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糖尿病病人在什麼情況下不宜吃發物?

中醫在養生防病的內容中有“發物”之說,是指蛋白質,尤其是異種蛋白比較豐富,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加重已發疾病或誘發某些疾病的發生,這些疾病主要是指癰疽瘡瘍、皮膚瘙癢、潰破等皮膚疾病。

發物也是常見的食物,在通常情況下,多數人食用不會產生副作剛或引起不適症狀。

當皮膚發生感染、過敏或破潰時,如果過食蛋白質非常豐富或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可能會加重皮膚疾病,糖尿病病人由於血糖控制不理想,

容易出現皮膚濕疹、丹毒、潰爛,皮膚發生破損後,傷口癒合緩慢,感染相對難以控制。

因此糖尿病病人在出現皮膚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足時,需要控制發物的攝人,飲食以清淡為主,以免助邪傷正,加重病情。

除了皮膚病外,糖尿病病人在發燒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炎症感染、出血性疾病以及過敏性疾病時,如患扁桃體發炎、感冒發燒、哮喘、流鼻血、尿血、痔瘡等疾病時,也應減少對發物的攝入。

公眾平臺【糖尿病家庭調養】告訴大家,常見的各類發物有以下這些:

肉蛋類發物: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蛋、豬蹄、鴨蛋,這些肉蛋類食物屬於中醫所說的溫燥助陽,食之易動風升陽的食物。

水產類發物:帶魚、黃魚、鯧魚、鯉魚、鯽魚、蚌肉、蝦、螃蟹等。

蔬果類發物:竹筍、香菇、韭菜、芒果、荔枝、鳳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