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世民的“影分身”: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解析 長孫無忌

唐太宗李世民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功臣集團,是盛世大唐的著名歷史象徵。但由於很多文藝作品的影響,有關淩煙閣功臣排名的討論持續至今。下面本鬼分二十四篇文章為每位淩煙閣功臣的排名做個不成熟的分析。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征的去世後,唐太宗下令大畫家閻立本為二十四位大功臣繪製等身大小的畫像,放置于淩煙閣之中,是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淩煙閣功臣排名的主要參考標準為以下幾項:

主要標準

一,入關定鼎之功(在從晉陽起兵至李淵稱帝過程中的功勞)

二,天下統一之功(在唐朝統一天下過程中的功勞)

三,玄武奪位之功(李世民奪取皇位過程中的功勞)

四,貞觀治國之功(幫助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的功勞)

參考標準

一,與唐太宗和李唐皇室的關係

二,貞觀十七年時在朝廷中的官爵地位

第一功臣:長孫無忌一,入關定鼎之功

長孫無忌沒有參加晉陽起兵,

但是在李淵渡黃河的途中,長孫無忌便主動趕來會合,算是比較早加入李唐陣營的成員。此後長孫無忌便輔佐李世民,李世民在這個時期立下的不少功勞中都有長孫無忌的一番心血。

二,天下統一之功

在唐朝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最重要的參謀之一,

幾乎參加了所有重大的軍事行動。雖然長孫無忌一直沒有獨立指揮部隊,也很少直接上戰場廝殺,但這“運籌帷幄”的功勞是肯定有的。

三,玄武奪位之功

長孫無忌博學多才,精通律法和政治權謀,在“太子之爭”中可謂大展雄才。

特別是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被調出秦王府後,長孫無忌就成為李世民身邊最為倚仗的頂級謀士。從“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到行動,長孫無忌全程參與,發揮了主導性的作用,是“玄武門之變”第一功臣。

四,貞觀治國之功

雖然長孫無忌在貞觀初期因為長孫皇后的原因沒有擔任宰相,

但很多重大問題唐太宗依然會徵求他的意見。另外,長孫無忌還主持修訂了包括《貞觀律》在內的國家制度規範,實際影響可謂貞觀時期的第一核心大臣。

五,與唐太宗和李唐皇室的關係

李世民的大舅子長孫無忌出身關隴士族,與李唐皇族是世交。而且長孫無忌從小就跟李世民是好朋友,而李世民的婚姻讓兩個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長孫無忌在淩煙閣中代表了部分李世民自己的功勞。

六,貞觀十七年時在朝廷中的官爵地位

長孫皇后去世之後,長孫無忌便複出擔任宰相。貞觀十六年(642年),唐太宗拜長孫無忌為三宮之首司徒,是當時朝廷上地位最高的大臣。

綜合來講,長孫無忌在“入關定鼎”和“天下統一”代表了李世民的功勞,而“玄武奪位”和“貞觀治國”本就是一等一的功勞。長孫無忌又是與李世民關係最密切的淩煙閣功臣,貞觀十七年時在朝廷中的官爵地位也最高的,自然排名第一。

與李唐皇族是世交。而且長孫無忌從小就跟李世民是好朋友,而李世民的婚姻讓兩個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長孫無忌在淩煙閣中代表了部分李世民自己的功勞。

六,貞觀十七年時在朝廷中的官爵地位

長孫皇后去世之後,長孫無忌便複出擔任宰相。貞觀十六年(642年),唐太宗拜長孫無忌為三宮之首司徒,是當時朝廷上地位最高的大臣。

綜合來講,長孫無忌在“入關定鼎”和“天下統一”代表了李世民的功勞,而“玄武奪位”和“貞觀治國”本就是一等一的功勞。長孫無忌又是與李世民關係最密切的淩煙閣功臣,貞觀十七年時在朝廷中的官爵地位也最高的,自然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