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知識點:你知道為什麼印度軍隊中有那麼多的大鬍子士兵嗎?

清末民初,印度屬英聯邦統治,有許多印度人被英國人招募到中國的租界從事巡捕職業。在舊上海的街頭,穿著廉價制服、拎著警棍的大鬍子印度阿三四處欺負黃包車夫的景象隨處可見。

日久天長,印度人的這種形象深植國人心底。直到今天,印度軍人中也多有大鬍子,或者,國人以為印度人都是美髯公了。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印度軍人都有大鬍子的。

軍隊是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有著嚴格的紀律,如我國部隊就規定士兵不得留長髮,

不得留長鬢角,不得留鬍子。然而,近日越境進入我國洞朗地區與我邊防戰士對峙的印度軍隊中,出現在畫面中的士兵多是一些大鬍子?難道,印度無兵可派,當兵的全是一些上了年齡的人?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印度人口直追中國,國中當然不會缺適齡當兵的男丁。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口主要有十大民族:印度斯坦族、泰盧固族、孟加拉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加拿達族、馬拉雅拉姆族、奧裡雅族和錫克族。

這十個民族約占印度總人口的96%,錫克族雖然在印度十大民族中人口不是最多,在軍隊服役的人數卻是最多的。

錫克族主要分佈在旁遮普邦、哈裡亞納邦等地區,人口不足2000萬,約占印度人口2.3%。

錫克族通用旁遮普語,屬印度語族。儘管錫克族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卻崇尚習武,因此一直以來有許多人在軍隊或警界服役。錫克族人服飾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男人紮包頭,蓄長髮長須,穿圓領衣服和短褲,戴項圈和手鐲。正是因為錫克族在印度軍隊中佔有很大比例的原因,所以人們誤以為所有印度士兵全都是大鬍子了。

軍隊中大鬍子士兵多也與印度的招募制度有關。

印度獨立之前,長期受英國殖民統治。英國登陸印度次大陸後,為了彌補兵力的不足,開始從殖民地直接招募士兵,這些士兵主要來自當時種姓比較低的部族,無巧不成書的是這幾個部族男人都有大鬍子的生理特徵。印度獨立後,沿襲了英國殖民軍隊的作法,這些大鬍子兵的軍人職業可以世代相傳,從而使這種留有大鬍子的習慣保留至今。

印度政府對退伍士兵或者戰爭中犧牲或傷殘的軍人制定了較為優厚的撫恤待遇,特別是對其子女入伍參軍予以優先錄用,這就使許多家庭成為軍人世家。由於錫克族在軍隊中所占比例較大,所以他們的子女受優惠機會也就比較多。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印度軍隊大鬍子士兵比較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