。9頭膘肥體壯的牛兒正悠閒地咀嚼著,好像在美美回味一天在樹林中歡快吃草,和30多隻作伴的山羊或追逐,或撒歡情景。25頭小仔豬2頭大肥豬哼著小調在圈舍蹦跳著……

人們常常奢望幸福。幸福是什麼?陳義貴樂滋滋地說,幸福其實很簡單,幸福就是忙碌,幸福就是我走在脫貧路上有好政策相伴,今天我幸福就是滿滿脫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