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風後康復訓練要多長時間比較好?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中風患者的功能障礙是多種的,很少有單獨的功能障礙,

如單獨的偏癱、單獨的吞咽障礙,這只是個別的,大部分都有運動功能的偏癱、感覺功能的麻木,再有就是吞咽上的吃東西嗆,或者吃東西咽不下去,再有一些是有語言功能障礙。有一些患者到一個月或半個月的時候就會出現肩痛、手腫等等,這一系列的症狀需要有綜合的措施治療。

同時,康復要進行強化訓練,只要病情允許的話,患者主動康復的時間是每天4-6小時,

這個時間是相對比較長的,如果患者康復治療不達到強化訓練的時間和劑量的話,康復的效果會大打折扣。有的人也許會擔心,這麼長的強化訓練時間會不會使病人很累呢?對於康復來說,治療室的醫生一般會掌握病人的體會,會給他一個適當的運動處方,而不會讓他很疲勞或太不疲勞。一般來說,正確的康復方法是要讓患者能坐就不能躺,能站就不能坐,而不是讓他一天到晚就做一個小時半個小時治療,
剩下時間就躺在床上,這對康復是極為不利的。

病人、家屬、醫務人員還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堅持、持之以恆。康復應該要貫穿於中風的長過程,就是急性期、亞急性期、恢復期還有後遺症期都要堅持。

經過臨床所見,有些病人在家屬和醫務人員的鼓勵下,能夠堅持幾個月、半年甚至一年的康復,原來人們認為不能走或者行走可能性很小的病人都能拄著拐杖或者獨立的行走了。

這事實告訴我們,中風的康復不能說在醫院就康復一下,回到家裡就躺在那或者坐在那不動,

這樣是極不利的,而應該把醫院的康復、社區的康復、家庭的康復有機的結合,這是很重要的。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