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逵遇上李鬼 義烏一網店被2個“孿生兄弟”坑了20多萬元

倉庫

一樣的美工設計,一樣的主頁佈局,甚至還是一樣的運營客服,

同一個電商平臺怎麼會出現兩家如此雷同的店鋪?近日,義烏市公安局江東派出所就接到電商經營戶周女士的報警,稱自家網店被店內的員工“克隆”了,且被“渾水摸魚”出貨20多萬元。

經偵查,“孿生”網店正是周女士網店內的美工申某和運營人員鄧某開設的。目前,申某、鄧某以及其餘兩名同夥因涉嫌詐騙罪已被義烏警方刑事拘留。

快遞面單

每個月50多萬營業額

為何入不敷出?

周女士今年35歲,福建人,在義烏從事母嬰用品生意已經有些年頭。2014年,周女士決定趁著義烏的“電商熱風”,將線下的生意整體搬到線上。起步後,憑藉誠信經營,周女士的線上生意越做越紅火,網店也在淘寶、蘇寧、京東等平臺上鋪開。

“去年一年,

我幾個網店的營業額有近500萬,利潤也有100來萬,而且通常每個月的利潤大部分都會用於下個月的進貨款。”周女士告訴記者,奇怪的事兒就得從今年年初開始說起,“今年春節以後,我每個月的營業額也有50到70多萬,可3月份的時候,我一核賬,還虧了40來萬,之後每個月都入不敷出,進貨的錢都是透支的。”

周女士的店裡只有一名美工申某和一名負責接單、列印面單的運營人員鄧某,

而打包、出貨全是自己的父母在操作,一時間周女士並未發現問題出在哪兒,一度覺得是自己經營不善。

8月15日,周女士趁申某和鄧某不在公司,竟在鄧某的電腦上看到了不少與自己網店無關的面單資訊及聊天記錄,而進一步調查後,她發現多個電商平臺上都有自己網店的“孿生兄弟”。

8月17日一早,周女士到義烏市公安局江東派出所報警。

警方正在搜集證據

發現端倪不舉報

竟認為這是“發財之道”

接警後,江東所警長金鐘山率隊展開偵查,並很快將犯罪嫌疑人申某、鄧某,以及申某的兩名同夥申某某和夏某抓獲。

據瞭解,4名嫌疑人今年均為23歲,且均來自雲南邵通。去年3月,申某和鄧某分別作為美工和運營人員入職周女士的網店,

並一直以能吃苦、講誠信的形象深得周女士一家的信任,每個月兩人都能拿到七八千元的月薪。

然而,今年2月起,一直負責接單、列印面單及售後服務的鄧某,發現可以通過“克隆”一家一模一樣的網店,並掛上相同的商品,隨後將訂單“混”入周女士的網店訂單內進行牟利,簡言之就是利用職務之便“空手套白狼”。“老闆娘的店裡每天有四五百個訂單,我自己申請的那個網店每天只有三四十個單子,賣的都是老闆娘家的東西,混進去根本沒人發現。”鄧某說。

很快,鄧某的“發財之道”被朝夕共事的申某發現,但申某非但沒有舉報,反而叫來自己的兩個表哥申某某和夏某,如出一轍地又在幾個平臺上開了“孿生”網店,並讓鄧某幫忙一起進行“混”單。

記者瞭解到,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周女士網店內每天打包、發貨的活兒都是其父母在幹,“我爸媽年紀比較大,對網店的經營流程不是很懂,只知道接單之後打包和發貨。”由於缺乏校對和流程監管,半年來,4名犯罪嫌疑人通過“克隆網店”的方式,不法牟利20多萬元。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義烏警方刑事拘留。

在此,義烏警方提醒廣大電商經營戶,應切實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加強自查,以免被不法分子鑽了空子。一旦發現異常,請第一時間報警。

賣的都是老闆娘家的東西,混進去根本沒人發現。”鄧某說。

很快,鄧某的“發財之道”被朝夕共事的申某發現,但申某非但沒有舉報,反而叫來自己的兩個表哥申某某和夏某,如出一轍地又在幾個平臺上開了“孿生”網店,並讓鄧某幫忙一起進行“混”單。

記者瞭解到,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周女士網店內每天打包、發貨的活兒都是其父母在幹,“我爸媽年紀比較大,對網店的經營流程不是很懂,只知道接單之後打包和發貨。”由於缺乏校對和流程監管,半年來,4名犯罪嫌疑人通過“克隆網店”的方式,不法牟利20多萬元。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義烏警方刑事拘留。

在此,義烏警方提醒廣大電商經營戶,應切實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加強自查,以免被不法分子鑽了空子。一旦發現異常,請第一時間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