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長持證上崗?觀二代爸媽們怎麼說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大風哥】

家長持證上崗?!對,你沒看錯。

就在前兩天,全國政協委員、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在被記者問及今年參會的提案內容時說:“我今年的提案呐,就是要好好教育教育你們!”

教育什麼?

原來這不是一句玩笑,此前因為“跑路”新聞成功吸睛的曹總今年的提案居然跟教育有關,他建議制定《家長教育法》:政府出經費構建培訓教育家長的社會體系;大專院校開設家長教育專業;家長要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等等。他還在提案中表示,“家長提前接受專業化的培訓並達標,要變得如同婚前檢查一樣自然。”

未成年人的保護和教育本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近來粗心家長、熊孩子出沒導致的悲劇事件頻發,虎爸虎媽們不分輕重的教育方式也屢被詬病,或許71歲爺爺輩的曹總也是觀察到了一些現象,才有感而發吧。

家長“上崗”培訓這個倡議的出發點蠻好的,況且,為人父母可能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職業”了,不,是根本沒有門檻(壞笑),要求提升“職業素養”也是應該的吧。嗯,沒毛病。

不過,這一提案還是立馬在輿論場炸開了鍋,

網友們熱火朝天地各抒己見,槽點滿滿的評論真是令人腦洞大開。就在大家歡樂吐槽的時候,有網友機智地問了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沒生過娃吧?恐怕連物件都沒有吧?那你們瞎熱鬧個什麼勁啊。

得,既然讀者有疑惑,我們就要解疑答惑。既然讀者指明了方向,我們就要積極前往。為此,我們就地取材,專門採訪了觀網十幾位同事——貨真價實的奶爸和辣媽們。大家不妨來評一評哪個發言更精彩。

網友們都說了些啥

有人關心家長培訓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與其現在又燒錢又費時地搞家長證,不如做好“前端管控”,在醫院甚至大學做好准爸媽們的“就業指導”。

也有網友舉一反三,民政局這麼關鍵的部門也不能落下啊,

對吧?

有人問這個證是不是應該給爺爺奶奶輩也來一套?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帶娃,兩代人的觀念經常打架。

有人關心具體落實情況,積極地出謀劃策,連考證的科目都貼出來了,我服。

連配套的鼓勵政策以及事後糾錯、懲罰機制也都想到了。那我再補一條:每隔三年搞次審核,不通過的必須補考!

更有憂國憂民的網友把家長證跟准生證聯繫起來了:國家現在推行二孩政策,明明是鼓勵生育的,沒家長證就不讓生麼?擔心會影響生娃積極性。

有人開玩笑說,少不了會有家長鑽空子,故意逃避,把教育和撫養孩子的責任甩給政府。還有人擔心家長證淪為形式,走上有錢好辦“證”的歪路。

等等,觀二代爸媽們有話要說

我們採訪的提問大致如下:你認可這項提案嗎,為什麼?你認為什麼時候接受培訓比較合適?培訓應該涵蓋哪些內容,考證考什麼?如果讓你參加考試你最怕考什麼,有信心及格嗎?假如考證對家長抽煙、玩遊戲等個人愛好也有限制,你願意改變嗎?(這下暴露了,採訪時夾帶私貨問了不少私人話題,嘿嘿嘿)

滴滴滴……觀二代爸媽們已經上線,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看法吧。

G媽媽 上崗時間:8年

我們已經夠忙了,還要考證?做家長是門學問,每個父母都在不斷學習,力爭做個合格家長。但持證就免了吧,沒必要搞這種形式主義。

真要持證,考什麼?每個階段要學的內容不同,嬰兒階段要學《育兒經》、《家庭醫生》等護理知識,幼兒階段、小學階段又要學不一樣的內容,怎麼可能一口氣考得完。

舉個例子,我家小朋友習慣了阿姨的飯菜,突然阿姨走了,同樣的菜刀法不同,佐料不同,小朋友就哭喊著“土豆絲不是這樣炒的!”

