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拓墣分析丨韓國第二家純網路銀行上線 互聯網金融如何控管風險

拓墣觀點

繼2017年4月韓國首家純網路銀行K Bank上線後,韓國主要行動通訊軟體Kakao Talk的母公司Kakao,

推出韓國第二家純網路銀行Kakao Bank。Kakao Bank目前以較低的手續費與轉帳費提供存款、信用卡、借貸等金融服務,該服務上線當日,6小時內就已逾6萬5,000人開戶。

1. 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成亞洲互聯網金融發展典範,其發展模式從中國擴張至印度、韓國

過去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為避免財閥勢力過度擴張,禁止單一科技公司于金融機構之投資超過10%,然于全球數位金融快速發展下,FSC於2015年開放非金融業者持股純網路銀行(Internet-Only Banks),並核准投資公司Korea Investment Holdings與科技公司Kakao開辦網路銀行業務,這兩家業者的服務亦陸續於2017年上線營運。

其實Kakao於2014年就在Kakao Talk服務上,添加電子支付平臺Kakao Pay及電子錢包Kakao Wallet功能,支援P2P轉帳與行動支付業務,隨著業務發展日益成熟,

於2017年初正式拆分成獨立子公司,為其推展金融業務奠定基礎;此次,再推出Kakao Bank,與韓國首家純網路銀行K Bank相比,其借助Kakao Talk多達4,000萬的潛在使用者規模,將有機會快速擴張市場。

觀察Kakao於行動通訊軟體Kakao Talk使用者需求上,衍生出一系列金融業務,與中國微信發展微信支付到現在的微眾銀行,發展路徑頗為相似,除了兩者業務本質相同外,騰訊亦為Kakao Talk的第二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

阿裡巴巴旗下螞蟻金服亦持有K Bank約2%股份。整體來看,中國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領頭下,互聯網金融之發展的確居於亞洲首位,除了在印度行動支付市場上可看見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身影,此次于韓國純網路銀行的發展中,再度看見中國兩大互聯網金融業者的相互角力。

2. 亞洲數位銀行盛行,金融通路移轉使生物辨識漸成身份驗證的主要方式

面對純網路銀行來勢洶洶,

韓國傳統商業銀行也推出相應的優惠方案,例如國民銀行(Kookmin Bank)推出KB Live貸款服務,借款人不需出示收入證明即可進行網路小額貸款;友利銀行則針對透過網路金融進行海外匯款的客戶,提供較低的手續費。

不僅是韓國,服務通路的改變是全球金融行業共同面臨的發展趨勢,其中又以亞洲國家的發展最為快速,包括中國騰訊的微眾銀行、阿裡的網商銀行、百度與中信集團合資的百信銀行、小米的新網銀行、印度由新加坡星展銀行成立的Digibank、日本的樂天銀行,

亦或是臺灣的王道銀行(O Bank)等,皆屬模式較為完整的純網路銀行。

純網路銀行系透過行動通訊網路與物聯網等技術,結合雲端運算與大資料,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無需設立實體分行,使成本得以大幅降低。但此服務型態亦代表過去接受金融服務需到實體分行面對面開戶,確保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保障客戶知情權,加上確認開戶人的身份與監測其行為等「實名認證」的業務流程亦將轉往線上執行,對於純網路銀行業者而言,此業務環節將是風險控管的關鍵。

以日本樂天銀行為例,其遠程開戶的作法即是使用者線上上申請後,以郵寄影本或掃描方式上傳身份證明檔,並透過郵寄確認信以確保使用者位址與證件上的位址一致,藉此繁瑣的流程達到多重驗證之目的;印度Digibank則是透過指紋或印度政府發行的身份辨識證明,至合作的咖啡廳進行開戶。

觀察國際上執行遠端開戶的作法,多以透過視訊、證明檔掃描、位址驗證等方式進行交叉驗證,或是透過線下合作的實體據點進行面對面身份驗證;有賴於生物辨識技術的進步,各金融服務提供者也開始佈局指紋、虹膜、靜脈、人臉等進行身份驗證方案.。

惟目前皆系以單點金融業務的身份驗證為主,例如指紋辨識與行動支付的結合,或透過人臉辨識進行線上貸款申請等。隨著遠端開戶的需求在純網路銀行快速發展下不斷增加,如何提供更便捷的身份驗證與開戶流程,將成為各金融服務提供者亟欲優化的服務環節。

(文/拓墣產業研究院 林雅惠)

此文為拓墣產業研究院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搜索【拓墣產業研究院】微信公眾號並關注,可獲得更多原創分析報告

拓墣產業研究院公眾號:TRI-topology

無需設立實體分行,使成本得以大幅降低。但此服務型態亦代表過去接受金融服務需到實體分行面對面開戶,確保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保障客戶知情權,加上確認開戶人的身份與監測其行為等「實名認證」的業務流程亦將轉往線上執行,對於純網路銀行業者而言,此業務環節將是風險控管的關鍵。

以日本樂天銀行為例,其遠程開戶的作法即是使用者線上上申請後,以郵寄影本或掃描方式上傳身份證明檔,並透過郵寄確認信以確保使用者位址與證件上的位址一致,藉此繁瑣的流程達到多重驗證之目的;印度Digibank則是透過指紋或印度政府發行的身份辨識證明,至合作的咖啡廳進行開戶。

觀察國際上執行遠端開戶的作法,多以透過視訊、證明檔掃描、位址驗證等方式進行交叉驗證,或是透過線下合作的實體據點進行面對面身份驗證;有賴於生物辨識技術的進步,各金融服務提供者也開始佈局指紋、虹膜、靜脈、人臉等進行身份驗證方案.。

惟目前皆系以單點金融業務的身份驗證為主,例如指紋辨識與行動支付的結合,或透過人臉辨識進行線上貸款申請等。隨著遠端開戶的需求在純網路銀行快速發展下不斷增加,如何提供更便捷的身份驗證與開戶流程,將成為各金融服務提供者亟欲優化的服務環節。

(文/拓墣產業研究院 林雅惠)

此文為拓墣產業研究院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搜索【拓墣產業研究院】微信公眾號並關注,可獲得更多原創分析報告

拓墣產業研究院公眾號:TRI-top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