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女超人”於鶯要開的“有溫度”社區診所長什麼樣?

作者:宋子熒

全文共2368字 / 閱讀需要5分‍鐘

從一名醫生到職業經理人再到創業者,其實於鶯想打造全科診所的想法一直沒變。

政策利好,基層醫療的春天來了

從協和辭職之後,於鶯去臺灣學習了3個月,

專門瞭解全科醫生的工作狀況,回來後一心想開一個小的全科家庭診所,但因為選址、審批等環節進展緩慢,市場環境不成熟等原因最終沒有實現。“基層醫療說好做也好做,說難也難,當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時候,這一切都不難,難的是醫生不願意到基層。”

好在近年來,國家層面支援社會辦醫的檔或講話持續不斷。比如:2015年國務院頒佈了《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管理意見》,

分級診療制度漸漸在全國得到了大力貫徹落實,國內基層醫療機構的數量不斷提高;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佈,提出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今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國辦發〔2017〕44號為例,就明確指出: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

眼下這個時候,在於鶯看來是“基層醫療的春天”。

資本助推,不擔心未來投資

除了政策利好,助推於鶯實現這一理想的還有資本。於鶯透露,目前她已經獲得了聯想之星的天使輪投資,“不會特別多,但對開一家診所來說是足夠的。”

(於鶯在2016聯想之星WILL大會上,正式宣佈與聯想之星達成合作。)

於鶯說自己早期談投資主要考慮的是兩個因素,一是單純,不希望牽扯到太多利益問題,讓自己處於被動狀態;二是資本的成熟性,“投資醫療實體不像投資互聯網醫療,一年的估值能翻很多倍,實體一定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需要資本一直支援你。


對於資本所關心的盈利問題,於鶯計畫,以自己熟悉的北京為主戰場,半年內開第一家店,落地三個月後,進行A輪融資,接著在北京開2~4家診所,加上第一家,達到3~5家診所後,組織中心團隊專門做集中管理。用2~3年時間摸索出一套流程化、標準化的管理模式,然後再進行B輪融資和進一步擴張。

“從回本角度來說,當你只開一家診所的時候成本是最高的,開2~4家診所時管理成本是均攤的,

再往後,管理團隊能夠支撐多少家診所,就看你的管理能力了。我們核算過一家小診所的盈利,預計一年半左右持平,2年時間開始盈利。”

對於未來幾輪的融資問題,於鶯並不擔心,她覺得“當你真的交出一張滿意的試卷時,資本會瘋狂跟投進來。”

有溫度的診所,有哪些特別之處?

美國的急症中心+中國的社區醫療服務模式

於鶯想打造的診所模式類似於美國的急症中心,加上中國的養老、社區醫療服務。當社區居民有頭疼腦熱等急症時,能第一時間到這裡快速解決問題,而不用去公立醫院排隊。

(急症中心 · Urgent Care Center)

另一方面,公共社區衛生站能夠提供的上門醫療、孤寡老人上門護理,診所也能提供,包括一些新型服務,比如對嬰幼兒全程的健康管理,飲食健康發育指導,都是診所可以做的。

而在這個模式中,服務也是重要一環。“所謂的服務好、環境優美是沒有門檻的,不存在高中低端之分,其實醫療也是個服務行業,哪怕我去很小社區診所,也希望得到人文關懷。我運營美中宜和的診所兩年多,在這方面有很多心得和體會。”

對於普通患者最關心的價格問題,於鶯的診所診費將定價在100元,“在目前已知的同類診所中,我們的診費是最低。將來有了大資料分析做支撐,我們還可能嘗試做打包支付,比如299元包括檢查項目、藥品。”

低成本高效率

在大醫院被詬病的耗費、藥占比等問題,在於鶯這裡都不會成為運營的累贅。

“從設備來說,這兩年市場上有各種適合全科使用的智慧檢測設備,基本都是免費投放的,而且在北京協力廠商檢驗、物流都是很方便的,根本不需要投入大型檢驗設備;至於藥品採購,以我運營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的經驗,雖然有十幾個科室,但是我們的藥房很簡單,真正有效的藥不用那麼多,藥占比不到10%,所以對將來的小診所來說,將來也是根據社區人群的需要,確定病種,去列臨床路徑、去確定藥單,藥占比不會多。”

合夥人模式

于鶯曾經做過一個簡單的財務預算,其中提到醫生的起薪預計1.5萬元,不少人認為這個價格根本請不到有經驗的全科醫生,但于鶯卻認為這個模式能夠一開始就把只注重收入的這部分人剔除掉。

“我們去看高端醫療,總是會發現一些弊端,比如給醫生高於公立醫院的年薪,但有些醫生是不具備競爭性的,無論幹的怎麼樣都拿這麼多錢,跟吃大鍋飯有什麼區別呢?”

