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爭了五年,王老吉加多寶最後被劃了個圈

文 | 芳華

8月17日訊,王老吉加多寶的“紅罐之爭”,一爭就是五年。

五年後,終於塵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雙方可以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

面對這一結果,王老吉、加多寶的回應,也同樣畫風大不同:

“衷心感謝”也好,“尊重結果”也罷。曾經為紅罐拼得你死我活的倆“兄弟”誰也不是贏家。

五載之爭

2012年7月,廣藥集團和加多寶有關紅罐包裝裝潢權的訴訟在法院立案,標誌著“紅罐”爭奪戰開啟。雙方均主張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權益,

並據此訴指對方生產銷售的紅罐涼茶商品的包裝裝潢構成侵權。

2014年12月,廣東省高院一審判決出爐,加多寶敗訴被判賠1.5億元。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享有者應為廣藥集團,加多寶公司生產銷售的一面“王老吉”、一面“加多寶”和兩面“加多寶”的紅罐涼茶均構成侵權。一審法院遂判令加多寶公司停止侵權行為,

並賠償廣藥集團經濟損失1.5億元及合理維權費用26萬餘元。加多寶公司不服判決,當庭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歷時2年半,最高法的終審判決下來了。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為,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對涉案“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貢獻,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最高法判決認為,

鑒於加多寶涼茶的歷史、雙方合作的背景,將紅罐包裝裝潢權判給哪一方都會顯得有失公平,在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共同享有紅罐包裝。

誰也沒贏

如同最高院的共同享有,讓加多寶和廣州藥業誰也沒贏誰一樣,過去5年的紛爭中,加多寶和廣州藥業也都算不上是贏家,甚至都是輸家。

對加多寶而言,損失是巨大的。

尤其是重新換商標,

換品牌,換包裝,這一系列的“重生”,即便是最終手段高超,成功過關了,但這關,過得太險,也付出了太大的代價。

對廣州藥業而言,經濟上它倒是賺了,但卻賺得有爭議,甚至有損了聲譽。

當年收回王老吉商標時,廣州藥業的管理層曾信誓旦旦要如何如何,資本市場也曾給予其無限的期待,但到今天,被收回去的王老吉,基本上還是躺在加多寶打下的功勞薄上。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最新發佈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

加多寶依然以70.7%的銷售市場份額位居中國涼茶行業罐裝第一名,王老吉的則是可想而知。

5年下來的印象中,沒見過廣藥對王老吉的經營有什麼大創新,反倒是對如何搞垮加多寶特別地上勁:2016年6月24日,廣藥就又以商標侵權為由向加多寶索賠29億元,並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其提起了訴訟。

甚至,“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廣藥也說是他的。

一度對王老吉注入白雲山(廣藥重組後)寄予厚望的投資者,不少也都在心裡罵娘,因為這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豐厚的回報。

也有人對廣州藥業不斷向加多寶索取高額的賠償表示深深的鄙視,認為其將王老吉的成績宣傳成自己的成績是不要臉,而白白收了一個被人幹到千億的品牌還不斷獅子大開口,則是索性不要臉了。

而兩家的互撕,甚至互黑,也都多多少少地對雙方的品牌造成了傷害,讓消費者對其雙雙審美疲勞,讓王澤邦要是醒來都得罵罵人。瞅准市場檔口的一些局外人,則迅速切入市場並分走了一杯羹。

當然,最想不通的人,或許還是陳鴻道。這不光因為他至今是有“加”難歸,戴罪在身,也更因為,他一定在無數個夜裡思考過這樣的問題:

假如當初不跟羊城藥業合作,而是自己創造一個品牌;假如當初不行賄那300萬,而是羽翼豐滿後,提前“金罐加多寶”?

他的人生,他的事業,會是怎樣?

今年以來,除了最高院的宣判之外,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關於加多寶的消息是:

6月初,加多寶與北京控股簽署了戰略協定,宣佈雙方將在食品飲料、文化體育產業、地產開發及健康養老產業等五大領域開展高層次、全方面的深度合作。

陳鴻道與北控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侯子波一起出席了簽約儀式,這也是他出事之後,第一次與大陸官方背景的人公開亮相,因而也備受輿論的關注。廣州方面則隨後表示,他一天不回來,我們就會一直想辦法抓他。

8月9日,加多寶集團宣佈,已與中糧包裝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公司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涼茶產業,把加多寶打造成民族品牌的標杆,同時,積極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涼茶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而這幾年,加多寶集團還特別加強了党的建設,其集團的諸多活動以及對外發聲,都由其黨委書記龐振國以其黨委書記的身份進行。

免責聲明:[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一度對王老吉注入白雲山(廣藥重組後)寄予厚望的投資者,不少也都在心裡罵娘,因為這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豐厚的回報。

也有人對廣州藥業不斷向加多寶索取高額的賠償表示深深的鄙視,認為其將王老吉的成績宣傳成自己的成績是不要臉,而白白收了一個被人幹到千億的品牌還不斷獅子大開口,則是索性不要臉了。

而兩家的互撕,甚至互黑,也都多多少少地對雙方的品牌造成了傷害,讓消費者對其雙雙審美疲勞,讓王澤邦要是醒來都得罵罵人。瞅准市場檔口的一些局外人,則迅速切入市場並分走了一杯羹。

當然,最想不通的人,或許還是陳鴻道。這不光因為他至今是有“加”難歸,戴罪在身,也更因為,他一定在無數個夜裡思考過這樣的問題:

假如當初不跟羊城藥業合作,而是自己創造一個品牌;假如當初不行賄那300萬,而是羽翼豐滿後,提前“金罐加多寶”?

他的人生,他的事業,會是怎樣?

今年以來,除了最高院的宣判之外,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關於加多寶的消息是:

6月初,加多寶與北京控股簽署了戰略協定,宣佈雙方將在食品飲料、文化體育產業、地產開發及健康養老產業等五大領域開展高層次、全方面的深度合作。

陳鴻道與北控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侯子波一起出席了簽約儀式,這也是他出事之後,第一次與大陸官方背景的人公開亮相,因而也備受輿論的關注。廣州方面則隨後表示,他一天不回來,我們就會一直想辦法抓他。

8月9日,加多寶集團宣佈,已與中糧包裝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公司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涼茶產業,把加多寶打造成民族品牌的標杆,同時,積極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涼茶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而這幾年,加多寶集團還特別加強了党的建設,其集團的諸多活動以及對外發聲,都由其黨委書記龐振國以其黨委書記的身份進行。

免責聲明:[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