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跑者故事| 日本“最強公務員”退出國家隊 曾奪25冠

體壇+特約記者春天河報導

對馬拉松愛好者,跑完全程已是值得慶賀的事,要戰勝職業運動員獲得獎牌則很難。但一個名叫川內優輝的日本公務員卻偏偏不信邪,憑藉著自身的努力,

他不但奪得過25次馬拉松賽事的冠軍,更多次代表日本參加田徑世錦賽等國際賽事,並在仁川亞運會馬拉松項目奪得銅牌,他也被譽為日本“最強公務員跑者”。

川內深受母親的影響,小學一年級開始,除了天氣原因或感冒外,他每天都會在母親的監督下在公園進行1-3公里訓練,

母親會對他的成績進行計時。接受媒體採訪時,川內曾回想起往事:“如果能提高成績,哪怕只是一秒,媽媽都會給我買好吃的食物;但如果跑得比最好成績要慢,就要受罰加跑一周。”

高中時,川內加入學校的田徑隊,

每天放學後會花好幾個小時進行訓練,但由於傷病不斷,川內成績並不顯眼,最終未能獲得保送到長跑名校的資格,而是考取了學習院大學,到法學部政治學科學習。但他大學期間也沒有放棄長跑,並兩次代表學習院大學參加日本新年最重要的運動賽事:“箱根驛傳”接力賽。

日本優秀的長跑大學生畢業後會收到企業隊邀請,一旦加入企業隊,馬上成為企業一員,平時的工作就是訓練和比賽,不但可以領取工資,參加賽事的交通、報名等費用也全部由企業支付。由於大學時並沒有過於耀眼的成績,畢業後川內並沒有得到企業隊的邀請,他選擇到埼玉縣教育局做了一名普通的公務員。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會放棄長跑,

但川內不一樣,他每天上班時間是中午12點45分到晚上9點15分,在上班前他堅持長跑鍛煉,定下了每月跑步600公里的目標。除此之外,他還堅持“以賽代練”的訓練方法,每年參加9次左右的馬拉松大賽,以彌補因訓練強度不夠而產生的與企業隊運動員的差距。

堅持不懈下,川內終於嶄露頭角,2011年的東京馬拉松上,他以2小時8分37秒的成績奪得第三名,這也是日本運動員中當年的最好成績。

借此機會他入選了日本國家隊,首次參加了在大邱舉辦的田徑世錦賽。2012年石崗市馬拉松大賽,川內首次奪冠進入職業黃金期,在北海道、千葉、那霸、首爾、悉尼、黃金海岸,一個又一個賽事冠軍被他收入囊中。日本國民和媒體對他讚譽有加,稱呼他為“最強公務員跑者”。

此外,到達終點後,川內經常發生倒地不起被送去醫院的情況。“我也真不想成為總是麻煩醫務人員的運動員,但是如果不用盡100%的力量就沒有辦法取得好成績。”他說。

倫敦世錦賽是川內參加的第三個田徑世錦賽,遺憾的是,他只取得第9名,而已年滿30歲的川內也做出退出國家隊的決定。但是,對川內來說,長跑已成一種生活習慣,他表示會繼續跑下去。對和他一樣的非職業跑者,川內說:“世界上專業跑者比例非常小,多數跑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他們都面臨一些困難,尤其時間的限制。因此,我想給他們捎句話:哪怕你每天只能練兩個小時,通過高效和適當的方式,也可以實現你的目標。”

但是如果不用盡100%的力量就沒有辦法取得好成績。”他說。

倫敦世錦賽是川內參加的第三個田徑世錦賽,遺憾的是,他只取得第9名,而已年滿30歲的川內也做出退出國家隊的決定。但是,對川內來說,長跑已成一種生活習慣,他表示會繼續跑下去。對和他一樣的非職業跑者,川內說:“世界上專業跑者比例非常小,多數跑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他們都面臨一些困難,尤其時間的限制。因此,我想給他們捎句話:哪怕你每天只能練兩個小時,通過高效和適當的方式,也可以實現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