即使我有了這個證,平時不做飯,也抓不住孩子的胃。還是別考了,我過不了關。我們都是不合格的父母。哈哈。

C爸爸 上崗時間:5年

我比較認可這個提案。我們平時總能看到很多小朋友發生意外的新聞,真是各種觸目驚心。像我下樓買菜,就算知道兒子自己在家會很乖,也不會撇下他,也許身在媒體圈看過太多不幸的報導,所以安全意識會更強。

不過,我覺得培訓不一定非要採用考證的形式,就算借鑒婚檢,它也已經不是強制性的了。可以構建一個平臺,把培訓內容簡化成直觀的、通俗易懂的情景模擬題,這樣幫忙帶小孩的老人也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另外,如果真要考證,這個考試分數也許將來會有其他用途,比如作為考察相親物件的一項指標,當然這是玩笑話啦。

X爸爸(法學學士) 上崗時間:6個月

這個提案有點搞笑。我第一反應就是這會不會侵犯公民的權益。如果家長培訓不合格,剝奪對孩子的撫養權?還是乾脆就不讓生了?生育權是每個人不可剝奪的自然權利,監護權也沒有那麼簡單,說停就停,說轉讓就轉讓的。

況且這個提案毫無可操作性,如果定的標準高了,很多人不及格怎麼辦?尤其是考慮到城鄉之間在收入、受教育程度上的差距,持證上崗對農村的一些父母來說不太現實,而且也不公平。相比之下,搖號生娃的公平性或許還大點呢,哈哈。

X媽媽 上崗時間:8個月

很有必要。前天看到說疫苗有害,慫恿家長不要給小孩打疫苗的謠言,我們就提過類似的說法,那時候這個提案的報導還沒出來。現在不合格的家長太多了,有些家長本身心智就不成熟,像疫苗有害這種無腦謠言都相信,還有些只顧玩手機把孩子弄丟的,確實需要接受教育和培訓。

不過我覺得這個證應該是概念性的吧,真要去考家長證還挺怪異的。如果讓我參加考試,要是碰到考廚藝就糟了,我最擔心會在燒菜這一項上掛科啊。

O爸爸 上崗時間:1年零2個月

養小孩是件很麻煩的事,家長只能在實踐中慢慢及格。我平時帶小孩少,那估計我算不及格了吧。如果真要考證,我估計很多人都過不了。首先是卷子沒法出,再就是思想品德、責任心之類的東西也不能具體考量。

再說了,通過思想品德考試的人,就是有道德的嗎?英語考過了四六級就能當翻譯了?從小學到博士,我發現考試反倒是最簡單的,只要有答案,所有的考試我都能過,但最終難保這個家長證不流於形式。

Z爸爸 上崗時間:兩年

支持。其實第一次做產檢,醫院就會發放一些育兒小冊子,但很多人不一定會看,家長們還是需要補補課的。比如說餵奶這件小事,我看到有家長完全因為無知,不知道餵奶後要拍嗝,導致寶寶窒息,悲劇。

在給孩子用藥上,有些家長比較粗枝大葉,而我會比較謹慎。有次寶寶發燒,醫院給開了中藥成分的藥劑,我是不會隨便給小孩吃中藥的,還好我老婆跟我在這一點上立場比較一致(笑)。我們平時也會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如果真有培訓的話,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J媽媽 上崗時間:15年 S媽媽 上崗時間:14年

不太現實。如果父母準備要寶寶了,自然會去關注相關的育兒知識和注意事項,這是一種本能,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們平時說持證上崗,針對的是某種技術職能,一項技能針對一份工作崗位,這個是能具體和細化的,所以是能考核的。但是,做父母不是一項具體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很多瑣碎的細節。況且,每個家庭環境不同,父母的性格、收入不同,怎麼統一提供培訓呢?這樣會不會太刻板了呢?