於鶯稱自己的診所是“合夥人”模式,在底薪的基礎上,如果醫生能把這個社區的客戶維護得特別好,使門診量達到一定數量,醫生是可以占股、分成的,這個股份甚至可以達到30%左右。“如果醫生能往合夥人方向演變,這個診所實際上就是醫生的,醫生帶領這個團隊,這種歸屬感和成就感是公立醫院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不了的。”

在此基礎上,於鶯還希望對人才有所區分,“如果你對運營感興趣,將來有可能進入集團管理之中,不斷去開拓市場;如果有的人就希望在臨床出診,我們也做過此財務測算,大概2~3後你的收入比現在高得多。”

於鶯說,在辦診所的同時自己有一個夢想,“在我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小時候是在露天一起玩兒的,可是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時間都被輔導班佔據,能夠在露天花園裡玩的小孩越來越少。我希望這個診所以後會開闢出一塊隔離區域,能讓家長帶著孩子來玩,我們會做健康方面的宣教、指導,提供兒童繪畫等等。通過散佈在社區中的診所,串起兒童的小天地。”

加上中國的養老、社區醫療服務。當社區居民有頭疼腦熱等急症時,能第一時間到這裡快速解決問題,而不用去公立醫院排隊。

(急症中心 · Urgent Care Center)

另一方面,公共社區衛生站能夠提供的上門醫療、孤寡老人上門護理,診所也能提供,包括一些新型服務,比如對嬰幼兒全程的健康管理,飲食健康發育指導,都是診所可以做的。

而在這個模式中,服務也是重要一環。“所謂的服務好、環境優美是沒有門檻的,不存在高中低端之分,其實醫療也是個服務行業,哪怕我去很小社區診所,也希望得到人文關懷。我運營美中宜和的診所兩年多,在這方面有很多心得和體會。”

對於普通患者最關心的價格問題,於鶯的診所診費將定價在100元,“在目前已知的同類診所中,我們的診費是最低。將來有了大資料分析做支撐,我們還可能嘗試做打包支付,比如299元包括檢查項目、藥品。”

低成本高效率

在大醫院被詬病的耗費、藥占比等問題,在於鶯這裡都不會成為運營的累贅。

“從設備來說,這兩年市場上有各種適合全科使用的智慧檢測設備,基本都是免費投放的,而且在北京協力廠商檢驗、物流都是很方便的,根本不需要投入大型檢驗設備;至於藥品採購,以我運營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的經驗,雖然有十幾個科室,但是我們的藥房很簡單,真正有效的藥不用那麼多,藥占比不到10%,所以對將來的小診所來說,將來也是根據社區人群的需要,確定病種,去列臨床路徑、去確定藥單,藥占比不會多。”

合夥人模式

于鶯曾經做過一個簡單的財務預算,其中提到醫生的起薪預計1.5萬元,不少人認為這個價格根本請不到有經驗的全科醫生,但于鶯卻認為這個模式能夠一開始就把只注重收入的這部分人剔除掉。

“我們去看高端醫療,總是會發現一些弊端,比如給醫生高於公立醫院的年薪,但有些醫生是不具備競爭性的,無論幹的怎麼樣都拿這麼多錢,跟吃大鍋飯有什麼區別呢?”

於鶯稱自己的診所是“合夥人”模式,在底薪的基礎上,如果醫生能把這個社區的客戶維護得特別好,使門診量達到一定數量,醫生是可以占股、分成的,這個股份甚至可以達到30%左右。“如果醫生能往合夥人方向演變,這個診所實際上就是醫生的,醫生帶領這個團隊,這種歸屬感和成就感是公立醫院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不了的。”

在此基礎上,於鶯還希望對人才有所區分,“如果你對運營感興趣,將來有可能進入集團管理之中,不斷去開拓市場;如果有的人就希望在臨床出診,我們也做過此財務測算,大概2~3後你的收入比現在高得多。”

於鶯說,在辦診所的同時自己有一個夢想,“在我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小時候是在露天一起玩兒的,可是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時間都被輔導班佔據,能夠在露天花園裡玩的小孩越來越少。我希望這個診所以後會開闢出一塊隔離區域,能讓家長帶著孩子來玩,我們會做健康方面的宣教、指導,提供兒童繪畫等等。通過散佈在社區中的診所,串起兒童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