W爸爸 上崗時間:1年

由一個做實業的企業家提出這個教育提案,這件事比提案本身有意思。家長接受專業化培訓並達標、家長教育專業化、家長證這些都可能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搞不好還會出現管理問題。

政府可以做的是撥款開設一些社會培訓,以及社會救助等,培養家庭教育方面的社工,社區街道預留社工崗位。社工主要協助家庭教育,另外就是母嬰醫療援助,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小地方都要儘量爭取均等化。

Z媽媽 上崗時間:8個半月

這個提案建議挺好的,至少提醒人們,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素質。雖然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我看很多父母壓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還總是認為孩子有問題,其實真正有問題的是父母。

不過,要落實考試比較困難,考什麼,標準答案是什麼,估計沒誰能服誰。我倒是覺得不一定非要通過考試這種終極方式,培訓、教育或許就夠了。懷孕前或者懷孕期間接受培訓比較合適,這時夫妻慢慢會有為人父母的意識,也會比較關注如何教育下一代。培訓主要還是多傳授些育兒知識吧,更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

如果考試不可避免,我最怕考數理化,因為我是文科生啊。

H爸爸 上崗時間:一年零10個月

個人認為很有必要。這種培訓或許可以減少虐☆禁☆童事件,同時,很多家長的教育方法是有問題的,比如說無意間恐嚇子女,其實或多或少會造成幼兒心靈的創傷。

就考試來說,我並沒有具體的大綱,不過就算駕校考試,還得學3、4個月呢。我覺得還是婚後培訓最好。如果連婚都沒結,那教育孩子就不成立。我最糾結的是,如果他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我會不會發作,會不會打罵他。至於說這個證會不會影響要二胎的打算,我覺得可能會有點影響吧,但不是必要因素。

L爸爸 上崗時間:1年零9個月

不太能接受,持證上崗這聽起來不具有可操作性。有培訓是好事,但是這些我們父母、醫院、月嫂都會給予指導的,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我比較擔心有些存在爭議的、不確定性的問題,這個培訓能不能給出一個令我信服的答案。比如寶寶愛吃手指這件事,有人說有好處能安撫寶寶情緒、幫助他更敏銳地感知世界;有人說不好,長大後手形會不好看。

我很喜歡小孩,我肯定不會在他跟前抽煙,也不會玩遊戲的,即使考證涉及到這些內容,對我來說應該影響也不大。

B爸爸 上崗時間:5個月

提案挺好的。我覺得培訓應該著重強調一下安全意識,其他那些瑣碎的育兒經慢慢積累就好了。家長必須要有避險意識,對涉及到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的事項要格外用心。舉個栗子,我看到周圍很多人帶小孩兒出行都不用兒童座椅,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

我覺得領了結婚證後,就應該參加培訓了。不過這個提案操作起來應該會比較困難,但真有考試的話,我絕對合格,考過沒問題。

(採訪完)

沒想到,同事們對這一提案的正反意見基本持平,大家普遍認同培訓的重要性,但對家長證考核的可操作性表示懷疑。也正應了開頭網友的那句評論,不同於吃瓜群眾,果然身為父母的評論十分認真、特別嚴肅,沒有一絲玩笑。那些吐槽吐得最凶,滿口段子的朋友們,我現在也想問一句:你單身吧?

不管對提案支持與否,大家的熱烈討論總歸是一個積極現象,是好事,說明人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家長對孩子教育和監管的重要性。培訓也好,家長證也好,都不比不上贏得孩子的認可,又到了週末時間,多陪陪孩子吧。

等下,最後還有個問題,一直都沒人提,寶寶我其實還挺著急的。難道只有我一個人關心這個問題嗎?既然是持證上崗,那上崗了有工資嗎?

明明是鼓勵生育的,沒家長證就不讓生麼?擔心會影響生娃積極性。

有人開玩笑說,少不了會有家長鑽空子,故意逃避,把教育和撫養孩子的責任甩給政府。還有人擔心家長證淪為形式,走上有錢好辦“證”的歪路。

等等,觀二代爸媽們有話要說

我們採訪的提問大致如下:你認可這項提案嗎,為什麼?你認為什麼時候接受培訓比較合適?培訓應該涵蓋哪些內容,考證考什麼?如果讓你參加考試你最怕考什麼,有信心及格嗎?假如考證對家長抽煙、玩遊戲等個人愛好也有限制,你願意改變嗎?(這下暴露了,採訪時夾帶私貨問了不少私人話題,嘿嘿嘿)

滴滴滴……觀二代爸媽們已經上線,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看法吧。

G媽媽 上崗時間:8年

我們已經夠忙了,還要考證?做家長是門學問,每個父母都在不斷學習,力爭做個合格家長。但持證就免了吧,沒必要搞這種形式主義。

真要持證,考什麼?每個階段要學的內容不同,嬰兒階段要學《育兒經》、《家庭醫生》等護理知識,幼兒階段、小學階段又要學不一樣的內容,怎麼可能一口氣考得完。

舉個例子,我家小朋友習慣了阿姨的飯菜,突然阿姨走了,同樣的菜刀法不同,佐料不同,小朋友就哭喊著“土豆絲不是這樣炒的!”

即使我有了這個證,平時不做飯,也抓不住孩子的胃。還是別考了,我過不了關。我們都是不合格的父母。哈哈。

C爸爸 上崗時間:5年

我比較認可這個提案。我們平時總能看到很多小朋友發生意外的新聞,真是各種觸目驚心。像我下樓買菜,就算知道兒子自己在家會很乖,也不會撇下他,也許身在媒體圈看過太多不幸的報導,所以安全意識會更強。

不過,我覺得培訓不一定非要採用考證的形式,就算借鑒婚檢,它也已經不是強制性的了。可以構建一個平臺,把培訓內容簡化成直觀的、通俗易懂的情景模擬題,這樣幫忙帶小孩的老人也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另外,如果真要考證,這個考試分數也許將來會有其他用途,比如作為考察相親物件的一項指標,當然這是玩笑話啦。

X爸爸(法學學士) 上崗時間:6個月

這個提案有點搞笑。我第一反應就是這會不會侵犯公民的權益。如果家長培訓不合格,剝奪對孩子的撫養權?還是乾脆就不讓生了?生育權是每個人不可剝奪的自然權利,監護權也沒有那麼簡單,說停就停,說轉讓就轉讓的。

況且這個提案毫無可操作性,如果定的標準高了,很多人不及格怎麼辦?尤其是考慮到城鄉之間在收入、受教育程度上的差距,持證上崗對農村的一些父母來說不太現實,而且也不公平。相比之下,搖號生娃的公平性或許還大點呢,哈哈。

X媽媽 上崗時間:8個月

很有必要。前天看到說疫苗有害,慫恿家長不要給小孩打疫苗的謠言,我們就提過類似的說法,那時候這個提案的報導還沒出來。現在不合格的家長太多了,有些家長本身心智就不成熟,像疫苗有害這種無腦謠言都相信,還有些只顧玩手機把孩子弄丟的,確實需要接受教育和培訓。

不過我覺得這個證應該是概念性的吧,真要去考家長證還挺怪異的。如果讓我參加考試,要是碰到考廚藝就糟了,我最擔心會在燒菜這一項上掛科啊。

O爸爸 上崗時間:1年零2個月

養小孩是件很麻煩的事,家長只能在實踐中慢慢及格。我平時帶小孩少,那估計我算不及格了吧。如果真要考證,我估計很多人都過不了。首先是卷子沒法出,再就是思想品德、責任心之類的東西也不能具體考量。

再說了,通過思想品德考試的人,就是有道德的嗎?英語考過了四六級就能當翻譯了?從小學到博士,我發現考試反倒是最簡單的,只要有答案,所有的考試我都能過,但最終難保這個家長證不流於形式。

Z爸爸 上崗時間:兩年

支持。其實第一次做產檢,醫院就會發放一些育兒小冊子,但很多人不一定會看,家長們還是需要補補課的。比如說餵奶這件小事,我看到有家長完全因為無知,不知道餵奶後要拍嗝,導致寶寶窒息,悲劇。

在給孩子用藥上,有些家長比較粗枝大葉,而我會比較謹慎。有次寶寶發燒,醫院給開了中藥成分的藥劑,我是不會隨便給小孩吃中藥的,還好我老婆跟我在這一點上立場比較一致(笑)。我們平時也會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如果真有培訓的話,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J媽媽 上崗時間:15年 S媽媽 上崗時間:14年

不太現實。如果父母準備要寶寶了,自然會去關注相關的育兒知識和注意事項,這是一種本能,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們平時說持證上崗,針對的是某種技術職能,一項技能針對一份工作崗位,這個是能具體和細化的,所以是能考核的。但是,做父母不是一項具體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很多瑣碎的細節。況且,每個家庭環境不同,父母的性格、收入不同,怎麼統一提供培訓呢?這樣會不會太刻板了呢?

W爸爸 上崗時間:1年

由一個做實業的企業家提出這個教育提案,這件事比提案本身有意思。家長接受專業化培訓並達標、家長教育專業化、家長證這些都可能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搞不好還會出現管理問題。

政府可以做的是撥款開設一些社會培訓,以及社會救助等,培養家庭教育方面的社工,社區街道預留社工崗位。社工主要協助家庭教育,另外就是母嬰醫療援助,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小地方都要儘量爭取均等化。

Z媽媽 上崗時間:8個半月

這個提案建議挺好的,至少提醒人們,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素質。雖然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我看很多父母壓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還總是認為孩子有問題,其實真正有問題的是父母。

不過,要落實考試比較困難,考什麼,標準答案是什麼,估計沒誰能服誰。我倒是覺得不一定非要通過考試這種終極方式,培訓、教育或許就夠了。懷孕前或者懷孕期間接受培訓比較合適,這時夫妻慢慢會有為人父母的意識,也會比較關注如何教育下一代。培訓主要還是多傳授些育兒知識吧,更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

如果考試不可避免,我最怕考數理化,因為我是文科生啊。

H爸爸 上崗時間:一年零10個月

個人認為很有必要。這種培訓或許可以減少虐☆禁☆童事件,同時,很多家長的教育方法是有問題的,比如說無意間恐嚇子女,其實或多或少會造成幼兒心靈的創傷。

就考試來說,我並沒有具體的大綱,不過就算駕校考試,還得學3、4個月呢。我覺得還是婚後培訓最好。如果連婚都沒結,那教育孩子就不成立。我最糾結的是,如果他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我會不會發作,會不會打罵他。至於說這個證會不會影響要二胎的打算,我覺得可能會有點影響吧,但不是必要因素。

L爸爸 上崗時間:1年零9個月

不太能接受,持證上崗這聽起來不具有可操作性。有培訓是好事,但是這些我們父母、醫院、月嫂都會給予指導的,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我比較擔心有些存在爭議的、不確定性的問題,這個培訓能不能給出一個令我信服的答案。比如寶寶愛吃手指這件事,有人說有好處能安撫寶寶情緒、幫助他更敏銳地感知世界;有人說不好,長大後手形會不好看。

我很喜歡小孩,我肯定不會在他跟前抽煙,也不會玩遊戲的,即使考證涉及到這些內容,對我來說應該影響也不大。

B爸爸 上崗時間:5個月

提案挺好的。我覺得培訓應該著重強調一下安全意識,其他那些瑣碎的育兒經慢慢積累就好了。家長必須要有避險意識,對涉及到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的事項要格外用心。舉個栗子,我看到周圍很多人帶小孩兒出行都不用兒童座椅,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

我覺得領了結婚證後,就應該參加培訓了。不過這個提案操作起來應該會比較困難,但真有考試的話,我絕對合格,考過沒問題。

(採訪完)

沒想到,同事們對這一提案的正反意見基本持平,大家普遍認同培訓的重要性,但對家長證考核的可操作性表示懷疑。也正應了開頭網友的那句評論,不同於吃瓜群眾,果然身為父母的評論十分認真、特別嚴肅,沒有一絲玩笑。那些吐槽吐得最凶,滿口段子的朋友們,我現在也想問一句:你單身吧?

不管對提案支持與否,大家的熱烈討論總歸是一個積極現象,是好事,說明人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家長對孩子教育和監管的重要性。培訓也好,家長證也好,都不比不上贏得孩子的認可,又到了週末時間,多陪陪孩子吧。

等下,最後還有個問題,一直都沒人提,寶寶我其實還挺著急的。難道只有我一個人關心這個問題嗎?既然是持證上崗,那上崗了有工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